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兩千多年的歷史陽光——從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綿延徜徉,曲曲折折的部落聯(lián)盟,平平仄仄的句町古國的光芒,照亮了毋波的智勇鐵蹄,照亮了儂智高的血刃寶劍。
一面面活著的銅鼓,從民間到府衙,再從府衙到民間,敲碎的是一種腐朽的沒落,激揚的是一種古老的曠世文明,傳承的是一種凝聚古老民族的智慧。
“萬山鼻祖”的九龍山,披著神秘的面紗,讓無數(shù)的句町子民虔誠地頂禮膜拜。能稱之為“鼻祖”的,必然在人們的心中被認為是:有某種神秘的文明或力量起源于斯,發(fā)源于斯。因為有圣水流淌,所以滋養(yǎng)著一方句町子民的生息。
滔滔不絕、綿延亙古的“文象水”,一路宛轉(zhuǎn)悠揚地歌唱,把古老的句町文明不斷地延伸向遠方。曾經(jīng)板蚌古碼頭的繁榮見證著古句町文明與內(nèi)地文明的相互交融和相互謙讓。從此,“文象水”一路瀟瀟灑灑,帶著容忍、吸納、堅毅和自信的情懷勇往直前地奔向大海。
干欄民居的溫暖,捂撫著一個民族溫文爾雅、熱情大方的性格,讓溫馨的裊裊炊煙升起壯民族的幸福祥和,升起壯民族的忍韌謙和。
七百年風云變幻的儂氏土司衙府,浸透著儒教和禮教風尚,讓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文明世代承襲。悠悠的府衙,沉淀出深厚的土司文化基因;悠悠的府衙,流淌出底蘊深厚的民族智慧的陽光;悠悠的府衙,折射出蓮花盛開的祥瑞之風;悠悠的府衙,凝聚著句町子民堅韌不拔的精神!
祥和的歷史陽光,一路向前……
2
一個地方的文明,與這個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宗教信仰是分不開的。古老的蠻荒夷地,在邊地民族的宗教信仰及各種圖騰崇拜和內(nèi)地儒家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交融與吸收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種獨特而深遠的文化基因和文明習俗。
悠長的民族血脈里,流淌著一股股知書達禮、崇尚真善美的基因。
稻作文明,源于人們“崇尚自然,敬畏自然,感恩土地生萬物”的道教地母崇拜。深邃的地母文化教化了老百姓“尊重自然,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相處,學會感恩大地母親”的樸素思想。思想源于靈魂,靈魂深入骨髓。
古郡蓮城,書院儒學之風氣,廟宇宗教之信仰,從詩書禮易及行為習俗等諸方面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人生觀。孔廟的莊嚴,書院的深邃,考舍的肅穆,撐起了蓮郡儒家思想的根基;四十五座廟宇,林林總總,古色古香,富麗堂皇,矗立起蓮郡宗教信仰的自由天堂。一幢幢書院,培育廣南英才;一座座廟宇,教化夷民,撫育民風。
千年的思想,千年的積淀,千年的內(nèi)化,千年的傳承。
一代代精英,從歷史深處走來。布標探花羅安邦,革乍陸門三進士陸毓云、陸毓賢和陸象乾,清代文學家、書法家、《詩經(jīng)原始》著者方玉潤,翰林學士王寶鈞,孫中山的衛(wèi)隊長馮君雅,革命狂飆詩人柯仲平……,他們的名字如雷貫耳,似一顆顆熠熠生輝、璀璨的星星,永遠閃爍在蓮郡的天空。
歷史文化名人的輩出,必然會深遠地影響和促進一個地方更深層次的文明!
3
厚重祥和的歷史陽光,氤氳著幸福的因子。淳樸、安詳、恬適的民風,承襲著知足常樂的美德。生活上的與世無爭和事業(yè)上的銳意進取形成極大的反差,這給人們心理上的得失取舍有一個很好的價值衡量。
安于現(xiàn)狀與銳意進取好像很矛盾,然而,這在廣南人們的心理卻得到了極好的完美統(tǒng)一。他們對物質(zhì)追求的容易滿足,恰好形成了他們樂觀、自信、隨和與謙卑的性格;而他們對事業(yè)的奮力拼搏、勇于進取又恰恰彰顯出廣南人那種敢闖敢拼、吃苦耐勞的另一面。
正因為這種雙重性格的使然,才使得廣南這個古老的地方猶如一個未受塵粒污染的仙境——“生態(tài)養(yǎng)人,文化怡心。”(湯世杰語)的 “世外桃源”:“夜市燈光數(shù)不清,繁華也覺比都城。此來如見西天佛,放出蓮花朵朵明。”的蓮城神韻;“萬堵峰巒列女墻,雉城原是白云鄉(xiāng)。蠶叢棧?紆高下,雁戶人家任隱藏。地險關(guān)雄仍王壘,山環(huán)水繞自金湯。只因生在蓮花界,也把村民號六郎。”的寶月雄關(guān)六郎城;“三臘響水跌如棉,不用弓彈花自舞。幽谷漫天飛素雪,深山白日走晴雷。玉龍十丈懸空掛,擲作明珠幾萬堆。”的八寶三臘仙境;“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桃源美景壩美。
“山遠有閑心,竹青人家妙。”美麗的仙境,流淌著幸福自由的陽光。誠如湯世杰先生云:“萬物生靈都在自由自在地生長:可如大樹杜鵑高聳云天,也可如苔蘚地衣匍匐于地;可如白眉長臂猿攀援跳躍,也可如紅腹角雉碎步踟躕。自由,是自然恩賜于萬物的最好禮物。”
徜徉于自由自在的仙境,必有美麗文明的心靈。
4
古老的滇東南重鎮(zhèn),沐浴著兩千多年的人文陽光。深厚文化底蘊的積淀,深深地植根于人們的骨髓里。
時代文明的春風,撫慰著每個人的心靈。文明行為從點滴細微處浸透于人們的思想里。一張廢紙,不再隨風飄曳,而是扔進可回收的垃圾箱里;公共場所里,不再隨地吐痰,不再當眾吸煙,不再惡語傷人,不再大聲喧嘩;公交車上,年富力強的人主動讓座給老、弱、病、殘、孕婦和兒童。人人爭創(chuàng)文明的天使。節(jié)約能源,關(guān)注環(huán)保;倡行勤儉,反對浪費;提倡科學發(fā)展,反對愚昧迷信;注重高效廉潔,反對貪污腐敗;提倡書香滋潤心靈,反對賭博傷風敗俗;持恭儉以納福,戒驕奢以避禍。這些細微的文明之花已開遍每個人的心靈。
一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全仰仗于公民的高素質(zhì)的文明;公民的高度文明,又能促進歷史名城的和諧溫馨。因此,生活在這座詩意棲居城市的每個人,是非常幸福的:家庭和睦,生活富裕,居住舒適,精神飽滿,心靈淳樸。
“蒼松托?露,白水壯波濤。明月祥云護,心懷玉宇高。”著名書法家彭利銘如此言志。文明、美麗、和諧的廣南正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機遇創(chuàng)建省級文明縣城,讓幸福的陽光徜徉于每個人的心間!
我想,每個人只有抓住機會創(chuàng)造幸福,幸福的陽光才會持久燦爛。因為“懂得惜福的人,福才會越來越厚實,福才會離你越來越近。”(王祥夫語)。
乘著時代文明的春風,安詳?shù)膹V南正勁風疾草地徜徉于幸福的陽光下,吹響富裕文明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