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立夏
圖/文:羅祖文(貴州)
2025年5月5日立夏當日,我回到貴州省都勻市綠茵湖街道邦水村栗木寨老家,參與團攏(俗稱“團聚”)。其間,品嘗了飽含鄉土風味的“立夏飯”,親身感受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傳統習俗活動,心中感慨萬千。
這座寨子,傳統民俗
在貴州省都勻市邦水村金鐘山的山腳下,坐落著歷史底蘊深厚的栗木寨。聚居著羅、彭、劉、陸、方、王、曾、陳、雷、楊等“十大姓氏”的140多戶人家 。有平浪、凱口、石龍、凱酉、林蔭、邦水一帶等羅氏家族,請風水先生擇地修建羅氏祠堂舊址。有流傳有聲稱嘆道“大將軍高頭大馬,圣天子英氣逼人?!薄笆JR石將軍,抬了云南半邊城?!绷鱾髦两竦牧_氏家族“傻將軍”故事。有明朝洪武14年羅氏隨征南將軍穎川侯(后封穎國公)傅友德來貴州,清朝咸豐己未年(1859),專門給考取科舉進士樹立石碑坊(又稱“韋子”)。有“九古井”“三十二臺價”“羅氏祠堂門頭上有一棵構皮麻樹”“老銀上”“銀洞坡”“金鐘坡”等古老傳說、民謠順口溜,處處彰顯著深厚底蘊。
寨中能人輩出,創業風采熠熠生輝。十二組組長羅龍培利用自家房屋,開辦鋁材門窗、樓道扶手、架子等加工業務;十三組組長羅祖鵬創辦“邦水栗木寨傳統木甑酒廠”,以古法技藝釀造出醇厚美酒;退休教師羅祖寧扎根山林,成功打造“邦水村深山老林黑山羊養殖場”,探索出一條特色養殖之路;村民羅祖本、羅祖懷、羅祖禮、羅祖國、方興平等人,憑借有限資金,搭建房舍、開挖魚塘,專注生態環保魚養殖,同時發展家畜飼養與農作物種植;村民羅祖光憑借科學的孵化技術培育雞苗,產出的雞苗健壯優質,在當地市場供不應求,為地方養殖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村民黃雙取、羅祖蘭夫婦在都勻綠茵湖農業觀光園云湖廣場經營燒烤店備受顧客青睞,被贊譽為當地“第一燒烤店”;村民羅祖才在都勻市劍江北路74號(都勻七小旁)創辦貴州浩世通金屬制品有限公司,專注于金屬制品生產及靜電噴粉烤漆業務 。等等。他們以勤勞與智慧為筆,為栗木寨的發展繪就出充滿活力的精彩畫卷。不僅如此,寨子里還涌現出30多位教育管理工作者,為教育事業默默耕耘,其中羅黃香、羅祖文兩位教師獲得國家部級表彰。
2024年3月2日,都勻市作家協會在栗木寨開啟了助力鄉村振興采風活動。31名采風人員和特邀嘉賓深入寨中,通過文章和詩歌贊美栗木寨,將其提煉為特產之寨、文化之寨、故事之寨、禮儀之寨、布依之寨、山歌之寨、教師之寨、藝術之寨“8個之寨”,讓更多人對這座美麗的寨子心生向往。
栗木寨十分注重重大節慶和傳統節日的氛圍營造。三八節時,腰鼓隊會在文化活動中心載歌載舞;清明節,各族會集體上墳;國慶節,有的人家會在房屋上掛上五星紅旗。寨子里一年四季都保持著家族團攏的傳統,熱熱鬧鬧,祈求四季平安、風調雨順。良好的寨風和家風代代相傳,推動著栗木寨向著時代文明不斷邁進。
從歷史底蘊到今朝新貌,從特色產業到文化傳承,點滴匯聚成璀璨星河,讓栗木寨聲名遠揚,成為一方熱土上耀眼的存在。
傳統習俗,溫暖出圈
故鄉的立夏,不僅是節氣的狂歡,更是千年文脈與故土深情的鮮活延續。2025年立夏時節,栗木寨的煙火與溫情交織成獨特的故事。
66歲的羅祖洪老人作為團攏的親歷者,目光里盛滿歲月的沉淀,緩緩開口道:立夏,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七個節氣,也是夏季的首個節氣。每年公歷5月5日或6日,當太陽抵達黃經45度時,立夏便悄然而至。立夏之后,暑氣漸盛,人的心神易受干擾而不寧。重視精神調養、呵護心臟等器官尤為關鍵。在陽光明媚的初夏,不妨走進城市周邊景美人少的小眾景點,尋得一份安閑自樂、神清氣和的心境。為順應自然、守護健康,民間衍生出諸多立夏習俗,飽含著對健康平安的期盼。立夏時節,遵循“吃好三樣美食,做好兩件樂事,避開一項忌諱”,便能平安健康、萬事順遂。即:三樣美食中,“立夏蛋”不可少,它能補益心氣、增強體力,正如民諺所言“立夏吃蛋,石頭踩爛” ;“五色飯”(花糯飯)象征著五行平衡、五臟調和,具有健脾祛濕之效;“時令果蔬”櫻桃、枇杷、黃瓜、苦瓜等,能補充水分和維生素,清熱解暑。兩件樂事,“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鬧”飽含著對健康與好運的殷切期盼,生動描繪這一習俗的歡樂場景;掛蛋斗蛋是將煮熟的雞蛋裝入彩線編織的網兜,掛在孩子胸前,相互碰撞,蛋殼堅硬者獲勝,寓意孩子身體強壯。一項忌諱也蘊含著古人的生活智慧——忌坐門檻,立夏這天門檻是“天地交界的通道”,坐門檻會阻擋陽氣入家。
此次立夏活動在堂兄弟羅祖懷、羅祖良家中舉辦。立夏前日(5月4日)族人們圍坐一堂享用牛頭肉,商議次日宴席菜品安排,5月5日立夏當天,家族親友如約而至,八張大圓桌在院中次第排開,一道道美味佳肴整齊擺上:軟糯的豆腐、鮮嫩的蠶豆、色彩斑斕的五色糯米飯;清甜的水果、醇厚的自釀酒;涼拌折耳根闕茶清爽解膩,醃制熏烤香腸咸香撲鼻,草本鹵制的整雞、豬頭、牛頭更是色澤紅亮,連普通的花生也鹵得入味三分。各色菜肴錯落擺放,色澤誘人,油潤而不膩,香氣悠悠飄散,勾得人聞香垂涎,食欲倍增。
一段記錄栗木寨“故鄉的立夏”家族團攏的視頻,在煙火氤氳中溫暖出圈,引發網友關注,揭開了家族隨時歡聚的溫情密碼,讓歲月的每一寸時光都浸潤著團圓的溫度。
黔南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曾憲華在抖音評論區留下熱情洋溢的話語:“我帶酒來”。
都勻市教育局副局長武智在朋友圈留言詢問:“家族只是立夏團攏,還是立春、立秋、立冬都有這樣的團攏活動呢?”筆者隨即回復:“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節氣,家族聚餐并沒有固定的規矩。往往是大家覺得某個日子順心,就會有人提議相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家族隨時歡聚的習慣。每到這時,家人們都會積極響應,只要接到邀約電話,定會提前趕到。感謝武局長的關注!”
都勻市勻東鎮王司果園的致富帶頭人、文學愛好者羅燦香女士,在抖音評論區熱情留言:“這氛圍太迷人啦!雞魚鴨肉滋滋噴香,滿滿都是迎接立夏的儀式感,美味佳肴擺滿桌!”她還感慨道:作者文章寫盡了春夏秋冬,描繪出萬物生長的蓬勃;記錄了花開花謝的更迭,展現出鄉村獨特的習俗;更流淌著人間最真摯的情感。每一段都深入挖掘、細致講解,剖析得透徹明白。內容豐富精彩,既深入人心,又充滿正能量,讓人過目難忘。
2025年5月5日 貴州都勻栗木寨
【點評】文章開篇筆觸簡潔,直陳栗木寨千年歷史、姓氏淵源,鋪展節日習俗與人文畫卷,融入創業傳承新貌,自然引入立夏鄉土敘事。正文借寨老口述立夏習俗,將節氣文化與生活意趣娓娓道來;結尾以網友熱評呼應開篇,形成完整敘事閉環。字里行間浸潤著對自然時序的敬畏,將立夏蘊含的安康寓意與鄉土情懷深度融合。作者巧妙剪裁素材,以立夏為切入點詩意詮釋節氣文化,堪稱傳統文化文學表達的典范之作。
圖片和視頻展現了堂妹夫羅文乾先生大秀廚藝的風采,他以精湛的烹飪技藝為羅氏、彭氏家族的團圓聚會增添了別樣溫情。其中,他精心烹制的雞肉寓意深遠,大家從頭品嘗到尾,飽含著吉利如意的美好祝愿,更為這場立夏家族盛宴賦予了深厚的吉祥寓意與溫馨氛圍。
作家近日在都勻被稱為“新加坡”的大龍大道龍潭隧道出口處抬高的迎賓路路段留影。
作者簡介:羅祖文(又名彭應文),布依族,60后,中共黨員,貴州省都勻市綠茵湖街道邦水村第十三組栗木寨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大學??疲F州省散文學會會員。1999年1月,獲被國家體育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聯合頒發的推行《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先進工作者;2004年7月1日被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評為優秀農村中學語文教育工作者;2007年2月被中共黔南州委宣傳部評為2006年度黔南州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工作者。在中國民族教育、國家少年智力開發報?小學語文、貴州日報、貴州工人報、貴州教工、黔南日報、都勻晚報、今日都勻等國內公開紙媒,貴州文明網、貴州文化網、多彩貴州網、今日頭條、搜狐網、貴州省散文微刊、作家網、廣州文藝、書香神州、詩藝國際等網絡平臺及公眾號上,累計發表文章超兩千篇。于2021年2月貴州省都勻市精神文明建設中心退休。2024年1月28日被都勻市作家協會授予“2020—2023年年度優秀會員”唯一獲獎者?,F為都勻市作家協會會員,現居都勻金麒麟財富華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