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wǎng)

首頁 > 綜合報道 > 正文

王長征:書香伴我走向遠方


『金笛會客廳』文壇新秀北漂作家王長征訪談錄
 
 
(王長征與著名詩人吉狄馬加)
 
 
(王長征與茅盾文學獎得主周大新)
 
  對話作家王長征:書香伴我走向遠方
 
  (主持人:《中外藝術(shù)名家》總編金笛)
 
  金笛:長征你好,我很看好你在北京的發(fā)展,經(jīng)過四年的努力,你現(xiàn)在擁有自己的文化傳媒公司,從而接觸到很多企業(yè)家和文化名人,你能簡單談一下這幾年經(jīng)歷哪些嗎?
 
  王長征:金老師你好,我并不是因為有了文化傳媒公司才接觸很多名人的,而是因為我有了大量人脈資源才成立文化傳媒公司的,兩者雖然相輔相成,但順序卻不能顛倒。我是2013年7月開始“北漂”的,那時我剛大學畢業(yè),懷著夢想與激情來到北京,飽嘗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先是到一家農(nóng)業(yè)雜志做文字編輯,當年10月份,因為回老家辦事主動辭職。后來在一家網(wǎng)站逗留了幾天,年底那兩個月幾乎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2014年,我去了《企業(yè)研究》雜志,生活開始有所轉(zhuǎn)變,這是一家財經(jīng)刊物,收入較為可觀,通過經(jīng)常出去采訪,接觸了許多人和事,眼界頓然大開,也因此產(chǎn)生一些新的想法:要想成就夢想(剛開始是很純粹的文學夢),必須要有經(jīng)濟做后盾,一個人在無法生存的狀態(tài)下,是很難圓夢的。
 
 
(王長征與德國作家格雷戈爾)
 
  金笛:說到文學夢,我想問一下,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文學寫作的?
 
  王長征:愛好文學由來已久,小學時就經(jīng)常舞文弄墨,10歲時發(fā)表第一篇散文,此后一直堅持。正式寫作分幾個階段,高中時我開始大量投稿,在《瘋狂閱讀》《阜陽日報》《新安晚報》《中華風》等多家刊物發(fā)表詩歌、散文,但那時候?qū)懽鞫嗍恰罢芰俊保髌钒簱P向上,對夢想和未來充滿自信,符合年輕人無所畏懼的特點。進入大學校園,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充滿著詩意浪漫,那時愛好文學的人很多,最終能夠堅持下來的卻很少。我之所以堅持下來,是因為讀大二時出版了第一本詩集《心向未來》,在朋友心目中儼然是一位“作家”了,這對我是很大的鼓舞與鞭策,不得不堅定地朝著文學圣殿奮勇前進。第三階段就是北京工作這幾年,開始接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視野開闊起來,作品的內(nèi)涵豐富了許多。
 
 
(王長征與原《詩刊》主編葉延濱)
 
  金笛:你的新詩集《漂在北京》即將出版,是嗎?
 
  王長征:北京這幾年一直在寫作實踐,接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作品自然有了廣度和深度。這本書稿我用一天的時間就整理完畢。主要是用詩歌記錄了我從事新聞工作的經(jīng)歷,作品都是“在場”,并非虛構(gòu),反映“底層”生活內(nèi)容的較多,對底層群眾充滿著“悲憫”情懷。以前寫作品大都是在書齋里想象,帶著高高在上的“俯視”,我認為是“偽詩”。經(jīng)歷過幾年的生活體驗,我悟出一個道理,要想寫出好作品,必須走進底層、貼近群眾、融入生活。
 
  金笛:據(jù)我所知,你在同齡人中發(fā)展的比較好,接觸了很多“上流社會”的人,為什么這本詩集卻多描寫“下層人群”呢?
 
  王長征:在當今這個社會發(fā)展轉(zhuǎn)型期,社會“矛盾”眾多,比如“魏則西事件”“醫(yī)藥黃牛”“暴力拆遷”等社會問題凸顯,比比皆是,生活優(yōu)沃之人往往不處于矛盾焦點,只有那些“農(nóng)民工”“小商小販”等一些底層群眾才會受到強烈的沖擊和很大的傷害,他們的生存狀態(tài)不容樂觀,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尊嚴、維護自己的利益,不得不為之抗爭,有人不惜用血、刀子、汽油、乃至用生命來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我是從底層走出來的,自然對他們多些關(guān)注。情郁于中必發(fā)之于外。于是,誕生出這本詩集。希望它能夠感動更多有良知有愛心的人,也希望黨和國家,乃有錢人和當權(quán)者,多關(guān)注一下“國家的根基”,以平視的眼光看待他們,因為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程度往往取決于他們對弱勢群體的態(tài)度。
 
 
(王長征與北大教授臧棣)
 
  金笛:詩歌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在你的寫作中,詩歌是分支還是主流?
 
  王長征:詩歌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愛好,一種情懷,是抒發(fā)情感的一種方式,也是我提高寫作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的一種手段。讀詩寫詩使我少了很多憂愁和煩惱,內(nèi)心也多了一份與世無爭的淡定與從容,做人也更加純粹,內(nèi)心更加強大,可以說是一種精神支柱和信仰,一種追求美好生活強大的精神動力。從另一方面來說,詩歌也是軟弱無力的,只能改變自己,很難改變社會。我是以“詩”而被人所認知的,但詩并不是我寫作的全部,我還寫散文、小說、雜文、文藝評論、報告文學、劇本等文體,不同體裁有不一樣的表達方式,有些情感和觀點用什么方式表現(xiàn)最為合適就使用什么體裁。詩人在當今社會并不那么受人尊重,甚至被人誤讀,常常把詩人看做另類,乃至神經(jīng)病。這就大錯特錯了,詩人比所謂的正常人更優(yōu)秀,更懂得生活,更具有社會擔當。人們常常尊重有錢人,這是不爭的社會現(xiàn)實,但也沒必要去抱怨什么,寫好自己的東西就行了,畢竟寫作不是為了贏得“虛名”,而是為了完善自我。
 
  當然我們也算是同行,我也多次給人做過“專訪”,同你一樣都是義務的,生活中只要遇到真正能打動我心的人,不分貴賤、不分貧富,我都愿意走進他們的心靈,為他們濃墨重彩,熱情謳歌。退一步講,即便寫作不可以保持大腦充實豐富,但也不致于被種種誘惑所打敗,我接觸過一些富豪,他們雖然口袋鼓了,精神卻十分空虛,日復一日地重復著無聊庸俗的生活,這也是大家應該為之警惕的一面。
 
 
 (王長征與武打明星梁小龍在香港)
 
  金笛:你也算是一個“文學北漂”,其中艱辛可想而知,你愿意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嗎?
 
  王長征:來到北京首先要生存,最初幾個月生活較為艱辛,后來發(fā)展一直比較順利,這可能和我為人處世本分有關(guān)吧。剛到北京時,我碰到過黑中介,被坑了房租,也沒有人出面幫忙解決,我曾找過當?shù)鼐游瘯蛥^(qū)政府投訴,但都無濟于事。最苦的時候,是我住在北京東北角的一個小村莊,每天塵土飛揚,人口雜亂,和一個拾荒老人擠在一起,冬天窗戶漏風,用一些破被單去塞窗戶縫,天冷的時候兩人睡一張床上,為了取暖,不惜緊緊地貼著。最可怕是,如果出門忘記關(guān)閉窗戶,回到家時,桌子、柜子、電腦上都落下一層厚厚的塵土。
 
  北京是一個大都市,也是國際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很多青年人到這兒是為了圓夢,可能會遇到種種挫折與失敗,既然你選擇了這里,就要坦然地接受他所有的一切,只有堅持不懈地追求,這樣才會成功。
 
  我身邊有一群同時起步的朋友,他們將文學當成宗教,而我只把它當成一種愛好,或者說是一種興趣。我剛到北京時,首先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將北京逛了一個遍,然后用QQ加了很多安徽老鄉(xiāng)群,從中認識很多商會協(xié)會的人,盡管當時經(jīng)濟拮據(jù),但我很快就能找到工作,有很多人愿意幫我介紹更好的發(fā)展平臺。我上大學讀的是新聞專業(yè),不愿意讓學業(yè)荒廢,為了保持學業(yè)與興趣愛好一致,于是,我堅持做了幾年記者。
 
 
(左起:著名詩人張況、著名詩人曉雪、王長征)
 
  金笛:我預感你以后會成一個社會活動家,當然是以一個文人形象出現(xiàn)的,你現(xiàn)在如此年輕,就己經(jīng)進入到精英人士的圈子中去,這為你以后的創(chuàng)作和交流提供了美好前景。
 
  王長征:我對文化的理解,要最大限度為社會創(chuàng)造價值,文人不能只做“世外高人”,還要積極“出塵入世”,結(jié)交更多志同道合者,影響帶動更多的人一起做事。跟精英接觸,可以借助他們的人脈和力量,做更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去幫助更多的弱勢群體。作家要有社會擔當,還要有文化擔當,只講“個人主義”,必是窮途末路,為人所不齒的。
 
  金笛:在北京一定有很多故事印在你的腦海,希望你的路越走越寬闊,你今后的人生一定會更加精采。你后來創(chuàng)辦文化公司的緣由是什么?一直未丟下文學,是阻礙還是動力?感到慶幸嗎?為什么會選擇北京?
 
  王長征:創(chuàng)辦公司是一種必然,是為了更好地成就事業(yè)。幾年來的奮斗,每天工忙忙碌碌,看似很熱鬧,但一直沒有遠離文學,這是我來北京的初心,它是埋在內(nèi)心的一粒種子,期待有朝一日發(fā)芽、生根、開花、結(jié)果。為此,我堅持每天讀書做筆記,覺得讀書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把別人玩游戲、打牌、聊天的時間全用在讀書上,充實了許多。我在網(wǎng)上讀電子書,包括各種世界名著,從中結(jié)識了很多“讀友”,我們每周在一起進行讀書比賽、相互激勵,點評作品,其樂融融。我平均每年讀完200本書。
 
  我之所以選擇北京,是因為這里人員結(jié)構(gòu)復雜,各個階層的人都能遇到,可以接觸到更多的名人,在家一門心思看書不行,還要走出去多感受生活。我曾給某省文學大賽擔任評委,發(fā)現(xiàn)基層作者最大的寫作問題不是才華不夠,而是視野不夠開闊,寫出的東西千篇一律,主題陳舊,語言風格不新,很多作品“假、大、空”。
 
  而今,我有了豐富的人生閱歷,接觸到更多博學多才的仁人志士,一些文學大家寫作一出手就比較“高級”,但我欠缺的還是“練筆”,生活使我不能擁有更多的寫作時間,我所有的創(chuàng)作大都處于“實驗”階段,所以要多寫多練。也許努力拼搏幾年就能達到普通人幾十年取得的成績。另外,文學不是生活的全部,在今天這樣喧囂浮躁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作者應當多關(guān)注民生,不要將才華浪費到毫無意義的事情上,才華是奢侈品,丟了就不再回來
 
 
(王長征在億萬富豪李春平的小花園)
 
  金笛:你作為一個“成功者”,有什么好的建議給同齡人嗎?
 
  王長征:現(xiàn)在的人不缺好建議,入心才有用。我在來北京第一個月曾遇到一位貴人,他是我大學的校長王學峰,為了實現(xiàn)人生價值,他毅然決然辭職來到北京創(chuàng)業(yè),他既有才華、又有頭腦,而且做事講究效率。他告訴我“掙不到錢不重要,關(guān)鍵是每年都要有進步、有提高,哪怕一年失業(yè),如果考了個駕照也是收獲,日積月累,當人到中年,你一定是個成功者。”他說這番話時,給我留下永志難忘的印象。此后,我也一次次把王校長的這幾句話講給身邊的朋友。我在北京除了創(chuàng)業(yè)、寫作、習武,也學習書法、畫畫等,以此豐富自己的人生。
 
  另外,我希望年輕人多關(guān)注政治,了解一些國家的大政方針,對成就事業(yè)特別有用。同時,要關(guān)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因為中國的未來在青年一代的手中,作為一名時代青年,要奮發(fā)進取、砥礪前行、勇于探索,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能做多少是多少。希望有責任感的人去從政,因為政府改變社會的力度更大,比如讓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人去做市長,那么我們國家將會多一個有理想有情懷的城市。
 
  金笛:你的日常生活是如何安排的?平時參與什么娛樂活動?
 
  王長征:我經(jīng)常做一些人物專訪,不是靠這掙錢,而是生怕文筆生疏,逼著自己寫作。我接觸過很多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我經(jīng)常告訴企業(yè)家朋友,多支持文化建設,每年要拿出很少的一筆錢做文化公益。所謂“富貴”,不但要富,還要貴,尊重文化人就是一種富貴。平時,我喜歡到茶樓等一些文化娛樂場所欣賞相聲表演,也喜歡觀看有人文精神方面的電影,以保持幽默之心,增添一些生活樂趣。
 
  金笛:謝謝你接受我的采訪,再見!
 
  王長征:謝謝金老師,再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特级女人18毛片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91区精品|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青青草原免费在线| 欧美大黑bbb|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公和我做好爽添厨房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啊用力太猛了啊好深视频免费| 三级黄色毛片视频|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好大好湿好硬顶到了好爽视频|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 a毛片免费播放全部完整| 波霸女的湮欲生活mp4|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 亚洲欧美日韩电影| 4ayy私人影院|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mv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第一页| 亚洲美女又黄又爽在线观看| 91视频啊啊啊| 欧美乱大交xxxxx免费|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18禁止看的免费污网站| 日韩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亚美研究所| 老师…好紧开裆蕾丝内裤| 女人体a级1963免费|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44luba爱你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