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至秋深,家鄉的柿子樹就是一片金黃,同蔥綠的夏天不同,柿樹就像換上了一身華麗的衣裝。而那些紅紅的如燈籠似的柿子就會以其甘甜的口味吸引著流著饞涎的人們。
記得小時候,鄰居家的屋后栽植有一棵柿樹,正是盛夏時期,柿子樹綠枝繁茂,果實累累,那些青澀的小柿子個個如銅錢般大小,一串串,一枝枝掛滿了枝頭,它們一個個隱藏在碧綠的葉子中間,不仔細看,似乎樹上沒有掛上果實,但是佇立樹下,睜大眼睛,仔細尋找,就會發現狡猾的它們的蹤跡。而其時尚幼的我們似乎天生就是它們的克星一樣,我們總會拿這些青澀的生命之果開玩笑。我們個頭小,雖然現在看柿子樹的個頭都不高,但在那時我們都把它視作龐然大物,我們會一個一個像小猴子一樣爬到樹上,然后騎在粗壯的樹枝頭,搖著那些掛滿枝頭的小柿子,看著它們一個個像下冰雹一樣從樹上滾落下來,我們就會拍著小手哈哈大笑。其結果,我們的吵鬧聲就會招來鄰居大爺的一聲雷吼。最后我們就會像潰逃的敗兵一樣嚇得屁滾尿流,而在逃跑時,則帶上那些摔得烏青的小柿子作為自己的一點安慰劑。青澀的小柿子是不能吃的,但是我們其中有些人偏不信大人的話,非得要自己嘗一嘗不可,其結果就可想而知了,直到一個個舌頭嘴巴澀的不知什么味道的時候,才相信大人的話有真沒假。
早戀是青澀的苦果。我們的老師經常如此比喻,而品嘗過澀味的我們自然就會想到吃青柿子的味道,于是一個個都會敬而遠之。童年的教訓印象深刻,于是不用老師再怎么詳細解說,我們就知道早戀的味道和吃青柿子一個味道,于是,在情竇初開之際各人都能很好的把握自己,而沒有釀成青少年時期的一些教訓。與其他果實的澀味不同,其他果實在青果時味道干澀,而到了成熟期就會變得甘甜,但是對于柿子而言,卻不是這樣,柿子即使到了如紅燈籠的時候,它的味道依然是澀的,只是比起青果時能味道淡一點,但是仍然是不能吃的。看到這樣的美味不能進口,于是聰明的人們把它烘,烘的時候就是把它和一些成熟了的蘋果或者梨子之類的放在一個封閉的紙箱子里,過上七天以后,就可以慢慢的打開箱子,先前那些帶有澀味的硬果就一個個變得松軟。這時,要想品嘗就可以先挑揀軟的柿子品嘗,輕輕剝開柿子皮,甘甜的液汁就會讓你垂涎三尺,美不勝口。“柿子撿軟的捏”,這是家鄉老百姓的順口溜,本來是吃柿子時的經驗總結,后來就慢慢的蘊含了其他的意義,可謂是家鄉老百姓對于漢語詞匯的一大貢獻。
柿子樹每年一到深秋季節,葉子就如二月花一樣,絢麗多彩,而那些高高掛在枝頭的紅紅的柿子就如同照路的小燈籠一樣,驕傲地站在枝頭,向人們頻頻招手。這幾年由于人們的經濟條件好了,在外打工的青壯年較多,于是留守的老人們只能量力而行,把那些低處的柿子們摘掉,而對留在高處的柿子也就只能望柿興嘆了。那些留在高處的柿子因為不能采摘,結果一個個在秋風的瑟瑟吹拂下日漸變得松軟,到了一定的時期說不定就會啪的一聲掉落下來,倘若你不留心,也會砸你一個稀巴爛。迷信的人們會說你最近一定會有什么倒霉事情的,提醒你千萬注意,千萬小心。不迷信的人們會扭頭一罵,把那甘甜的果汁往自己的嘴巴里送,還會仰起頭來,看著那些搖搖欲墜的果實,說著:“再來一個,再來一個。”搞笑極了。
家鄉的人們很是聰明,把那些豐收的柿子會烘,也會煮,除去澀味,然后帶到集市上去賣,給家庭經濟增添一點收入。當然對于賣不掉的柿子而言,人們又會削掉果皮,曬成柿餅,潮上那一層厚厚的秋霜,然后壓到年底賣個好價錢。須知那些潮上秋霜的柿餅分外好吃,甘甜生津,除了具有豐富的營養以外,還對那些口腔炎癥具有良好的療效。于是,成為人們茶后飯余待客的上等佳品。另外,家鄉人們用柿子釀造的柿子醋也分外濃香,甘冽爽口,是人們用來調劑涼菜的上等作料。
柿子的用處真大,看來,這方圓百里,縱橫千里的,生長在深溝險壑,崖畔地頭的,不刻意挑選地理地形位置的,樸樸素素的柿子樹卻實實在在地造福著一方百姓。又是一年深秋到,看著那滿樹紅紅的柿子果,我不禁又津液滿口,是啊!秋深柿子香,這真是令人幸福的時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