9月27日至28日,“畫廊烏江•山歌沿河”第二屆武陵山片區土家山歌邀請賽在沿河縣舉行。來自湘、鄂、渝、黔四省市武陵山片區部分區縣組團參賽,最終,來自貴州省沿河縣的黃旭以《這山沒得那山高》獲得冠軍。
土家族山歌是土家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在特定的山地自然環境中形成并傳唱,以傳遞土家族歷史記憶、社會發展、民族情感、民風習俗、生產生活等信息為內容的歌曲總稱。長期以來,土家山歌分支繁多,散落在大山深處的各個村落里,以曲調優美、高亢豪放、情感真摯、詼諧幽默的特色成為土家人匯聚力量的號角和釋放重壓的手段。
近年來,武陵山地區區縣始終秉承對土家文化的追求,讓眾多的土家民族文化得以保留發揚和傳承。沿河縣充分發揮文化引領的作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資源,集中展現了土家山歌的魅力。在沿河縣這片神奇秀美熱情充滿希望的土地上,孕育了歷史悠久的土家文化和廣為傳頌的土家山歌,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土家山歌之鄉”等。
頒獎晚會上,來自武陵山地區的土家山歌代表隊們,或唱豐收、或贊風景、或念愛情,用最高亢豪放、情感真摯的“好聲音”將土家民族山歌唱響在烏江兩岸。
活動期間,除舉行土家山歌比賽和頒獎晚會外,還邀請了全國知名作家、詩人、評論家走進沿河,就沿河散文詩創作進行研討,并舉行 “散文詩沿河創作基地”授牌儀式等。
9月27日, 馮明德 、黃恩鵬 、謝克強 、北塔 、喻子涵等38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散文詩作家到沿河進行散文研討和采風活動。
作家們在沿河游覽烏江三峽,舉辦散文詩朗誦會、研討會,并與沿河縣散文詩創作人員進行交流。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沿河自治縣本地散文詩代表作《九盞燈—散文詩選》發行儀式。
據了解,該縣從事散文詩創作的作者有30余人,3人出版了散文詩專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20多人在市級以上報刊發表散文詩作品400余件,10多人的散文詩作品入選全國散文詩年度選本,1人參加全國散文詩筆會,2人的散文詩作品獲銅仁市首屆文藝政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