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禽棲息的綠色家園
陳寶林
在東北大地的版圖上,通榆宛如一顆被歲月珍藏的綠寶石,歷經生態保護的精心雕琢,正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近年來,通榆縣以破竹之勢踏上生態保護征程,用堅定如磐的決心與腳踏實地的行動,一筆一畫勾勒出山清水秀的絕美生態畫卷。曾經風沙肆虐、草木稀疏的荒蕪之地,如今搖身一變,成了碧波蕩漾、綠意蔥蘢的生態樂土,更是無數世界珍禽鳥類魂牽夢繞的溫馨家園。
在通榆縣邊昭鎮,四對東方白鸛的到來,堪稱生態奇跡的生動注腳。東方白鸛素有“鳥界國寶”的美譽,它們身姿優雅,羽毛潔白如雪,黑色翼羽在陽光下泛著金屬般的光澤。但這一珍稀物種對棲息地要求極為嚴苛,不僅需要廣袤的濕地、潔凈的水源,更要有豐富的食物資源和安全靜謐的環境。可如今,它們偏偏選擇在通榆安家落戶、繁衍生息,這份“青睞”,無疑是對通榆生態改善最有力、最生動的褒獎。
為了迎接這些“生態貴賓”,通榆縣下足了“繡花功夫”。一場場退耕還林、還草、還濕的生態修復攻堅戰接連打響:河湖連通煥發生機,曾經被開墾的耕地,重新披上了茂密的草甸,隨風搖曳的野草猶如綠色的波浪;干涸的濕地重新蓄滿了清水,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著藍天白云;荒坡上,一棵棵樹苗扎根生長,漸漸連成一片綠色的海洋。隨著濕地面積不斷拓展,水質也在持續改善,清澈的水流中,魚蝦穿梭嬉戲,為鳥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美食。如今的通榆濕地,就像一個精心打造的生態王國,處處充滿生機與活力。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溫柔地灑在通榆濕地,一幅靈動的生態畫卷便徐徐展開。東方白鸛們率先蘇醒,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有的邁著細長的紅腿,優雅地漫步在淺水區,低頭專注地尋找著水中的魚蝦;有的佇立在高大的樹木頂端,守護著巢穴中尚未破殼的幼鳥,眼神中滿是溫柔與警惕;還有的展開寬大的翅膀,在天空中盤旋翱翔,身姿矯健而瀟灑,翅膀劃破空氣的聲音,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樂章。它們與周圍的蘆葦蕩、波光粼粼的水面、飛翔的其他鳥類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和諧共生的絕美畫面。
通榆縣的生態保護成果,遠遠不止東方白鸛的回歸。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這里儼然成了鳥類遷徙和棲息的“黃金驛站”。越來越多的鳥類種類被發現,從身姿輕盈的白鷺、優雅的蒼鷺,到珍稀的丹頂鶴、白琵鷺,它們或成群結隊掠過水面,或在枝頭停歇鳴叫,為通榆的天空增添了無數靈動的身影。濕地里,各種水生植物蓬勃生長,吸引了眾多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樹林間,松鼠在枝頭跳躍,野兔在草叢中穿梭,整個生態系統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良性循環景象,生物多樣性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生態保護之路沒有終點,通榆縣仍在奮勇前行。為了守護這片來之不易的綠色家園,當地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完善生態監測體系,組織志愿者開展鳥類保護活動,還積極向周邊群眾普及生態保護知識。未來,通榆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堅定的信念,吸引更多珍禽鳥類在此棲息繁衍,讓這片土地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想象一下,在不久的將來,通榆的天空將被更多色彩斑斕的羽翼點綴,濕地將回蕩著更多悅耳動聽的鳥鳴,山清水秀的美景永駐人間,珍禽的歌聲永遠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長鳴,成為人們心中最向往的生態天堂!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