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作者:陳寶林
在那片遼闊的草原上,有一位地道的蒙古族農家婦女,她就是我的母親。母親的一生,是勤勞與堅韌的寫照,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用無盡的愛心和毅力,滋養了我們這個大家族。
母親命很苦,從小就失去了她的母親。在她成長的歲月里,只有父親和弟弟相依為命。然而,命運似乎并不眷顧這個家庭,弟弟在成家后不久便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個失去丈夫的弟媳和兩位年幼的孩子。從那時起,母親便承擔起了照顧這個破碎家庭的重任。她白天辛勤勞作,晚上則縫補衣物,照顧弟媳和孩子,用自己的雙手為這個家撐起了一片天。
母親嫁到我們家時,我們家在當地算是個大家族,但也是個出了名的貧困戶。家中人多勞力少,生活異常艱難。母親嫁過來后,面對這個陌生的環境,她沒有退縮,而是毅然決然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她上有公婆姑嫂,下有叔侄弟妹,每天都要為這個10余口人的大家庭奔波、勞作。然而,母親卻從未抱怨過一句,她用自己的勤勞和堅韌,默默地支撐著這個家。
記憶中的母親,總是忙碌的身影。春天,她會帶著我們擼榆樹錢,和著稀少的玉米面做餑餑;夏天,她會挖藥材、曬藥材,然后拿到集市上去賣;秋天,她會帶著我們采杏核,一顆顆地挑選,只為了能多換些錢;冬天,她則會在寒風中砍麻黃草搞副業 。一年四季,我們跟著母親的腳步,從來沒有閑著的時候。她總是想盡一切辦法,與父親一同料理好這個家。
在母親的帶動下,全家男女老少都像一下子開了竅。大家齊心協力去做力所能及的活,就好像以前想不到做不到的事情現在都能想到做到了。這個貧窮懶散的大家庭一下子活躍起來,日子也慢慢過得紅火起來。每當看到家里因為自己的努力而有所改變時,母親的臉上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長期的生活磨礪,使母親有了剛強的性格。她不僅分擔父輩的辛苦,還扶助我父親姐弟的生活。母親白天干著強壯男勞力的活計,晚上則在油燈下縫衣服、做鞋子。她的手藝很好,做出來的衣服和鞋子既結實又好看。每當有新衣服或新鞋子穿時,我們總是興奮不已,因為那是母親用汗水和愛心編織的。
母親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她從不要求我們為她做什么,只是默默地付出著。每當我們遇到困難或挫折時,母親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安慰我們、鼓勵我們。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無論生活多么艱難,都要堅持下去,因為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希望。
記得有一次,我因為生病而耽誤了學習。當我躺在床上養病時,母親坐在我的床邊,一邊給我喂藥一邊給我講故事。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讓我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和力量。那一刻,我深深地明白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歲月如梭,轉眼間我已經長大成人。然而,無論我走到哪里,都忘不了母親那雙勤勞的手和那雙充滿愛的眼睛。每當我回想起母親為我所做的一切時,我的心中總是充滿了感激和愧疚。感激母親給予我生命和無私的愛;愧疚自己無法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如今,我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每當我看到妻子忙碌的身影時,我就會想起母親當年的辛苦和付出。我深知作為一個母親的不易和偉大,因此我會更加珍惜和愛護我的家庭和孩子。同時,我也會用自己的行動去傳承和發揚母親的優良品質和精神。
我的母親是一位地道的蒙古族農家婦女,她沒有上過學、不識字。然而,她卻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母愛和堅韌。她用自己的雙手為我們這個大家族撐起了一片天,讓我們在艱難的生活中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和希望。我為自己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努力前行,用實際行動去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和家庭的關愛之情。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