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層次高不等于認知高

層次高不等于認知高

 

作者:康信明

 

專家,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博學、開智、一言九鼎的高層人士,是權威的代名詞,但隨著專家們露面機會的增加,這一稱呼似乎成了一個笑話,成了人們口誅筆伐的嘲諷對象。

到底是什么讓專家從神壇上跌落的呢?來看幾位專家的“神”觀點:“農民跟糧食沒有關系”“軍人保家衛國只是為了虛榮”“中醫不能治病是騙人的”。這些奇葩言論是曾任航空航天大學國際貿易系主任,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中.國世界經濟學會理事,并出版了多部經濟學著作的?王某說的,他還是經濟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后。如此認知還不如一個文盲,連反駁都不值得。

“年輕人短時期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可以先結婚生子”,這是某集團董事局主.席、人口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研究教授梁某說的。工作都沒有,誰家會把女兒嫁給你?即使成家了,拿什么養家糊口??經濟學家黃某則建議實行一妻多夫制來解決男性娶妻難的問題。簡直太荒唐,多議論一句都嫌費口舌。說句題外話,對于那些發表奇談怪論者,如果他們不服,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們身體力行,比如從他們或他們的女兒、老婆開始。

還有一個專家說“低收入者可以把閑置的房子租出去,用私家車去跑滴滴增加收入”。有閑置房子和私家車的,還能叫低收入者?再有專家講“農民可以在城里買房,開車回農村種地”??峙庐a出都不夠油錢吧?再說都這樣小康了,誰還在乎那幾畝地?還有更離譜的“征收失業稅,沒工作的人就會努力去找工作”,不扶持也就罷了,還要給弱勢群體雪上加霜?

能升到高位,總歸有他的過人之處,比如說在專業領域,他的專業水平起碼是應該值得尊重的,我們也不能要求每個人的每一句話都說的很有水平。但這些專家在其專業范疇內說出如此愚昧的話,絕.對是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有一些專家壓根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掌握的理論與實際距離相差很大卻不自知,就像紙上談兵的趙括,只知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導致痛失街亭的馬謖。

搞研究之人也許是有職業病的,有時他們并不是不懂常識,而是以復雜為深為前沿為高級為美,越研究越容易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就是人們常說的鉆牛角尖,比如同樣是制作捕鼠器,有的人利用了紅外感應、壓力感應、物理信號干擾等原理才發明出來,而有的人往紙板上沾一些食物,置于桶上,制成翻板陷阱,效果竟然比前者還好。還有一個著名的例子:聯合利華的自動化香皂生產線,成品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空盒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他們請一位自動化學博士后牽頭組成了攻關團隊,采用機械、微電子、自動化、X射線探測等技術,成功解決了問題;而某小廠也遇到了同樣問題,工人只是在生產線旁放了一臺電風扇,就將所有空盒子吹走了。專家思維當然是縝密和嚴謹的,但很多人很多時候會出現極.致思維,過于求新求奇求全,使得他們撇開大路專挑小徑走,喜歡與眾不同,喜歡說別人沒意識到的想法,語不驚人死不休,反而丟掉了常識思維,忘記了大道至簡這一道理。

知識不等于認知,好多混的好的人,并不是他有多么高深的認知,而僅僅是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談起已有的結論,已經形成的事實,別人創造出來的知識,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按很多人的觀念,這就是有學問的表現。在現實中,通過考試機制,這樣的人,完全可以混上高層。但從知識里面提煉出自己的東西來,發現創造等,則幾近于無;或者有完全能夠站得住腳,經得起檢驗的新的思想見解,獨創一套的東西,對不起,也沒有!

王.明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據說他在延安演講的時候,自己和警衛員各抱著一大堆書走進會場,把所有的書都放在講臺上,談到什么,就拿起相關的書,迅速翻到對應的一頁,讀或者背出其內容,學生們看得目瞪口呆,進而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自稱是“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不僅俄語學得非常溜,講起理論來也是一套一套的,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只唯書、唯上,唯GC國際指示是從。他反對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因為書本上講無.產階.級革命是從城市工人運動開始的。有一次,有人問他:“抗.日戰爭幾年能勝利?”王.明回答:“4年。”問有什么根據,他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進行了4年”。

類似的還有李德,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自認為學到了當時世界上非常先進的軍事思想,在敵太強我太弱的情況下,采取“堡壘對堡壘”的戰術,依據是從書本上得來的,是當時歐洲戰場上普遍采用的方式;在指揮方式上,推行嚴格的指令性指揮,他認為上級應該詳細規定每一個作戰環節,下級只需要嚴格執行命令即可。每次打仗,他堅持要求紅軍部隊按照他事先制定的詳細計劃行動,甚至規定了每個連隊的具體行軍路線和時間表。有一次,在布置防御陣地時,李德將每一挺機關槍的位置都精確到米。這種做法不僅浪費時間,還嚴重壓制了基層指揮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得紅軍在面對復雜多變的戰場局勢時失去了靈活應對的能力。

不要認為這是一般的道理,誰都懂,不必恥笑,也不必認為你不會犯此類錯誤,因為僅僅過了二三十年,我們就又犯了類似王明、李德的錯誤。全國人民懷揣一本書,走到那學到那指導到那,每一句都被認為能夠頂上若干句,不照章辦事,就上綱上線。而計劃.經濟同李德的指揮不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它是不是Z大的教條?

又過沒幾年,我們又出現了“LG凡是”,如果按照這個邏輯,從此以后世事變得簡單省事了,人們都不用再動腦筋了,照葫蘆畫瓢兒,只要背會條條框框,深刻理解,不越雷池半步地執行就行了。連活學活用、實事求是也不必,糾錯文明進步發展超越創新突破更不要談。

迷信往往連著愚昧,有些人之所以如此,說白了,就是沒有獨立的思維。以成敗為英雄,以存在為合理,同時習慣于把個人某方面的成功,推廣到所有方面,把某時某事的成功,推廣到所有到整個人。只要是認準的,說什么都對,做什么都合理,即使感覺那里不對,也會盲目相信,麻木到用未來用遠見解釋已經暴露出來的問題。

知識累積有什么可驕傲的?把知識當本事,可是咱們的老傳統了。民國狂士劉文典公開宣稱整個中國真懂《莊子》的人只有兩個半人,一個是莊子本人,一個是他自己,另半個是馬敘倫或馮友蘭。有一次空襲警報響起,他挾著一個布包,從屋里奪命而逃,院里遇到文學副教授、著名小說家沈從文,頓時火起,對沈從文大罵道:“我跑是為了保存國粹,為學生講《莊子》;學生跑是為了保存文化火種,可你這個該死的,什么用都沒有,跟著跑什么跑??!”,后來當他得知沈從文將要晉升教授時,又一次勃然大怒,對眾人.大叫道:“在西南聯.大,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400塊,我該拿40塊,沈從文只配拿4塊??晌也粫o他4毛!如果沈從文都是教授,那我是什么?我不成了太上教授?”

要我說,你懂不懂,《莊子》就在那里存在著,有本事你來一套自己的《典子》。況且,真懂不懂還不一定呢,也不是自己說了算的。二千多年時光,前人對《莊子》的研究應該很充分了吧?難道直到你這里,才出現了真懂的人?即使當時真的只有你懂,但假以時日,也一定會有更懂的人。就說你真懂了,心得體會的又有什么?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反觀沈從文,作品好歹屬于創作,沒有他,就沒有《邊城》等作品。

有了一把歲數后才明白,爬上高位,與有才無才認知高低關系似乎并不大。它講求資歷,講求聽話,講求各方勢力的平衡,講求看誰的面子,講求維系一系列關系等等,其后才是冠冕堂皇的講求德才兼備,且德在前。那什么是德呢?官面自有解釋,而有了一定閱歷后,現實中的感受,則是另一重的,有關系的,會來事的,錢開道的,會巴結的等等,對于那些接收者來說,這就是德。德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為的,說你有德就有德。在某些人的心目中,德和才是合二為一的,德便是才,才便是德。更加詭異的是,無才便是德,沒有思想(不必對‘有思想’有什么誤會和偏見,也不必反感,以為這種人是環境中的攪屎棍,是刺頭,其實他們頂多是談點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建議罷了,并不會像某些人一味地附和,他們是環境中的定海神針,是確保方向正確,不出錯誤的人),參不出事物的門道,分析不了世事,提不出什么不同的意見來,平素只會點頭和舉手,這樣的人,是萬金油,到那都受歡迎。說白了,某些人的所謂特長其實就是忠誠度,倒不見得是對某個人的崇與拜,而是他沒有獨立的思維,不會辯證、邏輯、對比和推導,講不出什么道理,誰占據主流,誰持續的時間長,他就認可誰(以成敗論英雄)。而一把手擔當的正是這樣的角色,那他就只認一把手,只要是一把手說出來的,他就覺得有道理,沒有不同意見,更別說反駁了,如果再奉上幾句由衷的贊美話,任那個一把手心里都美滋滋的,這就是忠誠可靠的表現,不提拔你提拔誰呀?或者有時候領導想耍個陰謀搞個詭計謀點私利什么的,相比那個一眼看出問題所在,話里話外全是意見建議的人,這些“傻白甜”,便顯得彌足珍貴。如果這些人還能不遺余力地去貫徹執行,那簡直就成了領導眼里的寶貝人才,一定會被視為親信,成為大力扶植的對象。

在有些領.導眼里,才是你自己的,對他忠不忠誠才是屬于他的。有才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恃才傲物,這種浸在骨子里的傲,不光周圍人看不慣,領導更反感,他還覺得自己有才呢,還能輪到你清高?總有一種打壓你的沖動。所以,懷才之人,很難崇拜別人,對他人的忠誠度天然會欠缺。從這個意義上說,有些人之所以被提拔,恰恰是占了沒才的光。

某按察使級別的領導參加自治區一個盟的紀念會,輪到他講話時,除了表揚盟里的重視程度,組織的好之外,就是大談特談一路上的見聞,全是雞毛蒜皮沒一點意義的扯淡話,就像農村老娘們在拉家常:“哎呀,一路上都下著小雨,我邊走邊看車兩邊的風景,越靠近咱盟,感覺越親切,那真是情深深雨蒙蒙”,小女孩們追過的劇,從一位70來歲的老一輩嘴里說出,讓人感覺既滑稽又可笑,還是那種想笑笑不出來那那都不是味兒的感覺。臺下后排的兩位部門領導,終于忍不住竊竊私語“哎呀!真沒水平咹!”還把“真”字說得很重,另一個人當即附和“確實是,真沒水平!”。在這種比較嚴肅的場合,作為重要嘉賓,應該緊扣主題,強調重要性,闡述意義作用,也可以回顧相關經歷、事跡,還可以總結一下精神和可供學習的東西等等,而他卻只會拉家常。

身居高位的“傻子”,古有今有,未來也不會缺席,而且較為普遍。別看他們在社會上呼風喚雨的,卻也難掩智昏愚昧、結局搞笑的一面。你看那些高官講迷信的,被騙的比比皆是,就是明證。

官員陳某極度迷信風水,在中心城區的交通要道上,建了9根柱子、一個大鼎和一塊泰山石,寓意“一言九鼎泰山不倒”,但很快說話就不作數了(被查辦了);官員朱某被人舉報后順利脫險,在機場當著眾人的面給“風水大師”下跪,卻還是沒能逃脫身陷囹圄的命運;領導胡某聽信算.命先生說命里缺橋,便下令將正在施工的國道改線,讓國道穿越一座水庫,在水庫上修起一座大橋,命名為“岱湖橋”,建成沒多久,便東窗事發,“岱湖橋”成了“逮胡橋”;崔官員按照“風水大師”的指點,2月在縣城丁字路口,豎起一架退役殲擊機,寓意升官發財,4月即事發被免職。不勝枚舉!

太多的人,是缺乏判斷力的,比如早些年某功興起,很快便出現了全.民廣場練功的景象,幾近瘋狂,其中就有很多各級各部門的頭頭腦腦。又比如前些年某單位請“大師”培訓員工,多人被當場剃了陰陽頭,還嘻嘻哈哈的發照片進行炫耀。等等。

中某油董事長王某和副總經理徐某等多位領導的落馬,起因竟是被一個只有中專學歷的無業游民名叫周某的欺騙所致,這人將自己包裝成國學弟子,自稱與高層領導關系密切,時不時兜售點“內部機密”。王某事后說“什么國學我不懂,但他說有關系,這點我倒是挺感興趣的”,事發后,才知道周某所謂的“有背景”是編的;所謂的“機密文件”和“高層批示”是偽造的;所謂的“內部機密”不過是把從各個飯局上道聽途說的段子,進行自我加工后再行發布的;所謂的有本事,不過是在王某們將要提拔之際,自己猜測的結果,準了,就說是自己運作的,不準就編條理由;所謂能辦事,不過是利用他們這幾位實權人物,讓他們互相辦事而已。如此高層人士,若說被騙一兩次,倒情有可原,但持續被騙好多年,不得不讓人感嘆人太傻,而且傻的可憐,可笑。說傻吧,人家可是部級干部。

某些人的高級可能僅僅高在人情練達,就像王某,國學的不懂,認識誰的倒感興趣。這些人正因為太過專注于人際,太想升官了,才使得心智被蒙蔽。

有些高知高官,若論生存、生活技能,他們非常老道,鉆營、逢迎是高手,渾身都是讓人舒服的學問,但卻缺少應有的明辨是非能力,判斷分析能力,更別提什么遠見卓識了(指在國.家的大是大非面前)??捎植荒苷f他們沒頭腦沒本事,在謀取個人利益方面,J對多數的人不及他們,他們有著有奶便是娘的敏銳,趨利避害的猴精本領,金剛不倒的混世能力,無所不用其極的鉆營手段,玩弄于股掌之間的政和治手腕。

曹某任某市一把手時,沈某得知自己的小孩與曹的小孩在同一年級上學,又是同年同月生日,便想方設法把自己的小孩調到曹某孩子上學的那個學校那個班,通過小孩搭上了這顆“大樹”,開始細心地照顧曹一家的生活起居,還認干親、當陪練、做廚師,自我感覺就是人家的家庭保姆和生活秘書。隨后順利得到了他想要的回報——拿項目賺錢,最后,雙雙獲得一副”銀手鐲”。某些人為了自身利益,用心用情之深可見一斑。

杜官員繼父去世,全縣所有的局委辦鄉鎮官員都趕赴幾百里外的杜某家鄉奔喪,共出動小車120多輛,奉上禮金100多萬。三名鄉鎮干部表現最為搶眼,他們不約而同地自帶孝袍孝帽,一下車就穿上,范某進靈堂后大放悲聲,一口一個“親爹呀”,勸也勸不住,還是杜某趕來,朝他的屁股上踢了一腳說:“行啦,行啦,我知道啦?!狈赌巢胖棺】蘼?。眼見范某占了上風,張某也“撲通”一聲跪倒,“親爹”地哭喊起來,也是杜某出面,說了一句“別哭啦,我知道啦”,張某才悻悻地爬起來。一旁的薛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跪下叫爹,怕被人笑話,靈機一動,在出殯前把墳前用的瓦盆,悄悄藏在懷中,人們遍尋不著,只好先到墓地。等到孝子們要燒紙錢捧盆時,薛某趕緊奉上,杜某大喜:“好了,好了,什么都不要說了”。之后, 范某調任建委主任;張某榮升宣傳部長;薛某被提拔為副縣長,不久又升為常務。這樣的官員,看似精明,實則愚蠢,速朽(被查)當為預料中的結局。

人不能以位置高低來評判認知高低,不能想當然地認為高的就一定高。有時候一介村夫、文盲,也可能有著驚世駭俗的認知。

劉邦和朱元璋出身都很低賤,當皇帝后,論功行賞,劉邦的145位開國功臣中,約30位出自他的老家豐沛(沛縣、豐縣),30多位出自豐沛周邊,兩者相加近一半。朱元璋的六公二十八侯中,排在前列的六國公,竟然都是老家安徽鳳陽人,據史料,鳳陽當時的總人口不過1.6萬人左右,二十八侯中,安徽籍的就有二十四人。東漢開國皇帝劉秀評的“云臺二十八將”,過半人也都是他的老鄉。并不是劉、朱等皇帝家鄉的那幾個村子,在那一個時期集中出了一批杰出的人才,而更大的可能是這是一種普遍的隨機現象,村村都一樣,時時都有可能。也就是說,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人們嘴里的山野村夫,都有可能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

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是輔助性人才,但只要有好的平臺,有真正卓越的人領頭,都有可能成就一番事業。遺憾的是,限于時間財力物力智力機遇等,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充分的,從一定意義上說,絕大多數人都是生不逢人逢時逢環境的,平庸便在所難免??梢韵胂蟮玫剑承鹕窦墑e的人物,如果生在和平年代,可能混的還不如普通人。可以這樣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跟大成大,跟小成小之人。只有LX是稀缺的(某方面的天才也在內),他們擁有對世界、社會、人際、事物的正確認知和經天緯地之才。

越是貼近實際,得出來的認知越是切合實際,越是掌握真理。

當然,也不要理解錯了,并不是越文盲越村夫越有水平,只是說不一定,高層的不一定有水平,低層的不一定沒水平,這里面有一個概率問題。就好比當年的快慢班之分,快班的整體水平一定會比慢班的整體水平要強,因為它們已經經過了一重檢驗,但卻不能說快班所有的人都比慢班強,慢班也有出類拔萃的,快班也有平庸不堪的,只能說大概。

這種現象折射出的道理告訴我們,不要迷信任何人,沒有所謂的全才,只有某方面的天才。有的人這方面是天才,但另一方面可能非常的昏憒,認知還不及一般人。作為被迷信的人來說,也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自以為是,什么東西都想當然地覺得自己肯定行,非要一往無前,嘗試可以,硬剛就不足取了。應該知道每個人都會有短板和不足,自覺的揚長避短,人間的好多悲劇都源于成功者的過份自信。作為眾人,既要對“傻子”們保持應有的寬容態度,看到他們在某方面的突出,又要對那些成功者,保持應有的理性,實事求是一些,那方面成功就承認那方面,沒必要瞎推理,形成盲目崇拜,以免令對方膨脹,失去約束,帶著一眾盲目跟風者駛入不擅長的賽道,一人的悲劇釀成一群人的悲劇。

 mmexport1522036120076

作者簡介:康信明 中國詩歌學會會員 中國金融作協、山西省作協會員 中國詩歌網實力詩人榜詩人。有詩作發表于《詩潮》《詩探索》《延河》《遼河》《百花》《奔流》等。所著書籍《通向成功的N個細節》《機遇可遇更可求》《撩開人性的面紗》《相愛容易相處難》,被美國加州大學、密歇根大學等收藏,遠銷澳大利亞。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专区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va|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三级演员苏畅简历及个人资料简介| 色一情一乱一伦麻豆| 我和娇妻乱荡史| 嗯!啊!使劲用力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 好妈妈5高清中字在线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立占 | 日韩亚洲综合精品国产|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非洲人zoxxxx另类| 新婚侵犯乐派影院| 免费看岛国视频在线观看| julia无码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免费| 在线观看网站禁入口不用下载|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午夜| 4408私人影院|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 成视频年人黄网站免费视频| 同桌好舒服好粗好硬| √8天堂资源地址中文在线| 波多野结衣欲乱上班族|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亚洲www视频| 蜜桃成熟时仙子|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91啦在线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中文乱码字幕午夜无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