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春天雨還是比較少的,偶爾下過一次,風狂雨急,砸得新綠的嫩葉塵泥斑斑。這時候,我們的走廊上就落下兩只燕子,風將他們的黑亮的羽毛吹亂,雨將他們豐滿的翅膀淋濕。天有些晚,因為春,乍暖還寒。
呢呢和喃喃,他們都在不斷地梳理著他們的羽毛,他們的身體也在冒著細細的蒸汽。有時也縮著腦袋,身體在走廊的晾衣桿上微微地顫抖。他們靠的很近,我能看到他們親近的溫暖。
我打開我們那扇關閉的門,希望為他們提供一夜溫暖。當然,這一對兒并沒有因為我的慈善而邁進門檻。他們在哪兒過的夜,也許就在我們走廊的晾衣桿上,也許是在門前那鵝黃稀疏的楊柳枝條上浪漫的蕩過一夜秋千……
第二天,呢呢和喃喃終于邁進我們家的門,在堂屋的吊扇葉上小憩了一會,又飛走了。那一天就沒再來過。
我突然感到莫名的失落,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要是他們并不邁進我們的門檻,也許我不會期望他們在這兒安居。
以前我聽說過,燕子在哪家搭窩,那一家預示著就要發財。我反而并不期望有燕子進來,煩擾我安靜的生活。我只是在走廊的衣桿上目睹他們親近的溫暖才萌生接近他們,喜愛他們的愿望。
我的門一直開著,第三天,這一對兒終于又來了,我無比的欣喜。我拿來撣帚清理了一遍塵封墻壁的蛛網,希望給他們提供一個明亮的空間。
他們真的住下了,并開始了艱難的筑巢工作。他們很聰明,他們將窩筑在房頂最適當的高度。還要根據他們身體的大小建造舒適的“房子”空間。讓他們的家庭既不緊張又不產生身體的距離。
你不得不佩服這一對兒,他們是怎樣將那一點一點的春泥在那平滑的墻壁上一層層壘成窩的,沒有一點可挑剔的不足,他們的窩就是一個精美絕倫的藝術品。
我常常聽人說,沒有無缺憾的完美。看到這樣的一對,才覺得人的頭腦是來為敷衍尋找托辭的工具。燕子就是最偉大的勞動者、設計師、建筑師,更是自然人類文明的導師。
燕子入居,并沒給我帶來任何麻煩,他們最愛講究環境衛生,不留任何影響衛生的問題。他們總是在我出門之前離開,在我開門之后進來。他們也不在房間里吵鬧嬉戲,他們是那么和諧、恩愛、安靜而溫暖。
同樣是小鳥,燕子和麻雀怎會有那么大的區別?
最最讓你感動的,還是在夜晚,呢呢安靜地睡著,睡在那安靜,舒適的窩里。而在窩的一側還有個喃喃,喃喃就堅守在呢呢的旁邊,做夜的守護者,做家的守護者,做呢呢的守護者。只要有一點動靜,都躲不過喃喃敏銳的雙眼。只要有呢呢的夜,喃喃都堅守。
我真正理解了這一對小小生靈為何永遠沒有一絲失敗的痕跡,他們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的完美。真愛的力量總是多么的巨大,這一對小燕子就是愛的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