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平灘賦
作者:佘思良
黔北有鄉,曰白云;鄉中有村,名平灘。此地山川靈秀,人文蔚起,考德文明,源遠流長,實乃一方鐘靈毓秀之凈土,令人心馳神往。
觀夫平灘之自然,宛如天開畫卷。峰巒疊翠,似青黛之屏羅列四周;溪流潺潺,如玉帶之練蜿蜒而過。田疇交錯,稻穗飄香,春則青苗遍野,夏則綠浪翻波,秋來金穗低垂,冬有麥苗蘊勃。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溪邊垂柳依依,隨風搖曳;堤上繁花灼灼,映日爭輝。飛鳥相還,鳴聲婉轉,或翔于碧空,或棲于林梢,為寧靜之鄉村增添靈動之韻。
至于孝德文明,發軔久遠,根深蒂固。先輩以孝悌為本,禮義為基,立身處世,垂范后世。孝行之事,屢見不鮮。寒冬為親暖被,炎夏為長驅蚊,問安視膳,無微不至。親病則衣不解帶,侍奉床前,湯藥親嘗,祈愿康復,此等孝心,感天動地。悌道亦盛,兄弟之間,情同手足,患難與共,財物不爭。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和睦之風,洋溢閭里。
禮義之教,深入民心。鄉人相見,拱手作揖,言語謙和,彬彬有禮。遇有紛爭,不吵不鬧,以理服人,尋求和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或助以財物,或出以勞力,共克時艱。婚喪嫁娶,皆遵古禮,儀式莊重,有條不紊。紅事則張燈結彩,賓客盈門,歡聲笑語,共慶良緣;白事則肅穆哀傷,鄰里相助,送逝者安息,慰生者之懷。
教育為重,文風昌盛。庠序之中,書聲瑯瑯。學子們勤奮向學,志存高遠,以圣賢為楷模,以經史為階梯。師長悉心教導,因材施教,培育桃李,不遺余力。科舉雖廢,而求學之風不減,眾多學子走出鄉村,或深造于高等學府,或立業于繁華都市,然皆不忘桑梓之情,以所學回報家鄉。
民俗文化,絢麗多彩。傳統技藝,代代相傳。竹編藝人,以巧手編制精美器具,竹籃、竹簍、竹席,玲瓏剔透,實用美觀;刺繡姑娘,飛針走線,繡出花鳥魚蟲,栩栩如生,絢麗奪目。節日慶典,熱鬧非凡。春節舞龍舞獅,鞭炮齊鳴,驅邪納福;端午龍舟競渡,百舸爭流,紀念先賢;中秋賞月團圓,品餅吟詩,寄托情思。
噫吁嚱!白云平灘,地靈人杰,考德文明之光,熠熠生輝。自然之美與人文之盛交相輝映,傳統之根與時代之脈密連。愿平灘永葆此祥和之象,傳承孝德文明,繼往開來,創造更加美好之明天,讓鄉村明珠,在歷史之長河綻放光芒 。
是以賦曰:
白云舒卷繞平灘,翠影清波映碧巒。
風撫蒹葭千頃秀,日融沙渚萬鷗歡。
遙觀遠岫含煙醉,近賞繁花帶露殘。
勝境如詩心欲醉,愿同漁父共清安 。
2025.3.28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