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七十載寫春秋:于家祥的藝術人生

七十載寫春秋:于家祥的藝術人生

 

陳寶林

 

在通榆那片廣袤無垠、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他以七十載悠悠歲月為紙,以滿腔的藝術熱忱為筆,書寫了一段震撼人心、熠熠生輝的藝術人生。他,就是于家祥——一位集美術、文學才華于一身的通榆文化館長,也是通榆年畫當之無愧的杰出作者與創作組織者,他的故事,如同通榆大地上最動人的詩篇,值得被細細品讀、深情傳頌。

圖片1

圖片2

1949年,時光的指針輕輕撥動,于家祥出生在了瞻榆這片土地上,命運的畫卷也在那一刻緩緩鋪展開來。就在同一年,他順利考入通榆師范學校。這所學校,宛如一座神秘而充滿魅力的藝術殿堂,成為了他藝術夢想生根發芽的搖籃。踏入校園的那一刻,他就像一塊干涸已久的海綿,迫不及待地汲取著藝術的甘霖。他一頭扎進古今中外繪畫大師的創作世界里,廢寢忘食地研究他們的風格與經歷。達芬奇筆下細膩逼真的人體解剖、梵高那充滿激情與瘋狂的星月夜、齊白石靈動鮮活的蝦蟹……這些大師的作品,如同一盞盞明亮的明燈,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也為他日后的美術創作裝上了強健有力的翅膀,打下了堅如磐石的基礎。在這繪畫的奇妙世界里,他仿佛找到了開啟藝術寶庫的神奇鑰匙,盡情遨游,貪婪地汲取著無盡的靈感與養分,每一筆、每一劃都在為他的藝術夢想添磚加瓦。

 

文藝本就是血脈相連、不分彼此的,而文學與藝術這對孿生兄弟,在于家祥身上得到了最為完美的融合與展現。1974年,懷揣著對藝術的無限熱愛,他毅然投身部隊文工團,成為了一名英姿颯爽的文藝兵。軍營,那是一個充滿熱血與激情的大熔爐,在于家祥眼中,更是藝術創作的沃土。在那里,他用靈動的手指在畫板上勾勒出青春的激昂節奏,用繽紛的色彩描繪出戰友們心中熾熱的夢想;同時,他又化身詩人,用飽含深情的詩歌撫慰著戰友們濃濃的鄉愁。在那艱苦的軍旅歲月里,他的詩歌就像溫暖的陽光,灑進戰友們的心田,給予他們心靈的慰藉與力量。

 

那一年,他創作的《水庫新歌》橫空出世,如同一股強勁而溫暖的春風,迅速吹遍了察爾森水庫建設工地的每一個角落。那激昂的旋律、振奮人心的歌詞,就像沖鋒的號角,鼓舞著無數奮戰在那里的兵團戰士。在那艱苦的建設環境中,戰士們聽著這首歌,仿佛渾身充滿了無窮的力量,疲憊與艱辛瞬間煙消云散,心中滿是青春的激情與熱血。直到今天,許多當年的兵團戰士回憶起那段歲月,依然能清晰地記得這首歌的每一個音符、每一句歌詞,甚至能脫口而出、背誦如流。這首歌,成為了他們那段歲月里最珍貴、最難忘的記憶,而于家祥的名字,也深深鐫刻在了他們的心中,成為了那段激情燃燒歲月的象征。

 

于家祥的才華,遠遠不止繪畫與文學。在那個年代,他堪稱是全能型的文藝才俊,吹拉彈唱樣樣精通,就像一顆光芒四射的星星,在文藝的天空中閃耀著獨特的光彩。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他就是那個“多才多藝的寶藏男孩”。而在這段軍旅生涯的鎏金歲月里,命運還贈予了他一份最珍貴的禮物——他遇見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觀眾,那個總是和他斗嘴的姑娘。他們在藝術的道路上,從最初的斗嘴打趣,到后來的相互理解、相知相守,就像兩棵緊緊相依的樹,共同經歷風雨,相互扶持、共同成長。最終,他們攜手走過了半生的風風雨雨,她成為了他藝術創作背后最堅實的后盾,在他遇到困難時給予鼓勵,在他迷茫時點亮明燈;而他,則是她心中永遠的英雄,用藝術的光芒照亮了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愛情故事,也成為了通榆文藝界口口相傳的一段浪漫佳話,讓無數人羨慕不已。

 

轉業回到通榆后,于家祥并沒有停下他追逐藝術的腳步。曾經在舞臺上揮灑的激情,如今化作筆尖的力量。他以通榆這片他深愛的土地為靈感源泉,創作出了一幅幅極具關東風情的年畫。在他的畫筆下,豐收的莊稼院里熱鬧非凡,金黃的稻谷堆成了小山,農民們臉上洋溢著的笑容比陽光還要燦爛,那是對美好生活的滿足與喜悅;碧波蕩漾的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丹頂鶴翩翩起舞,優雅的姿態宛如仙子下凡,與湖水、藍天構成了一幅絕美的畫卷;莽莽蒼蒼的蒙古黃榆,枝干遒勁有力,樹皮上的紋路仿佛是歲月刻下的詩篇,在無聲地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與堅韌。這些在通榆隨處可見的元素,在于家祥的筆下都被賦予了鮮活的靈魂,仿佛擁有了生命,生動地展現出通榆獨特的風土人情與迷人的自然之美。他的年畫作品,早已超越了普通藝術形式的范疇,成為了通榆地域文化的生動載體,傳承與弘揚著通榆深厚的文化底蘊,讓更多的人看到了通榆獨特的魅力。

 

作為通榆文化館長,于家祥有著非凡的遠見和博大的胸懷。他深知,一個人的力量再強大,在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道路上也只是滄海一粟,而眾人拾柴火焰高,集體的力量才是無窮的。于是,他不辭辛勞,走遍了通榆全縣的每一個角落,就像一位辛勤的園丁,在通榆這片土地上尋找著散落的藝術瑰寶——那些隱藏在民間的畫師們。他耐心地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才華與夢想,將他們一一聚攏在一起,為他們搭建起了一個廣闊的展示才華的平臺。在這里,畫師們可以相互交流創作心得,分享藝術靈感,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于家祥的不懈努力下,“通榆年畫”這四個字,如同夜空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上。這一榮譽的背后,是他無數個日夜的付出與堅守,是他為通榆文化事業立下的汗馬功勞,也為后人留下了一筆無比珍貴的文化財富,讓通榆年畫得以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綻放光彩。

 

在個人生活中,于家祥更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父親。如果說他的年畫作品是獻給世界的精美禮物,那么他的女兒就是他此生最驕傲、最得意的“作品”。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別的孩子用糖果來感受甜蜜,而于家祥的女兒,在書香與顏料的熏陶中長大,文化館里悠揚的鋼琴聲就是她最溫暖的搖籃曲。在女兒的記憶里,父親總是在深夜里伏案創作,昏黃的燈光下,他專注的身影、沙沙的筆觸聲,構成了她童年最深刻、最難忘的畫面。盡管工作異常繁忙,但于家祥從未缺席過對女兒的關愛與陪伴。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他總會準時出現在校門口,手提顏料箱的背影,就像一座屹立不倒的燈塔,成為了女兒心中“責任”的最早認知。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女兒樹立了榜樣,教會她什么是堅持,什么是擔當,也在女兒的心中種下了藝術的種子,讓她在藝術的道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退休后的于家祥,并沒有選擇過上安逸閑適的生活,而是依然保持著軍人嚴謹自律的作息習慣,繼續在年畫領域深耕細作。他的作品在各類比賽中屢獲殊榮,但他并沒有因此而滿足,而是將探索的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文學天地。《蒙古黃榆》《鬧牛山與萬寶礦》《點滴》等一部部著作,從他的筆下誕生,并在吉林日報、白城日報等媒體上發表,一經推出,便受到了廣大讀者的熱烈喜愛與高度好評。這些作品中,飽含著他對通榆這片土地深深的眷戀與熱愛,字里行間都流淌著他對生活的獨特感悟與深刻思考。時間充裕的他,還積極投身于各種業余節目組織活動中,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藝術家,為通榆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一抹又一抹絢麗多彩的色彩。他在《點滴》中曾這樣寫道:“因為有個共同的類項——戲迷,他們這些不同身份、不同經歷的人,自覺、自然地合并在了一起,成就了一段段佳話。”這看似是對戲迷們的贊美,實則是他自己一生藝術追求的真實寫照。他用藝術的魅力,將不同身份、不同經歷的人們緊緊聚集在一起,讓大家在藝術的世界里找到了共鳴,收獲了快樂,也極大地豐富了通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些人的一生,本身就是一幅濃墨重彩的年畫——起筆在激情燃燒的歲月,落款于生生不息的未來。”于家祥的一生,正是這樣一幅精彩絕倫、令人嘆為觀止的年畫。他用七十載春秋,以藝術為筆,以生活為墨,在通榆這片熱土上,描繪出了一幅幅絢麗多彩、動人心魄的畫面。他的藝術人生,充滿了激情與活力,也充滿了堅韌與執著。他用自己的行動,完美詮釋了什么是藝術家的責任與擔當,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普通人在藝術道路上,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能夠創造出多么輝煌的成就。

 

如今,于家祥雖已年過古稀,但他心中的藝術之火依然熊熊燃燒,熾熱而旺盛。他依然活躍在通榆的文化舞臺上,不知疲倦地為通榆的文化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用他的藝術作品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我們衷心地希望他能夠保重身體,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綻放光芒,將他的藝術精神、文學才華傳遞給更多的人,讓通榆的文化之花,在歲月的長河中永遠綻放出耀眼奪目的光芒,也讓他這精彩絕倫的藝術人生,在未來續寫更加輝煌燦爛的篇章!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午夜看黄网站免费|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 亚洲黄色网址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亚洲18在线天美| 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男人j桶进女人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91精品久久久久|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激情亚洲综合网| 欧美zooz人禽交免费观看 | 白丝女班长被弄得娇喘不停|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一级特黄性色生活片录像| 洗澡被王总干好舒服小说|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永久在线| 色婷婷丁香六月|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中国毛片免费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亚洲成在线观看| 琪琪色在线观看| 啊灬啊别停灬用力啊公视频|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成人久久久久久|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V|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色综合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69网站在线观看| 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