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詩歌》
盧輝 編著,九州出版社2014年9出版
目錄
一 一顆下午的釘子
這個早晨 徐俊國
拯救火車 劉 川
玻璃 梁曉明
戰栗 雷平陽
在水果街碰見一群蘋果 盧衛平
一條和浪漫主義無關的河 玉上煙
小小炊煙 李 南
前世 陳先發
一顆下午的釘子 林 溪
去天堂 衣米一
我的手指在下雪 朱巧玲
光陰 北 天
喝酒 宗 月
油菜花開 刀 刀
第一枝花 彌賽亞
曾經對我是遙遠的…… 張作梗
一切美好都會擴散或蒸發 陳白衣
初雪 金鈴子
歷史 宮白云
我是你的偏旁 沙麗娜
賜予 俞昌雄
甘蔗娃說 螞小回
夢回西安 漢 江
水 迪 夫
錯別字 林宗龍
水龍頭 胡 弦
風在吹 沈 河
夏日陡峭 晴朗李寒
二 我一眼就認出那些葡萄
北風 大 解
土豆是盲目的 李元勝
后三十年 郁 蔥
生活 娜 夜
清明 范 方
雨夾雪 張執浩
永恒的戀曲——維納斯 嚴 力
刪除 連占斗
時間的咖啡 南 魯
喝茶吧 羅 琳
詩人毛澤東 任先青
畫面 西 娃
老了 江一郎
合歡花 余笑忠
在新華書店 離 離
鏡中人 蘇 淺
是你 小樹大人
還是給你——寫在情人節 彌 唱
遠方 納蘭容若
我一眼就認出那些葡萄 謝宜興
禮物 黃禮孩
未發育 余幼幼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馬兆印
我都是這樣愛 上官燦亮
蕩漾 大 衛
郊外 南方狐
傍晚 夏 雨
虛無的閱讀 孫慧峰
茶 向天笑
三 太陽那么從容
生物概念 榮 榮
我低頭 劉 頻
太陽那么從容 李紅旗
火的格式 橫行胭脂
母親的一張舊相片 樓 河
清福寺(外一首) 陳小三
你沒有計算抵達蘋果的速度 聶書專
贊美一個婦人的若干種條件或者疑慮 湯養宗
抽屜 臧 棣
延長線 安 琪
時間麻雀 施茂盛
為母親買藥 愛 松
鵝毛雪 陸華軍
幸福的秘訣 路 亞
有限的悲歡 琴 匣
秋天的幾何學 琉璃天空
在圣瑪麗婭醫院 姚 風
人民 楊 克
筷子 程東斌
剔牙 洛 夫
突然 閩北阿秀
蝸居(外一首) 張廣福
一枚釘子穿透沸騰的海洋 曹 東
一個人 蘇若兮
某人有關的 西 葉
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在此刻 武靖東
遺傳 左 岸
四 開花的地方
一塊布的背叛 王小妮
他們收割了一萬年的陽光 南 鷗
黯淡(外一首) 古 箏
殼 余 怒
母親的棉花 張凡修
青蛇 周瑟瑟
一首與桃花的姿式有關的詩 龔學敏
導入 謝 過
雨天 海 嘯
簡單一念 烏衣婷
暗街 朵 漁
另一條河流 王夫剛
安靜 韓宗寶
我在讀一篇雪 白 月
想起一部捷克電影想不起片名 王 寅
黑 西 川
路邊的理發匠 王單單
幾粒沙子 藍 藍
磷火 朱 劍
一只螞蟻躺在一棵棕櫚樹下 于 堅
堅硬的水面 季 意
當我有一天 鄭 玲
車過黃河 伊 沙
酒館秘史 辛泊平
淺色調的我(外一首) 張漫青
午門的烏鴉 謝長安
拉薩下午的陽光 臥 夫
開花的地方 韓文戈
透過一杯果汁 西 厙
釀造蜜蜂不滅定律 玄 魚
懸空寺 顏良重
卷入風中的一些詞語 陳忠村
【選評者序】
2014年2月12日,《中國好詩歌》第1期:徐俊國《這個早晨》正式在筆者的博客上亮相,它的出現立刻引起詩壇、詩友的廣泛關注。《詩網絡》很快以專欄的形式不間斷的轉載《中國好詩歌》。《新城市詩刊》主編林溪更對《中國好詩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再三囑咐筆者在選評一定的數量之后,將《中國好詩歌》作為《新城市詩刊》創辦15周年的特別鉅獻,奉獻給廣大讀者。筆者當即表示同意并抓緊進行《中國好詩歌》的選編和薦評工作。
《中國好詩歌》(第一輯)之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完稿并順利出版,這主要得益于筆者的“盧輝點詩”。可以說,《中國好詩歌》(第一輯)半數以上選自“盧輝點詩”。早在10年前,“盧輝點詩”就在《詩選刊》網站駐站并成為“名欄目”,由于“盧輝點詩”在詩壇的影響力,《詩選刊》網站特邀筆者作為首期詩人訪談的人選,并側重就“盧輝點詩”等相關詩歌話題展開激烈的交鋒和探討。隨后,國內著名詩歌網站《界限》、《新詩代》等以“輝”常道、“盧輝點詩”開設專欄在醒目位置加以推介。這幾年,《陌生詩刊》、《新詩代》、《鳳凰》、《新詩》、《新城市詩刊》等民刊與官刊均以“盧輝點詩”、“盧輝讀詩”等專欄刊載筆者選編的好詩加點評,個性的詩歌、精妙的點評給人耳目一新的藝術享受。
應該說,《中國好詩歌》(第一輯)有別于其他的詩歌選本,在于它不唯名氣,只唯品質;不唯標準,只唯個性;不唯流派,只唯文本;不唯立場,只唯人本。也就是說,在質量面前,人人平等。在可讀、可感、可思、可動的詩歌“標準”面前,唯個性是舉。在流派林立面前,讓特立獨行的文本說話。在剛性的立場面前,讓彈性的人本得到充分的彰顯。正是在這樣嚴格的選稿標準之下,筆者才能如愿獲取可供點評的詩品。在筆者看來,詩人也好,評者也罷,最大的能量就在善于打開遮蔽在常態生存中不會輕易顯形的“圖像”。一首經典的詩,一段精準的評就在于詩人和評者“打開”(發現)的層面與質地,能以超常的察識和睿智,撳亮現實與心靈的“圖景”,呈現出“圖景”深處的時代本相與靈魂刻度。
的確,筆者在詩海采貝僅僅完成《中國好詩歌》一半的工作,筆者獨到的點評是《中國好詩歌》有別于其他詩歌選本的個性所在。其實,千萬不要把評詩過程中的“評”與“讀”割裂開來,因為它們是雙向并進的“思維過程”,“讀”是用心去“理順”,“評”是“順理”成文,它們是一個過程的兩極,不存在誰重誰輕的問題。入(讀)不了其“內”,焉能出(評)乎其外。筆者一向把“評”的本身也當成一種“藝品”,即把詩評當著詩歌來寫。讀詩,就象讀懂一個人,你必然要去做種種揣摩式的“侵入”,所以,筆者不喜歡那些“拿架子”的引經據典的評述,筆者的點評愛“興致所來”,不愛“套路”,也就是說,評者首先要把自己也當成是“寫者”才有可能在角色置換過程中獲取零距離的“測評”,否則,一味以居高臨下的評者身份進入作品,則永遠只能是一個“敲邊鼓”的角色。
《中國好詩歌》(第一輯)對詩壇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筆者不敢斷言,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它的問世一定會給大家帶來欣喜和享受。值此《中國好詩歌》(第一輯)出版之際,謹向《新城市詩刊》主編林溪兄弟,向精心策劃該書的劉春兄弟,向所有入選的優秀詩人們,向高貴的詩朋好友們,致以深深的謝意!
盧輝
2014-6-10 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