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科了,再適應
文/宇騰
高一上學期行將結束時,孩子們開始選科。
女兒毫不猶豫地選了“純理”——物化生的組合。其實她的文科成績不差,但是她有自己的考慮。畢竟路是她自己走,我們做家長的,只會給她建議,并不會過多干預。既然她這么堅決,那就遵從自己的內心好了。
純理班絕對是人才濟濟。上學期一直在前十和十幾名徘徊的女兒,重新分班后的名次已是妥妥的中游水平。雖然我和老婆一直安慰她沒關系,只要腳踏實地,努力地一步步往前追就可以。但是打小成績優異的女兒,肯定心有不甘,悶悶不樂。
很早的時候,我們就聽過高中物理特別難,對于大多數女孩子是非常不友好的言論。女兒也知道,但她毅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開學伊始,我們一度擔心地不好的狀況還是發生了:物理課她有些吃力。她感覺身邊的同學都能在課堂上聽懂,為什么她就做不到呢?她一度陷入自我懷疑中:是不是自己太笨了?——我和老婆當然一口否定。雖然女兒不是那種特別聰明的孩子,但她并不笨,她只是屬于“慢熱型”,接受新知識有些慢,需要時間咀嚼和消化。
女兒也清楚自己的問題所在,因此她課下第一時間去請教老師,請教同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復習和做題。精神可嘉,但是我們卻格外心疼和擔心。因為女兒幾乎把吃飯的時間都搭進去了。她經常不去餐廳買飯,而用面包和方便面充饑。——這怎么能行?長此以往會營養不良的!看著每天余額變化不大的校園卡余額,老婆下決心一定要狠狠訓一頓。但是每次接到電話,說不了幾句話,女兒的情緒就變得低落,聲音里都帶了哭腔。當媽的只能好生勸解,批評的話根本說不出口。
本來以為有了高一入學時的各種經驗,這次分班女兒適應起來應該會比較容易,但是我們還是把問題想簡單了。新的班級,新的老師,新的同學和舍友,什么都需要重新適應和磨合。哪有那么容易?其實女兒的性格很好,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很強,但畢竟現在大家都不熟悉,她的身邊沒有了以前的好朋友凡凡、涵涵、瀟瀟、娜娜、影影和佳怡們,她自己有些形單只影。她暫時也沒有飯搭子,現在學習路上遇到了攔路虎,沒時間去餐廳,也沒人幫著帶飯了。——一個字:難;兩個字,難過。
不過總起來說,女兒的適應能力還是令人放心的。在度過了最初的各種不習慣后,漸漸的,她的學習和生活都逐步趨于正常。物理和化學依舊難,但是只要我不放棄,你們就不能把我打趴下;生活上,女兒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和飯友。她們一起去食堂吃飯,一起品嘗各自的媽媽送來的兩人份的美食。
前幾天,班主任在群里通知,3月月考成績可以查詢了。和平時班級群一有什么風吹草動,家長們立馬齊刷刷回復“收到”的情形完全相反的是,群里鴉雀無聲,大家默契地沒有任何回復,都悄沒聲地去查詢自己孩子的成績。這一次,女兒沒讓人失望,她的成績有所進步。雖然有的科目發揮不好,有待提高,但整體上還是值得肯定的。
女兒這就算是熬過來了。周六放假回家的她,臉上有了久違的笑容。完全不像上次,有些強顏歡笑,令人心疼。我覺得女兒的自信心上來了:只要努力拼搏,我還是可以的。
高中這三年,每一步都很關鍵,每一步都很難。孩子們根本無法想象,前行的路上會有怎樣的荊棘和坎坷等待著他們。但是無論再苦再難,只要咬牙堅持,跟緊大部隊,相信終有一天,我們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