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負人生二兩重
作者:宏逸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歲月的車輪滾滾向前,從不為任何人停留。在這短暫而又寶貴的人生旅途中,我們如逐夢的行者,匆匆穿梭于時光的縫隙。可常常,在忙碌與喧囂的裹挾下,我們迷失了方向,將生命中最根本的東西遺落。誠如陶淵明所言:“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人生這場漫長的旅程,有兩件事一旦被忽視,便是在與生命的真諦背道而馳,那就是忽視讀書,丟棄靈魂;忽視運動,失去健康。
書中乾坤,滋養靈魂
讀書,是一場跨越時空的靈魂對話,是在字里行間探尋生命的意義。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快節奏的生活讓很多人遠離了那散發著墨香的書頁。人們沉迷于碎片化的娛樂,滿足于短暫的感官刺激,卻不知,在放棄讀書的那一刻,也關上了通往精神富礦的大門。
還記得那個在戰火紛飛中依然手捧書本的女孩嗎?她叫瑪亞·安杰洛。在種族歧視盛行、生活極度困苦的環境下,書籍成了她唯一的避風港。一本本經典之作,讓她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在苦難中汲取了力量。她如饑似渴地閱讀,從莎士比亞到蘭斯頓·休斯,那些文字像一道道光,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最終,她不僅擺脫了命運的枷鎖,還成為了著名的詩人、作家和民權活動家。她用自己的經歷告訴我們,讀書,是改變命運的鑰匙,是滋養靈魂的清泉。
反觀當下,多少人在功名利祿的追逐中身心俱疲,卻不愿在書中尋找慰藉。我們抱怨生活的平淡,感慨內心的空虛,卻不知,那些偉大的思想、動人的故事,都藏在一本本被我們冷落的書中。當我們翻開書頁,跟隨作者的筆觸穿越古今中外,感受不同的人生百態,我們的靈魂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升華。
讀書,是與智者的交流,是對自我的反思。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多次被貶,但他始終以書為伴。在黃州的困苦歲月里,他研讀《莊子》,從道家思想中領悟到了豁達與超脫,于是有了“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的灑脫;他品味陶淵明的詩,從田園生活中尋得了內心的寧靜,寫下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般意境的詞句。書籍,讓蘇軾在困境中保持著樂觀的心態,讓他的靈魂在磨難中愈發堅韌。
我們也許無法像蘇軾那樣擁有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但我們可以通過讀書,拓寬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當我們在書中領略了山川湖海的壯麗,感受了人間真情的溫暖,我們便不再是那個只知眼前茍且的凡夫俗子,而是擁有了詩和遠方的追夢者。
運動之光,點亮健康
如果說讀書是滋養靈魂的養分,那么運動則是守護健康的衛士。健康的身體,是一切夢想的基石,是享受人生的前提。然而,現代生活的舒適與便捷,讓越來越多的人成了久坐不動的“沙發土豆”。我們以忙碌為借口,拒絕運動,卻不知,身體的每況愈下,正悄然侵蝕著我們的生活質量。
你可曾聽聞斐濟的“長壽村”?這個小村莊里的居民,大多活到百歲以上。他們的長壽秘訣,并非什么山珍海味或靈丹妙藥,而是簡單的運動與勞作。每天清晨,他們迎著朝陽,或是在田間勞作,或是在山間漫步,讓身體在自然的律動中保持活力。他們與土地親近,與自然和諧相處,用勤勞的雙手和矯健的身軀,書寫著健康的篇章。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繁華都市的寫字樓里,無數年輕人正被“亞健康”困擾。長時間的久坐,缺乏運動,讓他們的身體不堪重負。頸椎病、腰椎病、肥胖癥等疾病接踵而至,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還讓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們在追求事業成功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卻忘了停下腳步,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
運動,不僅僅是為了保持健康的體魄,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古希臘的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人們對力量與美的追求。那些勇敢的運動員們,在賽場上揮灑汗水,挑戰極限,用拼搏詮釋著運動的精神。他們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讓我們明白,運動,是對自我的挑戰,是對生命的熱愛。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多熱愛運動的人,用他們的堅持詮釋著運動的魅力。我的鄰居張大爺,已過古稀之年,卻依然精神矍鑠。他每天清晨都會去公園跑步,風雨無阻。他常說:“運動讓我感覺自己還年輕,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在張大爺的帶動下,小區里的很多人都加入了運動的行列。大家一起跑步、打太極、跳廣場舞,原本冷漠的鄰里關系變得融洽起來,生活也充滿了歡聲笑語。
運動,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去擁抱生活的美好;運動,又像一座橋梁,連接著人與人之間的情誼,讓我們在汗水中收獲快樂與溫暖。
人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在這有限的時光里,我們不應在忙碌與喧囂中迷失,而應珍視讀書與運動這兩件關乎靈魂與健康的大事。讀書,讓我們的靈魂得以滋養,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翱翔;運動,讓我們的身體充滿活力,在現實的生活中勇敢前行。
莫負人生二兩重,這“二兩重”,是書籍的重量,承載著人類智慧的結晶;是運動的力量,支撐著我們健康的體魄。讓我們在讀書中感悟人生,在運動中綻放光彩,不辜負這寶貴的時光,不辜負這獨一無二的人生。
(原創首發,歡迎轉發)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