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參加國慶少數民族參觀團
陳寶林
在改革開放 40 周年、汶川 5·12 地震 10 周年之際,國家民委組織了 2018 年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活動,對于我來說,更是一段永生難忘的經歷。
本次參觀團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 58 個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參觀團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主題,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與意義。成員們分別來自全國 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共有 214 人、54 個民族成份,涵蓋了祖國各地、各民族的優秀代表。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懷著激動與期待的心情,和參觀團成員一起于 9 月 17 日至 30 日赴四川、陜西、河北和北京等省市參觀考察。
在四川,我們深入汶川地震災區,親眼見證了曾經滿目瘡痍的土地如今煥發出的勃勃生機。新建的房屋整齊美觀,基礎設施完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背后是黨和國家對災區人民的深切關懷,是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攜手相助的結果。在參觀過程中,我們聆聽了眾多感人的救援與重建故事,那些在災難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們,用他們的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的堅韌與團結。我們還參觀了當地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感受到了四川人民在重建家園的同時,對民族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各民族的文化在這里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展現出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魅力。
來到陜西,古都西安的歷史底蘊深深吸引著我們。兵馬俑的雄偉壯觀、古城墻的滄桑厚重,讓我們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那個輝煌的秦漢時代。在參觀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陜西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的積極探索?,F代科技與古老文化的結合,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我們還走訪了當地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看到各民族在這里和諧共處,共同為地方發展貢獻力量。在交流中,我們分享著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與認同。
在河北,我們參觀了眾多具有代表性的現代化企業和科技創新園區。這里蓬勃發展的經濟態勢讓我們驚嘆不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理念,展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們還看到了河北在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這里得到了生動實踐。各民族成員在參觀中積極交流經驗,探討如何將這些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帶回自己的家鄉,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北京,作為中國的首都,是我們參觀考察的終點,也是這次活動的高潮。在這里,我們有幸參加了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儀式。當習近平、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來到天安門廣場,莊嚴肅穆的儀式現場讓我們心潮澎湃。人民英雄們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尊嚴獻出了寶貴生命,他們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向英雄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隨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京親切會見全國少數民族參觀團全體成員。他強調,組織少數民族參觀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心系各族群眾的生動體現,是黨的民族工作的優良傳統,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制度安排。這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黨和國家對少數民族的關懷與重視,也讓我們更加堅定了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決心。
這次參觀團的旅程,不僅讓我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而且收獲了真摯的友誼。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成員們,從互不相識到成為朋友,相互交流、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我們分享著各自民族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共同為偉大祖國的繁榮發展喝彩。恰逢中秋佳節和國慶盛事,大家唱響《共同的家園》,用歌聲表達對祖國大家庭的熱愛和祝福。一路行走,一路思考,感受著中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我深刻體會到了多民族大家庭的溫暖,增進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這是一段彌足珍貴的人生經歷和精神財富,將永遠銘記在我的心中。
通過這次參觀團活動,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各民族都是這個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員。在黨的領導下,各民族攜手共進,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我們堅信,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們的祖國一定會更加繁榮昌盛,各民族的生活一定會更加幸福美好。這次難忘的參觀團經歷,將激勵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更加積極地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