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之眼
——關于墨西哥的對話暨“新大陸印象”中外藝術家攝影展

策展人語:藝術家以“詩人之眼”傳遞新大陸印象以及對人類處境、狀態、命運的思考,他們各具特色的表達超越地理地域局限,進入到精神和感情層面的交流和共振。——劉暢
墨西哥總是給每一位到訪它的外國人留下鮮明深刻的印象,對于與這片土地遠隔重洋的中國人來說,更是如此。詩人劉暢曾在墨西哥經歷了一段富有詩意的旅程,譯者張偉劼則在訪學時看到了一個文本之外的真實墨西哥。同是熱愛也難以忘卻墨西哥的中國人,他們的墨西哥印象有什么共同和不同嗎?讓我們聽一聽他們的對話吧!同時,藉此機會,我們將欣賞到由中外藝術家帶來的攝影作品,通過他們的詩人之眼,品味美洲大陸獨具特色的人文與自然景觀。
時間:2015年4月25日(周六)15:00—17:00
地點:南京新華書店新街口店(中山東路56號)六樓微電影廳
嘉賓:劉暢
70后代表詩人,也畫畫、攝影,被評為“難得的對自我進行審視的女性寫作者”,2014年應邀參加墨西哥城第三屆國際詩歌節暨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中國文學論壇”,在墨西哥學院、新萊昂自治大學演講并朗誦,同時展映詩樂、詩畫作品。
嘉賓:張偉劼
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教師,被稱為“拉美思想文化領域的精英學者”,曾在墨西哥學院訪學,譯有愛德華多•加萊亞諾作品《鏡子:照出你看不見的世界史》、胡安•魯爾福作品《燃燒的原野》等五部譯作,著有《帝國的遺產》。
嘉賓:杜杰
青年舞蹈家,平壤國際藝術節舞蹈金獎,參與各大晚會舞蹈編排并獲多種獎項,此次他將帶來熱情洋溢的墨西哥舞蹈。
策劃∕主持:蕭雁
雩劇坊制作人,資深媒體人,致力于獨立戲劇及影像創作,參與制作的作品有電影《環城七十里》、紀錄片《城門城門幾丈高》、實驗戲劇《放逐:文藝女青年之歌》等。
“新大陸印象”中外藝術家攝影展
參展:于堅、孫新堂、劉暢、曼努艾爾•夸烏特勒(墨)、徐貞敏(美)、李程、張偉劼、徐淳剛
于堅:當代詩人,也拍攝紀錄片和圖片。成名作《尚義街六號》,長詩《O檔案》被譽為當代漢語詩歌的一座“里程碑”,紀錄片《碧色車站》 入圍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電影節銀狼獎單元
看見世界比想象世界更為困難。觀念遮蔽著看。世界是碎片的,表面的,轉瞬即消逝。這是一個快門,這就是攝影。
孫新堂:學者,西班牙語專家,主編“中國當代文學精品”西班牙語翻譯工程,現任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執行主任
富饒的土地,燦爛的文化,多彩的城市,熱情的民眾,玉米與仙人掌的國度……新舊大陸文明在此交融,印歐混血的陣痛與現代性生長隨時與你的目光相遇。
曼努艾爾•夸烏特勒:墨西哥詩人,攝影師,現任墨西哥城國際詩歌節主席
我在其他國家也參加過類似的攝影展,我拍攝的彩色照片代表著城市的生命與活力,黑白照片則傳達死亡的主題。
徐貞敏:美國女詩人,翻譯家, 母親。在亞利桑那州圖森市長大,后來在北加州和中國定居。用中英文寫作。2013年獲得珠江詩歌節旅華詩人獎。參加過青海、印度、孟加拉、越南、美國等國際詩歌節。
所謂新的大陸并不是新的,歐洲人到美洲之前,一直有原居民生活在那里,他們依然生活在那里。我從小在老家接觸原居民和墨西哥的文化,在沙漠無極的天空下和大地上長大。
造訪瑪雅村落Maxcanu。實際上,墨西哥大部分瑪雅地區仍然狀態原始,缺乏生活教育醫療基礎設施等條件,這是與現代文明脫節的另一個世界。
不似西方人常常陷入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中國人的智慧認為:黑與白并非絕然對立,而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徐淳剛:當代詩人,翻譯家。近年從事攝影、攝影傳播、攝影史研究,策劃“全球電線攝影展”,應邀出席世界攝影組織-2014上海藝術影像展
很多事物仿佛只是種種觀念。我們生活在熟悉的未知之中。要看,要沉默。對于攝影對于文學,我要說的是,我無話可說。
主辦:雩劇坊 ∕青春雜志社∕ 南京新華書店新街口旗艦店
特別支持:孔子學院拉丁美洲中心
媒體:東方文化周刊 揚子晚報 金陵晚報 江南時報
場地支持:我茶臺ONE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