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荻港村》,被遮蔽的寫作者
——長篇小說《荻港村》人物關系圖譜
顧艷
北京出版社 2024年4月
我的長篇小說《荻港村》,2008年8月在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十五年后的2024年4月在北京出版社再版了,并于2024年10月,在浙江湖州南潯荻港村召開了顧艷長篇小說《荻港村》再版研討會。關于這本書,書中的故事和書外的人生都令我有很多切身的感受和體味,洞悉著人性中的善、惡、美、丑。正如詩人王久辛在封底語中所說:“故事背后潛藏著一股神秘的魅力。”他說得沒錯,神秘的東西需要時間才能破譯,才能傳遞出真理。
回想起來,2008年8月《荻港村》初版出版時,我正著手寫長篇歷史小說《辛亥風云》,到了2009年元旦那天,感覺自己準備好了就開始動筆。與此同時,我一邊寫《辛亥風云》,一邊申請赴美訪學的簽證。正在這時,我的長篇小說《荻港村》忽然間被席卷大江南北,登上了許多報紙版面,仿佛一夜之間成名了,其實按如今的說法叫做網暴。
然而在這個節點上,簽證下來了,我當務之急就是赴美讀書。我是個無論什么天塌下來的事情,都不會左右自己步伐的人。很快,我帶著正在寫的《辛亥風云》來到了美國斯坦福大學。沒想到我一呆就是三年。2011年2月23日,我在斯坦福大學學生公寓里完成了《辛亥風云》的寫作。這時《荻港村》這本書,似乎早已在我腦海里淡忘了。我每天想的是我的學分和怎么寫論文,還有牽掛著我的父親在杭州住醫院的病痛。我明白,許多事情需要一件件去做,有選擇地去做。
自從長篇歷史小說《辛亥風云》(2011年)出版后,我在大學里做老師,
雖然小說創作停頓了十年,但在這十年中我完成了一個又一個項目,送走了父母,并且還寫了一部《譯界奇人——林紓傳》。
如今我在美國恢復寫作有四年多時間,出版了三四本書,特別是再版的《荻港村》讓我備感安慰。我知道肯定會有某些地方和人沒有準備好接受邊緣的聲音,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又回到了我書中的《荻港村》和南潯湖州的荻港村。為此,我很想為讀者朋友做些什么。于是我想到了《荻港村》這部天書,并非每個讀者都能讀懂。那么,我就寫一篇《荻港村》人物關系圖譜吧!
第一代 家族人物:許冬林、梅梅、許躍輝、高美麗、小姑、林峰
村里人物:吳雪雷、獨眼龍師傅、妙玉法師
許冬林是本書主人公許長根的父親,小說中許氏家族的第一代人。他擁有強健的軀體,開朗的性格。喜歡講故事、打獵,望子成龍,然而在一次打獵中,他墜入懸崖而亡。
梅梅是許冬林的妻子,智慧,堅韌,美麗且富有同情心,卻愛上了小叔子村長許躍輝。她丈夫死后,為了追求真愛,對村里人的閑言碎語置若罔聞,索性與小叔子在一起了,直至自己跳進河里淹死。不久,許躍輝這個終身未娶的村長,在一次聚會中忽然倒地身亡。
在男權社會中,作為妻子、母親,梅梅在村里最早呈現出超前女性意識。而她的小姑守舊、傳統,嫁雞隨雞,沒有主見,又妒嫉丈夫林峰納回來的小妾,直至心力憔悴,成了瘋女人。林峰是富家子弟,風流成性,嫖妓院,納了小妾后不把原配妻子放眼里,虐待妻子成了家常便飯。然而有一天,日本鬼子來村里掃蕩,林峰原本已隨大部隊逃難,可他半路返回,為的是解救被他關在木柵欄里的瘋女人妻子。這一返回,林峰再也沒有活著出來。人性這東西在特定環境下,突然就在瞬間表達得淋漓盡致。
除了許氏家族,第一代還有說大書的吳雪雷、獨眼龍師傅、妙玉法師等,吳雪雷是吳家人,吳氏家族在文化上很少建樹,大多是腰纏萬貫的富豪,卻出了個文化人吳雪雷。他以說書這一形式為村里人所熟知,并且把說書方法傳給了本書主人公許長根。如果說吳雪雷是村里第一代傳播文化的文化人,那么獨眼龍師傅就是身在底層、以武術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武術高人。另一位妙玉法師是許長根原配妻子婉玉的母親。在錯綜復雜的家庭變故中,婉玉母親選擇了以出世的方式逃避現實。
第二代 家族人物:許長根、陳婉玉、刁紅梅、章丹鳳、傻傻、許長海、高美麗、曹一康、小妹和小山
村里人物:章榮初、嚴家輝、龐九斤、豆芝和李老頭、高大年、楊鴻慶和阿菊、瘸腿兒、章子男兄弟、章子云
許長根是許冬林和梅梅的長子,也是本書主人公。他有一對雙胞胎姐姐(大小蠶花姑娘)在1918年的一場瘟疫中先后去世。他繼承了父親強健的軀體和母親對愛情的追求。他與第一任妻子陳婉玉一共生了六個兒子,第一胎是對雙胞胎,第二胎是四胞胎。六個兒子中,有四個和他們的母親婉玉在一場瘟疫中去世,兩個被拐走,最后只剩下許長根一個人。當然,他很快就娶了第二任妻子章丹鳳。
作為故事中戲份最多的人物,許長根堪稱《荻港村》的書膽,擁有敏銳的感覺和大智慧,且不露鋒芒。虛歲十三歲那年,他記憶中的第一件事就是歐戰結束,德、奧戰敗;長大后,他考上了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這時正值“五四”新文化運動全面展開,浸染其中的他投身革命,參加抗戰,但在牢獄生涯之后,長期被冷落。因此經歷了各個歷史時期,備嘗艱辛人生,許長根的酸甜苦辣,一言難盡。但他樂觀低調,處事謹慎,寄情于女人之中。最終他把戰友、同事活成了照片,自己卻在百歲之日穿上曾孫女青草為他編織的蛟龍背心,盤腿坐在南木椅子上升天了。
陳婉玉是許長根的原配妻子,從鹽官鎮嫁到荻港村。因為許長根參加革命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而他的妻子婉玉要生育,不得已,許長根的弟弟許長海為嫂子接生。從此,這一對男女走在一起了。因此,許長根一直懷疑婉玉肚子里的孩子不是他的種。當然,婉玉看似溫柔善良,個性中也有邪惡一面。她往小妾刁紅梅的雞蛋羹里放打胎藥,導致紅梅流產,致使紅梅帶走她的兩個兒子逃之夭夭。
許長海是許冬林和梅梅的次子、許長根的弟弟。他繼承了二叔許躍輝爭強好勝的性格,在一場權利斗爭中順利當上了村長,不過也有他哥哥許長根助他的一臂之力。只是他沒有受到哥哥許長根五四運動新思想的影響,在村長任期內謹小慎微,不敢越雷池一步,到了最后還是被仇人殺死在山上。他與妻子高美麗育有一子許家立。但是在那個特定時期,高美麗這個女人后來嫁給了殺死她丈夫的惡魔曹一康,讓村里人大為震驚。
章丹鳳是許長根的第二任妻子,在幾個歷史時期,丈夫許長根的牢獄生涯都讓章丹鳳喘不過氣來,可她選擇了承擔。尤其是許長根與情人傻傻的私生子暴光,章丹鳳萬分痛苦,卻只能把隱痛留在心里,選擇了原諒。她最痛苦的時光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兒子小風林去世,幾年里都緩不過勁。最后在一場臺風中被雷電擊中,悲慘死去。她是荻港村最任勞任怨、心地善良,單純圣潔的女性。
傻傻是獨眼龍師傅的小女兒,從小與許長根練武,日久生情,但許長根有妻室不能娶她,他們就做著地下情人,分分合合。到了晚年,張丹鳳去世后,傻傻成功地做了許長根的第三任妻子。評論家張凌在《與歷史和解 與自然共生》一文中有這樣的闡釋:“傻傻這個人物就要復雜多了。她從小學拳,性格外向,為人爽快。紅軍時期向往革命,在許長根介紹下也入了黨。抗戰期間,全家都被日寇殺害,自己也受到凌辱,家仇國恨激起她強烈的抗日意識,對敵斗爭非常堅決。她也坐過敵人的監獄,受到殘酷的拷打。新中國以后當了村干部,是土改積極分子,參與了斗地主,分田地,甚至一度主動和有歷史問題的許長根劃清界線。文革其間也受到打擊,靠邊站,不再當干部。這些歷史、社會、政治、經濟等意識形態的關系,在許長根的敘事視角里,就算傻傻當年向他當胸開了一槍,這么嚴重的事,也沒有積累起更大的仇恨。多年不往來,再次見面,這個視角還繼續保留著。顯然作品通過許長根的眼,看到的是傻傻美麗的純粹性,看到傻傻女人的純粹性,看到的是情感的自然純粹性。”
小妹和小山,小妹是小姑和林峰的女兒,小山是獨眼龍的兒子。小妹為了逃避包辦婚姻和自己的戀人小山一起,在許長根的幫助下逃出荻港村后,輾轉大江南北,到了濟南又輾轉到青島參加了“濟南五三慘案”反帝愛國運動的示威游行。小妹后來病死異鄉,小山則回了荻港村。多年后,小山被任命為荻港村黨支部書記,沒再娶妻。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小山受不了各種沖擊,自殺身亡。
除了許氏家族,章榮初是荻港村章家后代,許長根發小,許長根去杭州“浙江第一師范學校”讀書時,章榮初去上海學生意,就此兩人說好日后誰發達了一定要互相幫助。后來章榮初是上海印染廠老板,幾經沉浮,最后轉為國營企業,事業干得很有成就,還到北京受到了領導的接見。
嚴家輝是許長根的革命戰友,游擊隊副中隊長。在一次突圍中,中隊長許長根和十幾個隊員被捕入獄,嚴家輝副中隊長等二十多人沖出重圍。主力部隊凱旋而歸時,游擊隊員撿到一匹戰馬,嚴家輝卻把它作為自己的戰利品,威風凜凜地騎回了荻港村,仿佛他就是凱旋而歸的英雄。許長根出獄后知道了這件事,讓他意難平,更讓他意難平的是嚴家輝后來當上了村長。
龐九斤是許長根的革命戰友,被捕后在獄中犧牲了。他的兒子因心肌梗塞突然死去,留下遺腹子。
豆芝和李老頭是許長根的隔壁鄰居,這對冤家夫妻,一輩子吵吵鬧鬧,但在大躍進年代,豆芝為兒子波波被迫娶媳婦水娟。辦婚禮時,正是人民公社化運動,豆芝就到吃飯不花錢的免費食堂舉辦。結果鬧出人命案,兒子波波躲在家里自殺了。
高大年是許長根的革命戰友,愛好騎馬,是當年村里的民兵隊長。第一任妻子雪梅死后,找了第二任小他一輪的妻子紅菱,老夫少妻生活清貧,感情不錯,直到進入老年,高大年死于支氣管炎。他的兒子高阿興找了水娟這個患有白癜風病被豆芝兒子波波拋棄的女人。當年高阿興愛水娟,但美中不足,婚后生了一個毛孩兒,被波波母親雪梅認為是妖怪,逼著水娟扔掉了毛孩兒。此后,雪梅瘋了,死于荒野。
楊鴻慶和阿菊是對夫妻。楊鴻慶也是許長根的革命戰友,供銷合作社社長。某日,在一只紙箱里發現了一個兔嘴嬰兒,楊鴻慶決定領養他,并給他取名:楊來發,小名就叫:兔嘴兒。妻子阿菊也認同。自從有了這個陪伴她的兔嘴兒子,母子倆幾乎形影不離,結果沒教育好孩子。阿菊死后,兔嘴兒子為了錢財,殺死了養父楊鴻慶。
瘸腿兒是傻傻的前夫,育有兩個女兒。傻傻和許長根私生子暴光后,瘸腿兒沒什么反應,反倒認為給他們家添了兒子安慰了老母親;同時傻傻也少受婆婆的刁難。有了傳宗接代的香火,瘸腿兒在母親面前挺直了腰桿。
章子男兄弟是許長根的革命戰友,后來做叛徒出賣了許長根,在監獄里審訊拷打許長根。1949兄弟倆去了臺灣,四十年后,兄弟倆回鄉探親。上級領導有指示要接待好臺灣同胞,村里的那些老革命,特別是許長根只能審時度勢地避開仇恨,開闊心胸,應酬這兩兄弟。
章子云是章子男兄弟的妹妹,終身未嫁,也沒有工作,先前靠父母留下的存款,后來靠兄弟倆給她匯美元,一輩子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村里人唯一每天來她的西窗下看她的是啞巴丁江,也是啞巴丁江發現她在家里去世了,給派出所報的警。
第三代 家族人物:小風林、章珍妮、小抗敵、海云、桑果兒、韓素麗、柳枝兒、許家立
村里人物:嚴發財和湯圓兒、穆森和李青、惠娟和惠玲、胡二嫂、龐寡婦、丁港母親
許山,昵稱小風林是許長根和張丹鳳的長子,娶章珍妮為妻,是荻港村生產隊副大隊長。由于卷入村里的權力斗爭,因病早死。夫妻倆育有兒子許建新,小名叫六指兒;女兒許建平,小名叫平兒。
章珍妮是小風林的妻子,是個勤勞賢惠的傳統女人,但是她當上了婆婆后,不斷挑唆兒子六指兒凌辱兒媳,導致兒媳出軌喝農藥自殺。六指兒后來被新女友推撞墜樓死亡,章珍妮深受刺激,患老年癡呆癥出走后被人殺害。
許抗敵,昵稱小抗敵是許長根和張丹鳳的次子,娶知青海云為妻。小抗敵是村里的宣傳隊長,喜歡吹拉彈唱和演戲。海云則是村里財務科出納,但是她在荻港村鄉下過著上海女人的生活。夫妻倆生下長女許闖兒,次女許靜兒,小兒子許寶兒。小抗敵小時候跟隨父親許長根蹲過幾天監獄,親眼目睹父親所經歷的各種艱辛,便沒有哥哥小風林那么卷入村里的權力斗爭,卻是村民們精神生活的寄托和象征,同時他很有經濟頭腦,創辦社辦企業,“紅峰綢廠”和“東風磚瓦廠”。他的觀點是要使村民富起來,光種田不行。另外他在村里人緣很好,除了吹拉彈唱,還自學獸醫知識為村民們服務。2004年,66歲的小抗敵來不及享受正在進入小康生活的荻港村,突發心臟病去世。
桑果兒和韓素麗、柳枝兒:桑果兒是許長根和傻傻的私生子,后當知青赴黑龍江農場,與父親許長根恩怨情仇了大半輩子,到了父親晚年與父親和解,并做了很多父親的工作,讓母親傻傻成功嫁給了父親;同時也讓自己順利地當上了荻港村黨支部書記。韓素麗是黑龍江農場的上海知青,與桑果兒結婚后一起回荻港村,擔任大隊衛生所醫生,生下兒子強強。后因不習慣鄉下生活,離婚回了上海。柳枝兒是桑果兒的第二任妻子,是荻港絲織廠服裝車間的車間主任和設計師,無論什么天氣,她穿一身旗袍,是荻港村的一道風景線。她與桑果兒育有一女兒許卡佳,小名小佳佳。
許家立是許長海與高美麗的獨子,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許家立殺死了殺害父親的仇人曹一康,鋃鐺入獄。釋放后他去杭州城里打工,后來經營電冰箱,一舉成功做了老板。他和他的二爺爺許躍輝一樣,終身未娶,晚年把賺的錢捐給了國家后,回荻港村呆了幾年,便云游四海去了。正如小矮人青草對太爺爺許長根所說:“這南山爺爺做了幾年陶淵明,現在想做李白了。可惜他不能‘斗酒詩百篇’。”
除了許氏家族,嚴發財是嚴家輝的兒子,在與小風林的權利斗爭中,他繼承了他老爸村長的位置,娶湯圓兒為妻,育有三子一女,最小的兒子是嚴土根,但湯圓兒與婆婆關系不和睦。
穆森和李青是鎮上來的四清工作組成員。一次穆森見六指兒能叉魚,也跳入曹溪河叉魚,由于游得太遠,一個浪頭撲來,穆森被突然上漲的河水卷走,撈上來已是一具尸體。李青的未婚夫是鎮政府干部,李青找許長根去鎮上為她做新婚家具。有了這成關系,許長根在“四清”時期,似乎覺得也許能躲避些什么災難。
惠娟和惠玲是傻傻和瘸腿兒的兩個女兒。在傻傻落難時,這兩個女兒當眾打母親巴掌,并與之斷決關系。多年后,還是傻傻原諒了兩個不孝女兒。
胡二嫂是村里開豆腐店的,誰家有人死了,就去她這里買豆腐。她是外鄉女嫁入荻港村。她丈夫胡國慶和前妻生有一子胡衛民。她和胡國慶婚后多年沒生養,就怪罪隔壁阿菊和兔嘴兒不正常的母子關系。阿菊死后不久,她懷上了兒子胡軍軍,見到許長根說:“……阿菊死了,邪氣沒有了,我的風水好了,我就懷孕生出兒子來了。”24年后,胡軍軍被淹死,胡二嫂瘋了。村民們說:“她當年多么鄙視阿菊啊,災難也降到她頭上了,這叫報應。”
龐寡婦是龐九斤的兒媳婦,她丈夫因病去世后留下遺腹子,叫龐子遺。龐子遺長大后喜歡詩歌創作,被村里人叫做龐瘋子,叫他母親龐寡婦。小時候的龐瘋子,每天被母親背著在田里勞動,并且由母親教他背唐詩。然而遺憾的是母親后來得了晚期乳腺癌,去世后,龐瘋子才13歲,成了孤兒。
丁港母親是小抗敵和海云的次女靜兒的婆婆,海云和親家母是一對冤家,吵架成了家常便飯。
第四代 家族人物:許建新“小名叫六指兒”、蘭蘭、莉莉、許平兒、美籍臺灣人、許闖兒、高漁兒、許靜兒、丁港、許寶兒、章菊花
村里人物:丁江、胡軍軍、龐子遺
許建新“小名六指兒”和蘭蘭是一對年輕夫妻,生下女兒青草由婆婆章珍妮帶。夫妻倆在荻港村創業辦漁場,跑貨運,后因蘭蘭出軌喝農藥自殺。六指兒被后來的女友莉莉推撞墜樓死亡,留下女兒青草。
許平兒“小名平兒”和她的美籍臺灣人丈夫。平兒在1977年恢復高考時,考進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后又被美國耶魯大學錄取。她是她爺爺許長根的驕傲,也是整個家族的驕傲。
許闖兒和高漁兒結婚后,生下女兒高石榴,并與六指兒和蘭蘭一起經營漁場。六指兒是漁場場長,后因蘭蘭自殺,六指兒被新女友莉莉推撞墜樓死亡,漁場辦不下去了,闖兒又與高漁兒鬧矛盾,最終導致離婚。
許靜兒嫁給了荻港村磚瓦廠工人丁港,生有一子:小丁丁。后來丁港辭掉了磚瓦廠工作,做起油脂買賣。闖兒靈機一動,由三姐弟成立了油脂廠,讓爺爺許長根取廠名:明富油脂廠。自此,由闖兒領頭的家族企業辦得轟轟烈烈,最后還辦起了“荻港漁莊”。
許寶兒和章菊花婚后生下一子許蘆荻
第五代 家族人物:許青草、高石榴、小丁丁、許蘆荻
許青草是六指兒和蘭蘭的女兒,是個只有114.5厘米高的小矮人,父母雙亡。奶奶章珍妮去世后,她跟著太爺爺許長根一起生活。雖然個子矮小,但她也有過短暫的戀愛。她愛的是重兆村的林秋。但這個戀愛,被林秋母親知道青草是個侏儒后,當即就把這對小戀人扯散了。
高石榴是闖兒和高漁兒的女兒,喜歡畫畫,對色彩很敏感,考上了中國美院油畫系。
小丁丁 靜兒和丁港的兒子,幼兒
許蘆荻 寶兒和章菊花的兒子,幼兒
除了人物,書中貫穿幾代人的物件,有一只銀色的蝴蝶型發夾。它是許長根姐姐大蠶花姑娘的男朋友(重兆村人),送給女朋友的禮物。大蠶花姑娘在一場流感中去世后,許長根和婉玉結婚的那天,銀色的蝴蝶型發夾就夾在了婉玉的頭上。婉玉去世后,這只銀色的蝴蝶型發夾,傳到了第二任妻子章丹鳳,后來又傳到了兒媳婦章珍妮;章珍妮癡呆后,許長根就給了曾孫女青草。青草這小矮人,不像她的長輩們只是在結婚時戴一下蝴蝶型發夾。她的頭上,每天夾著家里的傳家寶——銀色的蝴蝶型發夾。
書中的老狗迪杰卡,是許長根小時候家里那條獵狗迪杰卡的再生。當年獵狗迪杰卡沒有管好父親許冬林,致使父親墜入懸崖而亡。獵狗迪杰卡是有靈性的,它示意長海給它抱進棺材去,給它的主人許冬林殉葬。而再生的迪杰卡,在小說中就是一個人物。百歲老人許長根去世后,它接著主人的話題繼續講述荻港村的故事,并且預示出千年的荻港村,將妖嬈而斑斕地熠熠閃光。
書中的山鷹,是神靈世界的一個智者、一個人類的守護神。它的出現成為書中最具想象的一個看點,讓你從俗世中遁入空林,忽然頓悟命運為何物。
附:《荻港村》北京出版社2024年4月版封底名家推薦語:
顧艷是一位能寫出人間萬象和人性深度的作家,這部小說以百歲老人的視角和口吻,向我們講述了荻港村人在百年滄桑中的頑強抗爭和優美愛情。顧艷從內心感覺出發,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以詩意的語言和思想深度道出了個人與社會,傳統與現代、苦難與命運的交織和碰撞,以及人們在社會發展進程中表現出的堅忍和勇氣,展現了江南村莊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底蘊。時間將證明,這是一部披沙瀝金之作。
——邱華棟,著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荻港村》是一部很有嚼頭的小說,很流暢,也很縝密;具有藝術上的整體性。顧艷以百歲老人的思緒去回顧百年歷史,結構上很有特點。小說有一種獨特的東西暗藏在她的敘事中,是別人沒有的。她的敘事潛藏著死亡意識,從敘事上看寫的是歷史的轟轟烈烈,但背后是一條死亡意識的潛流。顧艷有一種對命運無常的感嘆,卻把這種感嘆藏起來;這種藏起來的敘事又有了特別的審美效果。
——賀紹俊、著名學者,沈陽師范大學教授
顧艷的長篇小說《荻港村》以江南古村作敘事地標,以百歲老人許長根的回憶為敘事時空,在江南民俗畫中展現了古村百年的歷史滄桑小說格局宏闊而盡精微,有密度的筆觸挖掘的是人性的幽微,亦不回避人性的至暗時刻,最后完成的是人物的自我救贖。因此,小說具有“民族的秘史”品相。
——范詠戈、著名學者,原《文藝報》總編
顧艷筆下的《荻港村》,所見證的風云變幻、大地沉浮;所品嘗的生老病死、人情冷暖,無疑別具豐富性、復雜性與啟示意義。從一個不斷體驗生生死死的百歲老人的敘述里,我們看到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和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顧艷在蒼涼的調子中描繪了一幅壯麗圖卷,賦予作品史詩般的品格。
——石一寧、著名學者,《民族文學》主編
《狄港村》像一口老井,至今仍然是靈泉活水般養人。作家顧艷不僅是挖井人,而且還有一個復創出老井圍壁以青苔以氣息的能力。這是詩人的才華在小說創造中的展現,令人心動。我不懂小說,但從頭到尾,作品都彌漫著詩的神性,尤其故事背后潛藏著一股神秘的魅力,讓人讀來欲罷不能。祝賀顧艷,又實現了一次人生的超越。
——王久辛、著名詩人,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
2025年4月29日于華盛頓特區
顧艷2011年12月攝于斯坦福大學
顧艷簡介:
顧艷,生于杭州,國家一級作家,畢業于浙江大學中文系(原杭州大學),出版著作三十多部。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中國作家》《鐘山》《花城》《作家》《小說月報》《小說選刊》《散文選刊》等刊物。著有長篇小說《荻港村》《辛亥風云》《杭州女人》等、小說集《九堡》《無家可歸》等、詩集《顧艷短詩選》《風和裙裾穿過蒼穹》等、散文集《歲月繁花》《一個人的歲月》等、學術研究著作《讓苦難變成海與森林:陳思和評傳》《譯界奇人——林紓傳》等、譯著《程硯秋與現代京劇發展研究》等,有作品被譯成多國文字發表和出版。曾獲“浙江1949至1999五十位杰出作家”稱號,獲過中國女性文學獎獎,世界華人文學獎,“猴王杯”華語詩歌大獎賽一等獎,孟姜美散文獎等獎項。早年是浙江文學院合同制專業作家,高級職稱評委會委員,后任教于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現為北美作家協會理事,學術部主任,定居美國華盛頓特區。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