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荔枝賦
作者:佘思良
川南勝地,合江名邦。枕長江之浩渺,倚川黔之要荒。山川形勝,物阜民康。地鐘靈秀,盛產荔香。溯源千載,史韻悠長。
昔之合江,古屬巴國。秦漢建制,歲月沿革。山川孕奇果,荔枝始栽殖。唐時貢品,驛馬飛馳傳佳味;貴妃笑靨,紅塵一騎頌傳奇。其載于典籍,《元和郡縣志》記其蹤;其傳于詩文,墨客騷人詠其姿。歲月流轉,歷久彌芳,承千年之栽培,綻今日之榮光。
觀夫合江荔林,綿延百里。翠影連天,綠云蔽日。枝干蟠曲,如龍蛇之蜿蜒;葉色蔥蘢,似翡翠之凝碧。春日繁花,繁星點點,馥郁芬芳引蜂蝶;夏時佳果,顆顆飽滿,丹紅璀璨耀林里。或聚或散,如瑪瑙綴于枝頭;或隱或現,若明珠藏于葉底。
至于荔枝之形,圓潤可愛。果皮若紅繒,鮮艷奪目,細刺微微,觸之生趣;果肉似白璧,晶瑩剔透,瓊漿滿溢,入口即化。核小如珠,藏于果肉中央;味甘如飴,甜潤直達心底。咬之,爽脆之聲悅耳;品之,甘美之味悠長。初嘗,清甜之韻在舌尖散開;再品,果香之醇于心間回蕩。
合江荔枝,品類繁多。大紅袍,色若丹霞,果大肉厚,甜香濃郁;妃子笑,名出典故,皮薄核小,清甜多汁。糯米糍,軟糯如飴,香氣襲人;絳紗囊,紗裹玉肌,風味獨具。每至盛夏,諸品競秀,各具風姿,共譜荔香之華章。
其于文化,亦具深意。是為親友饋贈之上品,寄托情誼,禮輕意重;又為墨客筆下之靈物,激發(fā)靈感,詩韻悠長。荔枝節(jié)里,賓朋咸集,賞荔品荔,共慶豐年。歌臺舞榭,歡聲笑語,民俗風情,盡顯其中。或觀荔園風光,感受自然之饋贈;或嘗新鮮佳果,品味生活之甜美。
然合江荔枝之盛,非僅天賜,亦賴人力。農者辛勤,耕耘不輟。春日剪枝,助其蓬勃生長;夏日防蟲,護其果實累累;秋日施肥,培其根基深厚;冬日保暖,御其嚴寒侵襲。經四季之操勞,方得盛夏之甜香。其用心也專,其用力也勤,是以合江荔枝,品質卓絕,聞名遐邇。
嗟乎!合江荔枝,集天地之靈氣,匯歷史之精華。以其獨特之風味,承載千年之文化。愿此佳果,香飄萬里,譽滿九州,傳揚不絕,福澤后人。頌曰:
合江荔枝,千古流芳。
山川滋養(yǎng),歲月沉香。
紅妝翠裹,玉液瓊漿。
文化瑰寶,永綻光芒。
2025.3.31
作者簡介:佘思良,筆名求實,生于一九六四年七月,1989年起在《赤水報》《遵義日報》《貴州老年報》《西南作家網》《江山文學網》《當代作家網》《古榕樹下》《中國作家網》等報刊、網站發(fā)表了很多很有質量和力度的新聞和文學作品。有的作品被收入多本文學作品選并在國內外出版發(fā)行。2020年 《寶源鄉(xiāng)志》副主編。遵義市歷史文化研究會赤水市分會會員、中國鄉(xiāng)土詩人協(xié)會會員、遵義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貴州省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西南作家網》簽約作家。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