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紙
文/楊海軍
暴雨漫過石橋時,二蛋突然想起那塊水果糖。
糖紙在玻璃柜里淌著黏液,五分錢的甜膩在1983年的蟬鳴里發燙。小果把父親的煙錢攥成汗濕的團,他把蠶豆倒進我的軍用挎包,"咔嚓"掰開糖紙時,糖汁糊了兩個黑黢黢的掌心。那年我們八歲,分東西總要掰成兩半,像供銷社櫥窗里的鐮刀錘子。
村部公示欄被掀開的剎那,三十年的糖漬突然發霉。雨水漫過小果的名字時,我摸到后腰的鑰匙串。鐵銹在掌心沁出血絲——三天前串門時,他的皮鞋踩落床底的物件,正是那串浸著銹痕的鑰匙。
記憶里的井沿長出青苔。十六歲那年,小果驚惶的眼神釘在我鉗子上,鑰匙墜落的弧線劃破井壁,留下新月般的疤痕。此刻他脖頸的淤青正吻合鉗齒的形狀,像某種遲來的讖語。
糖紙在暴雨中蜷曲。我看見自己三十年前的倒影,正把半塊糖塞進發小嘴里。公示欄上的紅章洇成血色,背面鉛筆修改的痕跡像蚯蚓般扭動——三千塊的差價,足以讓糖汁發酵成酸澀的酒。
老槐樹轟然倒塌時,浸水的標書飄落如蝴蝶。糖紙般的褶皺里,我聽見井水漫過鐵銹的聲音,還有某個夏日午后,兩雙小手掰開命運的脆響。
楊海軍,作家、詩人,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網藍V詩人,并且還是經驗豐富的管理與營銷專家。他的文學作品廣泛刊載于中國作家網、中國詩歌網、作家網等知名平臺,同時也是《世界經理人網》《品牌聯盟網》《中國人力開發網》《中國營銷傳播網》《佳釀網》《博銳管理在線》《銷售與市場》等權威媒體的專欄作家。曾先后在各類營銷,管理,人力資源,財經,食品等專業期刊雜志發表作品800余篇。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