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朱德故里琳瑯山,猶如一顆天然的翡翠明珠,鑲嵌在川北大地的一隅,靜靜地散發出璀璨的光芒。
2005年初冬的一天,當我的雙腳第一次踏進這片神奇的土地時,熱血剎時涌上心頭。晨風中,我屏住呼吸:走進琳瑯山,就走進一個神圣的殿堂,這是一個偉人誕生的地方!而此時,四圍山巒如聚,翠微蒼蒼,山勢清奇,狀若五星。難道,這一切都是天意?!現實中沒有了金戈鐵馬的征戰,刀光劍影和鼓角錚鳴也淡出記憶的背景和畫面,眼前的一切顯得是那樣的沉靜、恬淡,就像一幅雋永清新的詩意畫卷,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吸引著讀者不斷去翻閱和品味。
沿儀隴老縣城金城至朱德故居所在地馬鞍鎮的鄉村公路拾級而下,順著青石鋪就的山間小道,于青青的翠柏林中,我走進了朱德誕生的地方。
兩顆枝繁葉茂的樹首先映入眼簾,叩響了我的心弦:那樹根植于土里,葉卻相握于云間。筆直的干,遒勁的枝,獵獵生風。樹下安葬著朱德的父母。在其母親鐘氏的墳墓前,我撫摸著蒼勁的樹干,不禁百感交集: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農家婦女,卻孕育了一個讓世界矚目的偉大馬克思主義者,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政治家,這個農家婦女,該具有怎樣寬闊的胸襟,該擁有多強的生命毅力?這樣的母親,難道不正像墳墓前的那棵樹嗎,笑對著風雨,搏擊著人生?她不正是當時舊中國千千萬萬母親的縮影嗎?
順勢而下,至故居前。眼前突然一亮,備感驚奇:分明有一海山半島凌空突兀,恰似蓬萊仙境。在薄明的霧嵐中,從山澗隱隱傳來淙淙的泉水聲,叢林里清脆的鳥鳴音……偉人故居前的四方田,?角分明,卻又涵括外延開去,緊攬山河入懷;山谷間仿佛有一匹駿馬踏煙而來,氣勢是如此的穩重宏偉,讓人胸中不禁產生一股蕩滌生層云的英雄豪氣來,撼動心魄。
至朱德故居跟前,方現一淺淺的荷塘,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塊新翻的菜地邊,早有藤蔓裝點小院的春色;但見三五顆果樹靜靜地迎立在壩沿邊,彰顯出農家小院的質樸和莊戶人的敦厚。誰曾想:這白色的墻,這青色的瓦,這褐色的土地,這一座看似很普通的川北農家小院,走出了紅軍之父朱德!這里就是少年朱德生長的地方!小院周圍劍竹挺拔,一如將帥傲然絕立的身軀。這座坐北朝南的土木茅屋結構的三合院農舍,是一座典型的川北農村普通民舍,它的正面為堂屋、臥室和廚房,左側是豬、牛圈,右側是蠶房和煮酒作坊。遐思間,仿佛看見炊煙在空中氤氳裊繞,老牛的哞叫聲也在耳畔再次回響。米酒的清香飄向了這里的每一個地方。然而這絕不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堂屋門楣上方郭沫若親筆書贈的“朱德同志舊居”匾額,提醒了我:在簡陋的房間里,那陳列的粗糙的生活用品和笨重的勞作工具曾養育過一代偉人,朱德同志使用過的桌子和椅子、床鋪等物品至今物貌依然,然而偉人何在呢?!
穿過時空的隧道,我仿佛看見一個英姿勃發的少年,于刀光劍影中,沿著那條青石鋪就的小路,義無反顧地大步朝前走著。志士恨無窮/只身走西東/投筆從戎去/刷新舊國風。少年從此走出了琳瑯山,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走過了烽火硝煙的歲月……時空因此而凝結,記憶因此而永恒!歷史的鏡頭塵封了那一瞬,新中國成立的這一天,在首都北京天安門的城樓上,一個為萬眾矚目的魁偉身影——朱德,從此讓世人景仰。
再次走進琳瑯山,是2012年深秋。從儀隴新縣城新政出發到馬鞍鎮,是一條風光秀麗的景觀大道。闊別多年,再次來到琳瑯山,全新打造的國家4A級景區讓我慨嘆不已。首先映入視野的是威嚴雄壯的景區入口牌坊,與之毗鄰的傍依山麓的一把天然形成的錘鐮石赫然在目。當地百姓告訴我:這錘鐮石是人們在無意之中發現的,神似中國共產黨黨徽!這也愈發增添了山的神秘!新打造的景區由琳瑯山、柏楊湖、蓬萊閣、插旗山景區和馬鞍古鎮五部分組成。其中核心區近三平方公里,有朱德故居、朱德故居紀念館等。
跨過青石小橋,走過獨木便道,繞過水榭亭閣,在松林淙淙泉水聲的牽引下,我從南面入口區進了南門廣場。憑欄遠眺,山巒相依,蔥郁蒼翠;農舍棋布,自然和諧??茨翘柗Q“川北第一莊園”的丁氏莊園雄踞其間,內有花園、天井、炮樓,外有護城河圍繞;房屋錯落有致,門楣雄壯威嚴。但歷史的腳步消褪了它昔日的榮華和光彩,今天的游客談笑風生地漫步其間,可以品茶,可以吃九大碗,還可參與娛樂表演的客家婚娶活動,在迎親、坐轎和拜堂的吆喝聲中,好一幅生動形象的川北田園風光生態園展現眼前!
矗立在廣場正中一座高大的漢白玉朱德雕像,攝住了我的眼眸。依舊是那熟悉的身影,那慈祥的面容,讓青山出彩,讓河流增輝,金戈鐵馬來、氣吞山河壯。鄧小平同志題寫的“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九個遒勁的金色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紀念館共設五個展廳,通過文物、文獻、圖表、照片和其它高科技手段等反映了朱德同志的生平事跡。
循著歷史的印跡, 佇立山頂,凝眸遠眺,我在那形同五星的琳瑯山、狀若官帽的轎頂山、雙峰突兀的馬鞍山、一樹雄冠的關刀山、令人遐想的錘鐮石、碧波蕩漾的虎嘯潭、形似中國地圖的感恩池……去領略大自然的神奇與巧合。大自然的景觀超凡脫俗,彰顯了朱德元帥金戈鐵馬、戎馬倥傯的傳奇人生,偉人文化與自然景觀相映生輝,帶給人們的是欣賞秀麗風光之雅趣與領略偉人文化之震撼。
共和國永遠不會忘記——你以堅強的意志無私地為她奉獻了一切,你的名字將永垂青史。
黨和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以滿腔的熱情全身心地為人民操勞,建立了震鑠古今的功勛。
戰友們永遠不會忘記——你以博大的胸懷堅決地維護黨的團結,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人民子弟兵永遠不會忘記——你以無畏的氣概英勇地同敵人作斗爭,既是總司令,又是普通一兵。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琳瑯山景區的山,不似峨眉之秀,不及青城之幽,不具華山之險,但它卻孕育了三軍總司令朱德。在偉人光輝照耀下,這山便成了川東北崇山峻嶺中一顆閃亮的明珠。如今,故居前,碧草成片,鮮花競艷。故居所在的琳瑯山,林海蒼茫,四季蔥郁。來這片紅色土地瞻仰偉人的人,莫不掬一捧“飲水思源”水井里的水,就會感受到偉人的笑聲依然,音容宛在。永遠的紅軍之父——朱德,就那樣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這才是琳瑯山的魂魄啊,如一顆中國大地上的翡翠,永遠閃耀著奪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