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wǎng)

首頁 > 散文 > 正文

讀書二題

讀書二題

 

羅里寧

 

讀書與文化

 

讀書與文化,是個什么關系,讀過書的人,是不是就是有文化的人,是很令人頭痛的一個問題,我們看有些博士什么士的,以文化人自居,你若是不服氣,還有可能會鬧不愉快,甚至還有可能會遭遇到尷尬。我讀書不多,更不敢自詡是有文化的人,但是對文化,也有自己的理解:從概念上講,文化既有廣義的,也有狹義的,不在這里討論。從生活細節(jié)上講,它無非是人對日常生活常識的認知與態(tài)度。比如忠孝廉恥,許多人都會講,有人還能講出許多大道理來,可在實際生活中,不少人根本就不懂忠孝,不知廉恥,他們陽奉陰為,溜須拍馬,不善待老人,不與鄰為善,不與同事和諧相處,像這樣的人,讀書再多,學歷再高,他們能算是有文化的嗎?再比如隨地吐痰、闖紅燈、爆粗口、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在風景區(qū)景點胡涂亂抹等等這樣一些為一些人所習以為常的、卻是違背日常生活常識的行為,也會被認為是沒有文化的表現(xiàn)。

文化的養(yǎng)成,離不開學習。學習是多方面的——在大自然里,在社會實踐中,在人與人之間,都可以學習。但是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個基礎,在所有的學習中,讀書是最最基礎的學習,識字與不識字,能閱讀與不能閱讀,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常讀書的人,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語言能力和為人處事,也會變得不一樣。人不讀書不行,黃庭堅就說過:“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我們只要不想面目可憎,只要不想語言無味,就不能不讀書。盡管這樣,讀書與文化,仍然不能完全畫上等號,我們就不時地看到,有人擁有很高的學歷,也還讀了一點書,他們的行為舉止,不僅不能讓人信服,還能讓斯文掃地。

讀書與文化,自然也有很大的關系,你讀過的書,有些會在不知不覺中浸潤你,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思想和書中人物的影響,因這些影響而產(chǎn)生的對世事的認知和導致的日常生活的行為,就有可能會成為評判你有沒有文化的一個重要的依據(jù)。由此來看,文化并不是高不可測,但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稱自己是有文化的人。要想真正成為有文化的人,除了讀書學習,還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提高個人的思想品行,并且文化還不只是體現(xiàn)在瑣瑣碎碎的事務上。所謂專家學者、作家教授,應該是文化層次比較高的那樣一些人,讀的書也比一般人要多得多,他們也多是一些以教化人為己任的人。像那樣一些人,他們所表現(xiàn)出的文化內(nèi)涵,也是不盡相同的,有人高高在上,說一套做一套,人前一套人后一套,還會不失時機的說同行前輩的壞話;有人平易近人,言行一致,關心和愛護同行及晚輩后學者。以此判斷,即便是高層次的“有文化”的人,要檢驗他們的文化水平,就又要回歸到瑣瑣碎碎的事務上,在人與人之間,在人與物之間,在人與大自然之間,抱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持什么樣的觀點,就有可能會與他們自身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關系。

讀書思想,讀有所思,讀有所想,把所學應用到實際生活細節(jié)中,讀書才有可能成為文化的基礎,也只有這樣,讀書才會有現(xiàn)實的、實際的意義。

 

讀書不為做樣子

 

曾經(jīng),在經(jīng)濟建設最熱、下海經(jīng)商最瘋的年代,社會上流行過中國人因為受物質(zhì)因素的影響,不怎么愛讀書了,不能像西方某些發(fā)達國家的人那樣,走到那兒都帶著書本,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那樣一種言論。不知道那樣一種言論的起因是什么,它的準確性又是多少,我對于此,卻是不以為然的。

中國人讀書,就是從讀《詩經(jīng)》算起,也已經(jīng)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一個有著這么悠久的讀書歷史的國家,竟然還出現(xiàn)那樣一種言論,不能不令人深思。中國人還愛不愛讀書,之所以還能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可能是因為我們搞經(jīng)濟建設,對物質(zhì)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而引起的——人們?yōu)榱诉^上好日子,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付諸于行動,各個方面的節(jié)奏,要比過去快許多。工作緊張起來,社會上不免會發(fā)出一點喧囂,人群中不免會生出一點浮躁,使很多人看上去好像已無心讀書。但是以此作為觀察點,去考察人們讀書的狀況,所得到的可能只是一種表象。讀書在中國,從來都不是公開場合里做的事,如果你為此而跑到公開的地方去考察人們是否在那兒讀書,然后還要拿去跟外國人作比較,是不切實際的。

雖說幾千年來,中國的讀書曲曲折折,中國的讀書人遭過災,受過難,“焚書坑儒”“文字獄”“讀書無用論”“知識越多越反動”,等等等等,對書和讀書的人造成過嚴重的傷害,也并不影響更不曾切斷過中國人熱愛讀書的這個傳統(tǒng),不僅如此,歷代先賢,還為我們留下數(shù)不盡的書籍史冊,經(jīng)典者如四書五經(jīng)、諸子百家、經(jīng)史子集、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小品文,一值傳承不衰。

中國人向來把讀書看得很重,“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試問在國外,有誰說過這樣的話?中國人因為性格使然,做事比較含蓄,喜歡什么和不喜歡什么,不會在公開的場合很輕易就表露出來,你要求許多熱愛讀書的人,手里拿著書本,到公共場所去擺出一個讀書的架式,他們恐怕一時半會兒,還接受不了。自古中國人讀書,都愛找個清靜之地以避免喧囂而專心致志,那里會專門跑到熱鬧的地方去,搖頭晃腦,子曰詩云的在那兒擺姿勢,譬如咱們的女孩子,她們都很愛美,也喜歡照鏡子,可你出去看看,有幾個女孩子不分場合的隨時隨地地在那兒照鏡子,你能因此而說她們不愛美嗎?

倡導全民閱讀,很有必要。我們當然希望,整個社會都是讀書人,就如體育運動那樣,人人都能參與其中。然而讀書和體育,畢竟不是完全相同的一回事兒,要求人人都熱愛讀書,個個都是讀書人,也還不是很現(xiàn)實,老出版人鐘叔河先生就說過:“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讀書,不是所有能讀書的人都好讀書,但不必為此悲觀。一十四億人,有可能讀書的,少說總有一億四;能讀書又好讀書的,再打個一折,也有一千四百萬,這就很不少了。”每個人都有些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只要這些興趣和愛好是積極的、正面的、健康向上的和有益于社會的,也能起到和讀書一樣的作用,許多為社會作出過積極貢獻的能工巧匠們,他們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讀很多書。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鼓勵更多的人去讀書,讀書的人越多,我們這個社會的文化氛圍就越濃厚,古今中外許多經(jīng)典名著,是最優(yōu)秀的思想家為我們留下的,讀書就是為了能和這些杰出的思想家進行交流,使我們變得更有教養(yǎng)和更加優(yōu)秀。

不要老是拿人們在公共場所是不是在讀書,作為評判一國一地讀書人多少的標準,在公共場所手里不拿書本的人,并不代表他們就不讀書——讀書不是為了給誰做樣子,更不是為了跟誰去作比較。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quán)發(fā)布

 

最新作家網(wǎng)圖標.jpg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吊妞在线播放| 女人被男人躁到呻吟的|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日本网址在线观看| 好男人好视频手机在线| 久久婷婷香蕉热狠狠综合| 毛片毛片毛片毛片出来毛片|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手机看片一区二区|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黑bbb| 免费v片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蜜中蜜3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jealousvue熟睡入侵中| 欧美性猛交xxxxx按摩国内| 免费的毛片基地|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麻豆| 我要看WWW免费看插插视频| 亚欧免费无码aⅴ在线观看| 永世沉沦v文bysnow全文阅读| 啊好大好爽视频| 韩国电影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27页| 91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 好朋友4韩国完整版观看|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果冻传媒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五月天国产视频| 国内大量揄拍人妻精品視頻|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 | 少妇被又大又粗又爽毛片|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