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詩選
作者:呂新景
作者:呂新景
赤城曉思
晩宿赤城下,飛天攬彩霞。
月神無眷顧,清夢落誰家?
和白野、瑞斌游萬馬渡(選一)
石重泉細吟,櫸柳蔚成林。
默坐微瀾上,溪心是我心。
訪萬年寺聞榮西求法天臺山
古寺隱清嘉,禪源日正斜。
平田聞偈語(1),客路已還家。
(1)傳榮西至寺前平田問路,農婦不答,鞭牛一下,斥曰:畜牲,連家都不識了。
尋天臺山九華地藏寺
小寺偏幽闃,禪花發幾枝?
州山相鶴峙,騰嶺獨靈姿。
駐杖逢飛雪,開壇見吼獅。
白云常系石,月露滿清池。
行唐詩古道
問道千峰上,飛身萬綠中。
春光催雅興,芳草起詩風。
天姥連云際,臺山入昊空。
隨心尋勝跡,遙指有村翁。
玖曲山居冬夜觀海上月,兼送友人回京
蒼茫云海月,萬里共波瀾。
光浴漁村白,氣侵石屋寒。
秋年曼賞菊,冬夜莫憑欄。
又送高朋去,山居勝帝鑾。
己亥元日感懷
淑氣又升物候新,一生難遇謝交春。
韶光老去無留意,旭日曈曈照我身。
重訪唐詩之路大竹園村
峰前碧玉落寒池,新酒溫成香滿卮。
莫道唐風難再續,青山明月總相知。
尋銅壺滴漏不遇卻見水珠簾
欲覓銅壺山緲緲,竹林窮處見珠簾。
天臺四萬八千丈,多少瑤池落翠崦。
瓊臺訪友
何是青巒何是煙,瓊臺山意惹人顛。
鶴隨司馬月猶在,摘朵閑云作小仙。
次白野兄瓊臺訪友韻
霧鎖瓊臺山掩真,道宮清寂有閑人。
芝茶煮沸香盈室,一入臺山便是春。
澄江橘園賞花
四月春風探雪海,陰陰嘉木正飏菁。
何時可賞秋江月?一樹枝頭一夢縈。
登西程村觀景臺
便入云山尋墨客,且從詩路問花神。
眼前丘壑三千尺,胸次毫無一點塵。
中南半島行旅六記(選三)
泰國·大城記游
十萬浮屠競奢華,何時一炬沒黃沙。
頭顱猶在抱根笑,長向殘陽唱暮鴉。
吳哥城·高棉的微笑
誰能微笑止干戈?卻見荒城沒綠波。
信佛信神難逆料,只留殘塔自嵯峨。
塔普倫寺
騎墻破壁漫逞強,塔樹相纏幽夢長。
委地無情歸造化,一聲嘆息入離腸。
過徐州
分明黃綠過徐州,何處滄桑覓古丘。
兩軍陣列三千里,粟郎一劍便封喉。
路上即興
誰持彩筆寫天空,雨后風前各不同。
雨過霞光皴山色,風來秋意入樓中。
房山云居寺外
殘陽一抹染峰頭,冷月高天碧滿溝。
若是人間全季綠,太行山下也無秋。
七屆亞洲微電影節評獎結束與諸友話別
颯颯金風別意稠,云居寺外客盈樓。
相逢又別無相贈,摘取山前一葉秋。
北京蒙古北大營有吟
頻頻交錯不知秋,華發依然百囀喉。
莫唱重陽悲晚曲,黃花一片在冰甌。
和白野兄《浙東唐詩之路暨臺教正宗和合文化論壇在三門多寶講寺召開》韻
來拜文宗逸興多,溪光秋色兩相和。
竄身海角嫌違俗,共譜臺州萬古歌。
過三門多寶講寺
抬眼秋巒隔市廛,回頭寶剎隱天然。
人生世事皆如此,一步紅塵一步禪。
塢根紅十三軍烈士陵園祭
青巒相伴作崔嵬,笑看菊花歲歲開。
秋色已如君所愿,吟嘗桔柚品香醅。
再見棲衡石舍
石舍吟風和海風,暮秋波色接蒼穹。
漁村斜照陳年色,石韻悠悠詩韻隆。
涌泉外岙延恩寺下賞桔
又是秋黃蟹熟時,漫山金色最相思。
春風常憶梢頭雪,冬韻曼嘗桔帶皮[1]。
[1]涌泉一奇,吃桔帶皮。皮亦可吃。
石塘晨望
浪拍橫礁覆拜天(1),遙望水際遠航船。
桅林搖曳輕舟渡,曉霧浮沉石屋牽。
海上屠龍空自許,波中顧影尚堪憐。
老錨銹爪多斑駁,且待云帆又一年。
注(1)指橫嶼礁和拜天礁
無題
滿城風雨近黃昏,可笑魚蝦搏大鯤。
自古正邪成陌路,從來冰炭不同盆。
香江已唱團圓曲,故土未除異逆根。
不見西洋余落日?莫為海外一孤魂。
新中國七十華誕感賦
東方今日氣如虹,萬里旌旗萬里紅。
種島南洋擒老鱉,飛星廣宇射天宮。
常從歧路證弘道,每向平凡贊俊雄。
人嘆西風凋碧樹[1],我期華夏慶大同。
[1]馬克龍演講,西方霸權或許已近終結
云端小鎮.石梁
橙黃七彩總頻頻,臺岳初冬風日新。
地上本無全季綠,枝頭還有翌年春。
云端慣見客仙鶴,小鎮時聞詩比鄰。
寄語山人[1]今何適?石橋民宿待棲身。
[1]孟浩然,號孟山人,《舟中曉望》: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
小樓舊友相聚有感
故舊斛光交錯中,小樓昨夜又東風。
窗前寒玉多重雪,階下藪春幾度紅?
老至方知歲華貴,相逢總覺情意濃。
明朝再別紅塵去,同作湖山拍手翁。
尋銅壺滴漏
久慕銅壺說不休,銅壺一見惹閑愁。
溪窮絕壁飛泉激,霧隱芝英紫氣浮。
欲借惠風登勝跡,且舒游目覽仙湫。
既驚銅窟生煙雨,又嘆龍吟入玉甌。
坐望瑤池碧,神思接斗牛。
臨虛云嶺上,吾意越昆丘。
穆天子,西王母,碧桃盛宴結仙儔。
八駿日行三萬里,玄圃金庭不肯留。
四顧柔荑綠,周遭淑氣稠。
翠微疊疊輕紗緲,華頂森森紅日侔。
一絕塵囂外,何須三世修。
人生難滿百,轉眼成蜉蝣。
李白仙,王維佛,少陵涕泗不斷流。詩賦怎封萬戶侯?
紅塵十丈魂飛苦,凌煙閣上何曾問春秋?
劉阮惆悵日,司馬戀瓊樓。
功名何所似?冷月照荒洲。
惟有臺山風日好,還將詩酒換吳鉤。
利奇馬過府吟
濁浪逾城走,奇馬過臺州。
誰見銀河決?巾山水中浮。
城闕已陷落,紫陽半截樓。
江河平通衢,巷陌鬼神愁。
老翁床上蹲,香車波下泅。
風雨驚魂夜,何處尋方舟?
滿屏呼聲急,恨不作飛鷗。
兩浙飛鏑鳴,勇士夜出征。
雨狂路更黑,馳援赴危城。
飛舟躍惡浪,擊水入門庭。
豪情與鐵骨,儼然忘死生。
補天有眾志,感恩獻虹旌。
但愿初心固,人民樂安寧。
晩宿赤城下,飛天攬彩霞。
月神無眷顧,清夢落誰家?
和白野、瑞斌游萬馬渡(選一)
石重泉細吟,櫸柳蔚成林。
默坐微瀾上,溪心是我心。
訪萬年寺聞榮西求法天臺山
古寺隱清嘉,禪源日正斜。
平田聞偈語(1),客路已還家。
(1)傳榮西至寺前平田問路,農婦不答,鞭牛一下,斥曰:畜牲,連家都不識了。
尋天臺山九華地藏寺
小寺偏幽闃,禪花發幾枝?
州山相鶴峙,騰嶺獨靈姿。
駐杖逢飛雪,開壇見吼獅。
白云常系石,月露滿清池。
行唐詩古道
問道千峰上,飛身萬綠中。
春光催雅興,芳草起詩風。
天姥連云際,臺山入昊空。
隨心尋勝跡,遙指有村翁。
玖曲山居冬夜觀海上月,兼送友人回京
蒼茫云海月,萬里共波瀾。
光浴漁村白,氣侵石屋寒。
秋年曼賞菊,冬夜莫憑欄。
又送高朋去,山居勝帝鑾。
己亥元日感懷
淑氣又升物候新,一生難遇謝交春。
韶光老去無留意,旭日曈曈照我身。
重訪唐詩之路大竹園村
峰前碧玉落寒池,新酒溫成香滿卮。
莫道唐風難再續,青山明月總相知。
尋銅壺滴漏不遇卻見水珠簾
欲覓銅壺山緲緲,竹林窮處見珠簾。
天臺四萬八千丈,多少瑤池落翠崦。
瓊臺訪友
何是青巒何是煙,瓊臺山意惹人顛。
鶴隨司馬月猶在,摘朵閑云作小仙。
次白野兄瓊臺訪友韻
霧鎖瓊臺山掩真,道宮清寂有閑人。
芝茶煮沸香盈室,一入臺山便是春。
澄江橘園賞花
四月春風探雪海,陰陰嘉木正飏菁。
何時可賞秋江月?一樹枝頭一夢縈。
登西程村觀景臺
便入云山尋墨客,且從詩路問花神。
眼前丘壑三千尺,胸次毫無一點塵。
中南半島行旅六記(選三)
泰國·大城記游
十萬浮屠競奢華,何時一炬沒黃沙。
頭顱猶在抱根笑,長向殘陽唱暮鴉。
吳哥城·高棉的微笑
誰能微笑止干戈?卻見荒城沒綠波。
信佛信神難逆料,只留殘塔自嵯峨。
塔普倫寺
騎墻破壁漫逞強,塔樹相纏幽夢長。
委地無情歸造化,一聲嘆息入離腸。
過徐州
分明黃綠過徐州,何處滄桑覓古丘。
兩軍陣列三千里,粟郎一劍便封喉。
路上即興
誰持彩筆寫天空,雨后風前各不同。
雨過霞光皴山色,風來秋意入樓中。
房山云居寺外
殘陽一抹染峰頭,冷月高天碧滿溝。
若是人間全季綠,太行山下也無秋。
七屆亞洲微電影節評獎結束與諸友話別
颯颯金風別意稠,云居寺外客盈樓。
相逢又別無相贈,摘取山前一葉秋。
北京蒙古北大營有吟
頻頻交錯不知秋,華發依然百囀喉。
莫唱重陽悲晚曲,黃花一片在冰甌。
和白野兄《浙東唐詩之路暨臺教正宗和合文化論壇在三門多寶講寺召開》韻
來拜文宗逸興多,溪光秋色兩相和。
竄身海角嫌違俗,共譜臺州萬古歌。
過三門多寶講寺
抬眼秋巒隔市廛,回頭寶剎隱天然。
人生世事皆如此,一步紅塵一步禪。
塢根紅十三軍烈士陵園祭
青巒相伴作崔嵬,笑看菊花歲歲開。
秋色已如君所愿,吟嘗桔柚品香醅。
再見棲衡石舍
石舍吟風和海風,暮秋波色接蒼穹。
漁村斜照陳年色,石韻悠悠詩韻隆。
涌泉外岙延恩寺下賞桔
又是秋黃蟹熟時,漫山金色最相思。
春風常憶梢頭雪,冬韻曼嘗桔帶皮[1]。
[1]涌泉一奇,吃桔帶皮。皮亦可吃。
石塘晨望
浪拍橫礁覆拜天(1),遙望水際遠航船。
桅林搖曳輕舟渡,曉霧浮沉石屋牽。
海上屠龍空自許,波中顧影尚堪憐。
老錨銹爪多斑駁,且待云帆又一年。
注(1)指橫嶼礁和拜天礁
無題
滿城風雨近黃昏,可笑魚蝦搏大鯤。
自古正邪成陌路,從來冰炭不同盆。
香江已唱團圓曲,故土未除異逆根。
不見西洋余落日?莫為海外一孤魂。
新中國七十華誕感賦
東方今日氣如虹,萬里旌旗萬里紅。
種島南洋擒老鱉,飛星廣宇射天宮。
常從歧路證弘道,每向平凡贊俊雄。
人嘆西風凋碧樹[1],我期華夏慶大同。
[1]馬克龍演講,西方霸權或許已近終結
云端小鎮.石梁
橙黃七彩總頻頻,臺岳初冬風日新。
地上本無全季綠,枝頭還有翌年春。
云端慣見客仙鶴,小鎮時聞詩比鄰。
寄語山人[1]今何適?石橋民宿待棲身。
[1]孟浩然,號孟山人,《舟中曉望》: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
小樓舊友相聚有感
故舊斛光交錯中,小樓昨夜又東風。
窗前寒玉多重雪,階下藪春幾度紅?
老至方知歲華貴,相逢總覺情意濃。
明朝再別紅塵去,同作湖山拍手翁。
尋銅壺滴漏
久慕銅壺說不休,銅壺一見惹閑愁。
溪窮絕壁飛泉激,霧隱芝英紫氣浮。
欲借惠風登勝跡,且舒游目覽仙湫。
既驚銅窟生煙雨,又嘆龍吟入玉甌。
坐望瑤池碧,神思接斗牛。
臨虛云嶺上,吾意越昆丘。
穆天子,西王母,碧桃盛宴結仙儔。
八駿日行三萬里,玄圃金庭不肯留。
四顧柔荑綠,周遭淑氣稠。
翠微疊疊輕紗緲,華頂森森紅日侔。
一絕塵囂外,何須三世修。
人生難滿百,轉眼成蜉蝣。
李白仙,王維佛,少陵涕泗不斷流。詩賦怎封萬戶侯?
紅塵十丈魂飛苦,凌煙閣上何曾問春秋?
劉阮惆悵日,司馬戀瓊樓。
功名何所似?冷月照荒洲。
惟有臺山風日好,還將詩酒換吳鉤。
利奇馬過府吟
濁浪逾城走,奇馬過臺州。
誰見銀河決?巾山水中浮。
城闕已陷落,紫陽半截樓。
江河平通衢,巷陌鬼神愁。
老翁床上蹲,香車波下泅。
風雨驚魂夜,何處尋方舟?
滿屏呼聲急,恨不作飛鷗。
兩浙飛鏑鳴,勇士夜出征。
雨狂路更黑,馳援赴危城。
飛舟躍惡浪,擊水入門庭。
豪情與鐵骨,儼然忘死生。
補天有眾志,感恩獻虹旌。
但愿初心固,人民樂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