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人體自愈(外三首)
作者:宏逸
陰陽妙構冠群倫,形魄天生玉作身。
脈絡潛通天地氣,精魂暗轉歲華春。
調元自有靈樞術,卻病何須肘后神。
欲問康和真妙諦,一元消息本歸人。
注: 本詩以“陰陽妙構冠群倫”起筆,奠定高古典雅基調,盛贊人體構造精妙無雙,遠超萬物。“形魄天生玉作身”將人體比作美玉,喻指與生俱來的完美與珍貴。頷聯“脈絡潛通天地氣”,以夸張筆法展現人體經絡與天地之氣的貫通交融;“精魂暗轉歲華春”,借“精魂”流轉喻示生命自愈之力,使歲月常新。頸聯“調元自有靈樞術”化用《靈樞》醫典,點明人體本具自我調節的神奇機制;“卻病何須肘后神”反問作結,強調自愈為主、外求為輔的理念。尾聯“一元消息本歸人”收束全篇,升華主旨,揭示健康真諦在于人體自身的氣機流轉與調和,暗含天人合一的養生智慧。全詩嚴守平水韻,善用比喻、夸張、用典等手法,對仗工穩,辭藻瑰麗,將醫學哲思與詩意美感熔于一爐 。
病中悟理
濁垢深藏體自攻,沉疴原是滌污功。
炎涼乍起陰陽戰,表里相和氣血融。
莫遣嗔心添痼疾,且憑定念化玄風。
須知正氣如衡在,霽月光天貫始終。
注: 本詩開篇以“濁垢深藏體自攻”起筆,點明人體具備自我凈化之能,視沉疴為“滌污功”,顛覆對疾病的常規認知。頷聯“炎涼乍起陰陽戰”用象征手法,將病中寒熱起伏喻作陰陽交爭,而“表里相和氣血融”則展現機體自愈時的調和之態。頸聯“莫遣嗔心添痼疾”直指負面情緒對健康的戕害,“且憑定念化玄風”倡導以安定心境化解病厄,凸顯身心互濟之理。尾聯“正氣如衡”喻健康之本在于平衡,“霽月光天”以澄澈之景收束,升華出心神清朗、正氣充盈方得康泰的養生至理。全詩嚴守平水韻,巧用象征、比喻,對仗工穩,層層遞進,將醫學哲思熔鑄于典雅詩境之中。
詠養身要訣
乾坤毓秀鑄凡胎,長賴雙樞養命來。
氣貫江河通百脈,血融星斗潤千垓。
經行若砥無淤塞,絡暢如川有活隈。
悟得長生真妙諦,陰陽諧處即瑤臺。
注:本詩以“乾坤毓秀”起筆,奠定高雅基調。將氣血比作江河星斗,凸顯其宏大與滋養之功;“經行若砥”“絡暢如川”運用比喻,生動展現經絡通暢之態。尾聯升華主旨,點明陰陽調和、氣血經絡順暢便是健康長壽的真諦,暗合養身之道。 全詩嚴守平水韻,對仗工整,氣勢流轉自然。
養氣培元訣
天工化育賴充腸,妙合玄黃膽腑彰。
星斗沉時神斂寂,肝魂靜處炁滋長。
三餐得法金甌固,百慮澄心玉軸常。
欲溯生機真命脈,陰陽會處是丹房。
注:首聯以“天工化育”起筆,點明食物滋養與膽汁運化對氣血生成的基礎作用;頷聯“星斗沉時”暗喻天黑至午夜的睡眠時段,“神斂寂”“炁滋長”描繪植物神經主導下的機體修復過程;頸聯“三餐得法”對應良好飲食習慣,“百慮澄心”強調心境平和對養生的輔助;尾聯以“陰陽會處”升華主旨,將氣血充盛的根源歸結于身心調和的自然之道,通篇化用道家意象,巧用隱喻,對仗工穩,彰顯傳統養生智慧。
(原創首發,歡迎閱轉)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