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消息 張云霞報道 2025年4月27日下午,“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成立座談會在作家網會議室舉辦。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國務院原參事、著名作家忽培元,全國公安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楊錦,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原分黨組副書記許柏林,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副會長兼微電影短視頻分會會長李迅,中國教育電視臺原副臺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委員會常務副會長陳宏,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二級巡視員、影視中心原專職副主任范子文,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中國作協機關服務中心原主任梁海春,《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王謹,《中國文藝家》雜志社執行社長向陽,中國鐵路文聯副主席、影視分會主席汪銘,中國視協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視協行業電視委員會副會長、武警部隊電視宣傳藝術中心原主任孫延東,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書記王昱華(夏花),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副會長周玉忠,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制作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徐海燕,北京市朝陽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張建全,《作家報》總編輯張富英等有關方面領導及亞洲微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斯琴高娃,一級演員畢彥君,青年演員王歡等著名表演藝術家出席會議。座談會由亞洲微電影學院執行副院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子主持,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作家網總編輯趙智(冰峰)代表主辦單位致詞。
“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由作家網發起成立,目的是為打造一個專業、高效、多元的劇本創作與劇本交流、交易、孵化平臺,匯聚各方創作力量,為文學作品的影視轉化拓展渠道,搭建橋梁。作家網總編輯趙智在致詞時表示,“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將致力于匯聚各方創作力量,整合優質資源,為編劇、作家、影視制作方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與支持。他說,因為我是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副會長、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所以認識我的作家總會找上門來,讓幫助將其所創作的文學作品推薦給影視機構,以實現作品被搬上屏幕的可能。而在影視這個圈子里,因為我在《人民文學》雜志社工作過十五年,現在又是作家網總編輯,同時又是漓江出版社等幾個微型小說年選版本的主編,所以不斷會有影視平臺和機構來找我合作,讓我為其推薦易于改編影視劇的文學作品,比如愛奇藝、騰訊等平臺就來找過我。我想,既然供需兩方面都有需求,我們做一個牽線的紅娘又有何不可呢?
趙智深有感觸地說,許多有天賦的作家,一生可能寫了很多作品,但能在文學刊物發表的也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多數作品還是被鎖在抽屜里,塵封著。但我們換個角度來思考,不能在文學刊物發表的文學作品,難道就不能改編為影視劇嗎?我們的劇本創研中心,就是要將這些遺漏的優秀文本進行登記、建立檔案、分類、確認版權,然后推薦給影視平臺和機構遴選。比如,影視機構需要鄉村題材的作品時,我們就把鄉村題材作品的故事梗概拿出來,任其挑選。如果有看中的,我們就聯系作者,幫助其實現合作,完成版權交易??梢哉f,大部分文學作品是散落在作家手中的,有了我們的劇本創研中心,被埋沒的好作品,也就有了重見天日的機會。
在座談會上,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作家網成立劇本創研中心,完全符合中宣部對中國作協系統新時代工作的要求,促進文學腳本的藝術轉換,推動作家和影視工作者進行合作,這些都是中國作協鼓勵做的工作。白庚勝主席強調說,張宏森同志來到中國作協工作之后,做了很多令人敬佩的實際工作,中國作協每年都推薦大量優秀文學作品給廣電部門,光去年一年就有40多部文學作品被拍成了影視劇,創造了新的歷史。這么多年來,一直是影視部門找中國作協的《小說選刊》《中國作家》等刊物來閱讀,尋找可以轉化影視的作品,現在中國作協是組織專家來評出好作品主動推薦給影視制作機構拍攝,變被動為主動。今天作家網成立的劇本創研中心,工作節奏和方向與中國作協工作的方向完全一致,是對中國作協工作的具體落實,我表示支持。
著名表演藝術家斯琴高娃宣讀了“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顧問、主任、常務主任、副主任名單,她表示,非常樂意擔任“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常務主任這個職務,并表示一定會配合作家網做好各項工作,為發現、挖掘、推出好劇本,拍出優秀影視劇做貢獻。最后,斯琴高娃還風趣地說,馬上就是五一勞動節了,所以我們每一位藝術家、作家,無論承擔什么責任,都應該義不容辭,好好勞動,支持作家網的工作。
著名表演藝術家畢彥君宣讀了“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影視藝術、文學藝術指導專家名單,他肯定了成立“劇本創研中心”對提升劇本質量,繁榮劇本創作的實際意義,并表示愿意擔任劇本創研中心影視藝術指導,為繁榮影視劇劇本創作服務。同時,他還預祝劇本創研中心健康發展,創造輝煌。
亞洲微電影學院執行副院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鄭子主持了座談會,他說,人間最美的季節:四月;人生最美好的事情:相聚。作家網趙智總編有一個非常好的創意,就是成立一個劇本創研中心,將作家網每年發表的大量的優秀文學作品,通過推薦、孵化、刪改,轉化為影視作品,從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如何把作家網的劇本創研中心做大、做強、做好,達到預期的效果,需要在座的各位領導,各位作家,各位影視藝術家,團結一致,共同發力,助推作家網完成這一光榮使命。
在座談會研討環節,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會長李迅首先發言,他表示,今天劇本創研中心成立大會的氛圍和場景并不是那么宏大,但來參加會議的嘉賓的規格卻都很高,也很有代表性,有影視界的,文學界的,文藝界的,評論界的,工會界的,大家齊聚一堂,共同座談一件事情,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就當下而言,微電影、微短劇、微視頻……自身強大的表現力、影響力和傳播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強勢。這樣迅猛的發展,本身也迫切需要優秀的劇本做支撐??梢哉f,劇本創研中心的成立,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具體來說,我們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就承擔著用微電影短視頻的方式來講好中國職工故事的任務,而完成好這一任務,也需要大量的優秀的原創劇本。希望作家網在劇本創作方面,能與我們協會有深度的合作。
全國公安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楊錦在發言時說,這幾年我參加了作家網的很多活動,比如擔任高校征文評委,出席文學作品研討會等等。作家網這次成立劇本創研中心,我覺得這是一個新臺階,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幾年我有非常深刻的感受,走到哪兒都能看到有人通過手機觀看微電影、微視頻,新媒體廣受大眾歡迎。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一些低俗的視頻作品也十分泛濫,所以希望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成立后,能為整個社會提供高雅的、正能量的好劇本。我一直在公安系統工作,同時也希望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成立后,能為我們公安系統推薦一些公安題材的好劇本。楊錦最后表示,非常感謝作家網聘我為劇本創研中心的文學藝術指導專家,很希望在這一方面能做一些具體工作。
國務院原參事、著名作家忽培元在發言時強調,劇本創研中心聘請我擔任顧問,這是一件好事。作家網長期以來是為作家服務的,這個平臺很重要,其特點是面向基層,面對未成名的作者,很接地氣,這是非常有遠見的一種行為。關系到我們的作家群體,能不能后繼有人,作家網正在做著這樣的工作。這次作家網又成立劇本創研中心這樣一個新平臺,我覺得非常好,如果在“創研”的基礎上能夠增加“推介”的力度,這個平臺或許就更完美了。
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原分黨組副書記許柏林在發言時指出,作家網成立劇本創研中心,這是一件把作家的思維、創作、認知引入到影視的一件大事。影視是什么?影視已經成為一個特定時代藝術、審美、生活、生產、傳播、研究、文化的一種方式,它的地盤已經非常大了。因為大,所以各種臟水也全潑進來了,影視被污染了。我們的任務是,要把作家的優秀作品和躲在抽屜里的好東西引到影視這塊土地上來,作家網的劇本創研中心具有這樣的優勢,應該說也是能做到的。但問題是,作家到影視的這一公里的路修通了,那么影視與資本,與市場,與觀眾的那一公里是不是也應該考慮呢?因此說,作家網接下來思考的問題,邊界不能小,要足夠大。
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中國作協機關服務中心原主任梁海春在發言時說,趙智是我十幾年的老朋友,他一直致力于微型小說、微電影創作的研究,還連續給漓江出版社主編了20多年的微型小說年選,也組織了很多微電影、微小說的活動,這種持之以恒的精神讓我敬佩。這一次,他成立了劇本創研中心,我覺得他抓到核心了,影視的核心是劇本,誰抓住了劇本,誰就抓住了影視的根。作家網已經上線二十多年,團結了全國絕大多數有創作實力的作家,我建議趙智盡早和這些作家簽約,形成自己的陣營。
散文作家、《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王謹在發言時說,作家網創意成立劇本創研中心,非常好。一是建了一個好劇本蓄水池,二是發揮了作家們作品轉化影視的積極性。作家網成立以來,事業不斷擴展,現在又成立劇本創研中心,反映了作家網與時俱進,事業越做越大,越做越強,令人欣喜。我國是影視票房大國,不少導演苦于找不到好劇本,所以促進劇本的繁榮,需要有人擔起這份責任,作家網的行為值得點贊。相信作家網的劇本創研中心成立后,會吸引更多作家參與到創作、改編劇本的隊伍之中,為繁榮影視做出貢獻。
《中國文藝家》雜志社執行社長向陽在發言時說,我覺得,作家網的劇本創研中心,是打通文本寫作到視頻寫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我有一個觀點,編劇是作為文學向影視轉化的重要藝術掮客。作為編劇,如何在這個掮客角色中發揮文學審美和視頻審美的雙重審美功能,這是我們當下編劇必須深刻思考的一個嚴肅的課題。所以,我希望,作家網的劇本創研中心,不僅僅止于作家和編劇之間,我更希望文學和視頻的產業化落地,讓文學、影視、資本三者之間的信息互通,從而吸引企業家,投資者,影視機構參與合作,實現文學成果轉換和影視成品表達。
中國鐵路文聯副主席、影視分會主席汪銘在發言時表示,中國鐵路的發展,是中國價值的充分體現,也是新時代國家發展的成果。我們呼喚有更多作家的作品轉化為影視劇本,特別是鐵路職工所喜歡的微電影短視頻作品,我們鐵路人希望有更多正能量的、振奮人心的作品出現。作為劇本創研中心的影視藝術指導專家,我會積極的配合好作家網的工作,把鐵路影視文學劇本創作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中國視協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視協行業電視委員會副會長、武警部隊電視宣傳藝術中心原主任孫延東在發言時表示,希望有更多適合武警官兵觀賞的微電影短視頻出現,我作為“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新聘任的影視藝術指導專家,在此正式表態:我會發揮自己的優勢,盡力做一些具體的事情,指到哪兒打到哪兒。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書記王昱華(夏花)在發言時表示,今天的活動很具有文化意味,我們要主動把精彩的紙面文字故事,轉換成視覺化的語言,這個話題,聽起來就非常令人期待。我們已經積淀了非常豐厚的文學作品,如果能將這些作品轉化成影視作品,那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比如說去年有一個散文改編的影視劇《我的阿勒泰》,央視收視率第一,是爆款。那個不就是冰峰在《非虛構宣言》中寫的非虛構文學作品嗎?現在已經是一個個人影像時代了,我們都可以隨時拍,隨時制作,隨時表達,隨時讓別人看,我覺得現在已經到了一個該出精品的時代了,劇本為王,沒有好的劇本,影視作品出精品很難。作家網成立劇本創研中心,正當其時,迎合了時代。
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副會長周玉忠在發言時表示,劇本作為一劇之本,是影視藝術的靈魂。當前我們國家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但優質的劇本存在很大的缺口。期待劇本創研中心能與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深度合作,資源共享,聯合舉辦主題劇本征文項目,組織作家、編劇開展深入工廠車間的創作采風活動,共同孵化微短劇項目,我想必將實現1+1大于2的效果。一方面,劇本創研中心能為我們協會輸送優質的文本內容,提升作品的藝術高度;另一方面,職工群眾的真實故事也將為創作者提供靈感富礦,讓作品更接地氣,更有溫度。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制作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徐海燕在發言時指出,就當下現狀而言,大量資本都涌入到了微短劇行業。而微短劇的劇本,也都是源于網絡小說,傳統小說占比很小。作家網的劇本創研中心如果能夠通過遴選、刪除、改編,將傳統小說轉化為微短劇劇本,其市場前景應該是不錯的。如果做得好,這些作品也有可能出海,走向國際。
北京市朝陽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張建全在發言時指出,我覺得作家網能做一件事情,就是給寫作者提供一個新的發表作品的園地。因為作為一個寫作者,非常希望作品能夠發表,因為作品只有發表了,它才能夠有生命力,而且只有發表的作品,其版權保護才能夠談得上。作為作者,他的草稿是不敢給導演看的,為什么?因為擔心被剽竊。在影視圈里,劇本被剽竊的案例屢見不鮮。所以希望作家網能在劇本版權保護方面多做一些工作。
《作家報》總編輯張富英在發言時說,這幾天連著來作家網會議室參加研討會,如果是一個普通作者的研討會,今天可能就不來了。但作家網要成立劇本創研中心,這是一件大事,我不能不來。我們的作家,尤其是寫小說的,對文學作品改編影視的事兒是特別關心的。劇本劇本,一劇之本,沒有好的文學作品,是改編不出什么好劇本的,更不能制作出什么好的影視作品。小說轉化劇本是一個大的工程,為了保護版權,《作家報》也可以配合“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把小說的故事梗概刊登出來。
北京大坤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作家網簽約作家曹坤在發言時說,“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的成立,把更多的文學作品快速的、有效的進行研究、轉化,這為我們寫東西的人辦了一件大好事。也就是說,我們這些寫東西的人,只要能寫出好的作品,就有機會通過劇本創研中心這個平臺,被推薦、改編為影視劇、影視作品,這是我們寫東西人的福音。
青年演員王歡在發言時表示,有了劇本創研中心,就會把小說、編劇、影視機構、市場聯動起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意。作為影視藝術指導專家,我很樂意為作家網的劇本創研中心做一些事情。
出席當日座談會的嘉賓還有:中華文化促進會家族文化委員會副會長邵麗,《中國年度微型小說》主編張云霞,亞洲微電影學院斯琴高娃工作室副主任、圣德璐家具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楊鴻,中華五千年動畫文化工程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冠中,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副秘書長葛新超,作家網新聞部主任趙俊義等。
作家網·劇本創研中心
顧問、主任、副主任、指導專家名單
顧問
忽培元 著名作家、國務院原參事
許柏林 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會長、中國電影家協會原分黨組副書記
李迅 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副會長兼微電影短視頻分會會長
主任
趙智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副會長、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作家網總編輯
常務主任
斯琴高娃 著名表演藝術家、亞洲微電影學院常務副院長、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陳宏 中國教育電視臺原副臺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紀錄片委員會常務副會長
鄭子 亞洲微電影學院執行副院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副主任
趙俊義 作家網新聞部主任
劉不偉 作家網新媒體部主任
影視藝術·指導專家
畢彥君 著名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
臧金生 著名表演藝術家、一級演員
王歡 著名演員
范子文 最高人民檢察院新聞辦二級巡視員
田水泉 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主任
汪銘 中國鐵路文聯副主席、影視分會主席
孫延東 中國視協微視頻微電影委員會副會長、中國視協行業電視委員會副會長
周玉忠 中國職工微電影短視頻協會副會長
王昱華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書記
徐海燕 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制作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張冠中 中華五千年動畫文化工程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
文學藝術·指導專家
楊錦 全國公安文聯副主席兼秘書長
梁海春 中國現代文學館原副館長、中國作協機關服務中心原主任
王謹 《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副總編輯
向陽 《中國文藝家》雜志社總編輯
張建全 北京朝陽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張富英 《作家報》總編輯
張云霞 《中國年度微型小說》主編
曹坤 北京大坤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作家網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