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懷念
文/郭鳳祥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聚集在這里,為尊敬的徐英華先生送最后一程。
徐英華先生1950年3月30日出生于吉林輝南朝陽鎮。18歲時,他懷揣著青春的熱血與報國的壯志,毅然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某部汽車連擔任汽車兵。軍旅生涯磨礪了他的意志,錘煉了他的品格,讓他擁有了鋼鐵般的堅韌與不屈。退伍后,他回到家鄉臨江,先后在臨江林業局和光華中學擔任汽車駕駛員,以嚴謹的態度和精湛的技藝,默默地盡職盡責,深受領導和同志的好評。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他勇敢地踏上了下海經商之路,開過餃子鋪、飯店,一度成為臨江小城中首批少有的萬元戶之一,“大老徐”的名號也成為他響當當的一張名片。從江浙滬到兩廣,從深圳到珠海,祖國的東南沿海地區都留下了他拼搏創業的足跡。他一生善良、寬容、堅韌,始終以善良之心待人。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從不抱怨,從不放棄。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愛,什么是責任,什么是擔當。他的善良和寬容,讓我們深受感動;他的堅韌和樂觀,讓我們敬佩不已。
自2015年起,徐英華先生因積勞成疾,身患強直性脊椎炎、腦梗等疾病。病魔無情,卻未能擊垮他的堅韌與頑強。在家人無微不至的精心陪護下,他與疾病展開了長達十年的艱苦抗爭。這十年,是他與命運搏斗、家人不離不棄、用生命詮釋堅韌的十年。他那樂觀堅韌的性格,讓我們在面對困難時總能想起他的身影;他那善良寬容的心,讓我們在相處中感受到溫暖。
然而,生命的旅程終有盡頭。2025年5月14日,徐英華先生走完了生命的最后旅程。他用這十年的堅守,向世界證明了生命的頑強與不屈,也讓我們看到了親情的力量與溫暖。徐英華先生的離世,讓我們失去了一個親人,一個朋友,一個榜樣。他的音容笑貌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著我們前行。
愿徐英華先生在天國圣界中,繼續感受生活的美好與溫暖,繼續書寫屬于他的精彩篇章,他的精神將永遠在我們心中閃耀,激勵我們前行。徐英華先生,一路走好!愿您在天國安息!”
隨著主持人用沉重緩慢的語調宣讀完告辭,哀樂又在殯儀館的廳堂內緩緩奏響,那低沉而悲愴的旋律仿佛是一把無形的利刃,刺痛著每一個人的心。整個空間被籠罩在一片沉重的悲哀之中,哭聲,如同海浪般一波又一波地沖擊著人們的心靈。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令人窒息的悲傷,將人淹沒在無盡的哀思之中。
從殯儀館的大廳到墓地,長長的送葬隊伍緩緩前行,每一步都像是在丈量著生命的長度。往事如同一幅綿延不絕的畫卷,在送葬的道路上徐徐展開。每一步前行,都像是在翻開一頁塵封的記憶,那些往昔的畫面在眼前重現,清晰而生動。
他是我愛人的老舅,與我們僅僅相差十周歲,仿佛是跨越了歲月的同齡人,沒有代溝,沒有隔閡,只有純粹的親情與溫暖。他有著黝黑的臉膛,那是歲月風霜留下的印記,卻也透著堅韌與質樸;他高大魁梧,身軀如山,仿佛能為家人遮風擋雨;他的風度翩翩,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一種從容與優雅。而他那慈祥的憨笑,總是那么溫暖人心,如同冬日里的暖陽,驅散一切陰霾,讓人感受到平易近人的親切。
老舅喜歡開車,退伍后自己做起了出租車生意。剛開出租車那年,一個曾經打過交道的郭姓雇主找到老舅,稱在輝南朝陽鎮有一單倒票子生意能賺大錢,得先拿三萬元現金,買回來后,轉手翻番掙錢。幾經甜言蜜語,打動了老舅,他立馬到銀行取出三萬元,和姓郭的開著車上路。車行至柳河輝南交界的大椅山水庫附近,在一片松林掩映的窄窄的山路上,前不著村后不著店,路上連個車輛人影也看不見。姓郭的說要停車解手,見老舅把三萬元錢綁在腰間,就說:“大哥,錢我給你拿著,我,你還不放心么?”夜幕降臨,秋風陣陣,頓生陰森凄寒,老舅沒言語,繼續驅車趕路。走著走著,在前面專心開車的老舅,突然感到脖子上有冰涼的東西逼著——不好,遇上打劫的了!好漢不吃眼前虧,老舅解下腰間的錢包遞給了姓郭的。
車剛到輝南,姓郭的說:“大哥,你在這望風,我去跟他們接頭。”老舅左等不來,右等也不見人影,直到今天也沒看見這個人。后來大家都說老舅這是破財免災。
按說,這次的教訓也該使老舅學精明謹慎了,但或許是樹大招風,也或許是心慈面軟好說話,老舅還是沒有躲過上當受騙。這次是一個小字輩的遠房親戚來老舅家,一眼就相中了老舅的夏利小轎車,非得借用幾天。經不住小字輩的巧嘴簧舌,甜言蜜語,老舅竟把小轎車借給了他。當時說好的,用兩天就送回來,可一年多還沒見到車送回來的影兒。過去一打聽,車竟被小字輩給賣了。小字輩竟然放賴,要車沒有,要命一條。圈里人都憤憤不平,讓老舅到法院起訴討說法。老舅說:“親戚里道的,打官司多磕磣,咽了罷!”
后來,這個小字輩得病死了。在他的葬禮上,他的孩子就此事,替他的父親向老舅表示了歉意。老舅一笑了之,并且說:“事情都過去啦,還提它干啥,你爸也不容易!”不僅如此,后來,老舅還專門給這門遠房親戚的孩子操辦了婚禮——真不知九泉之下的那個小字輩會作何感想?
這兩個故事讓人不禁對老舅的性格和為人處世方式產生了深深的感慨。老舅的為人,既有著一種質樸的善良,又帶著幾分天真的輕信,這種性格讓他在復雜的社會中屢屢受挫,卻也讓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一種令人動容的寬容與豁達。 從第一個故事來看,老舅被郭姓雇主欺騙,損失了三萬元現金,這對他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然而,他在面對這種突如其來的背叛時,沒有選擇激烈的反抗,而是選擇了忍耐和退讓。這種選擇或許源于他對人性的信任,或許源于他對生活的無奈。他沒有深究郭姓雇主的責任,也沒有在憤怒中失去理智,而是選擇了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這種態度,雖然顯得有些軟弱,但也透露出一種對生活的無奈和對人性的包容。 第二個故事更是將老舅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的小轎車被遠房親戚借走并賣掉,這不僅是對他財產的侵犯,更是對他信任的踐踏。然而,老舅在面對這種不公時,沒有選擇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而是選擇了沉默和寬容。他甚至在遠房親戚去世后,對其子女表示了歉意,并且還為他們操辦婚禮。這種行為,讓人不禁對老舅的善良和寬容肅然起敬。
或許在現代社會中,老舅的這種行事風格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他的善良和信任,讓他在面對欺騙和背叛時,總是處于劣勢。然而,他的寬容和豁達,卻讓他在困境中保持了內心的平靜。這種性格,雖然讓他遭受了物質上的損失,但卻讓他贏得了精神上的富足。他沒有被仇恨和憤怒所束縛,而是選擇了以德報怨,這種胸懷和氣度,是很多人難以企及的。當然,作為旁觀者,老舅的故事也讓我們深思。在復雜的社會中,善良和信任固然重要,但適當的謹慎和防備也是必要的。老舅的兩次受騙,都源于他對人性的過度信任,這種信任讓他在面對潛在的危險時,失去了應有的警惕。在這個復雜多變的世界里,我們需要老舅的善良和信任,也需要他的謹慎和防備;我們需要他的寬容和豁達,也需要他的智慧和勇氣。
那年的五月,我出差恰巧路過臨江,金達萊花盛開在漫山遍野,如同一片片粉色的云霞,熱烈而奔放,仿佛在用它們那妙曼多彩的笑容迎接遠方的客人。空氣中彌漫著花香,帶著一絲絲甜意,讓人不禁沉醉其中。這是我和愛人剛剛結婚第一次來老舅家做客。那時候,老舅雖然工作繁忙,脫不開身,但他還是抽時間來陪我,專門領我到市場上轉悠。臨江的市場熱鬧非凡,人聲鼎沸,攤位上擺滿了各種新鮮的食材。剛好進入四月,稀有而珍貴的鰲花魚剛剛上市,它們在水中游弋,鱗片閃閃發光,仿佛是大自然的饋贈。蛤蟆也開始上岸,它們在岸邊跳躍,為這春日的市場增添了一份生機。
老舅毫不猶豫地買了這些珍貴的食材,回到家中親自下廚。廚房里彌漫著誘人的香氣,那是家的味道,是親情的味道。他用心地為我做了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地產的臨江小燒,那醇厚的酒香,讓人回味無窮;美味可口的鰲花魚,鮮嫩多汁,每一口都是大自然的饋贈;還有那蛤蟆,經過老舅的巧手烹飪,變得軟糯鮮美。這些佳肴不僅滿足了我們的味蕾,更溫暖了我們的心。
我們圍坐在一起,談工作,談理想,講各自的故事。把酒言歡,暢所欲言,所有的拘謹都在這溫馨的氛圍中煙消云散。友誼的種子在邊陲小城臨江深深地埋藏,借助于精耕細作,細心經營,開出了理想的花朵。
在歲月的長河中,總有一段段細膩的畫卷,緩緩展開,綿延不斷。也是在那年的秋天,我所在的單位將運輸大貨車承包給一個劉姓的駕駛員,因為技術水平問題總出事故,單位很傷腦筋,不得不外聘駕駛員,老舅受聘。憑借著多年的駕駛經驗和技術,硬是將那臺車容不整、叮當亂響的破大貨車,收拾得煥然一新。
初來乍到,老舅難免受坐地戶的排擠。有當面冷言諷語的,有背地里使壞給輪胎放氣的,有故意設路障仍釘子扎輪胎的。甚至有人做手腳,讓老舅送貨時經常被故意刁難拒收、扣噸、壓票子、給臉色看等等。老舅總是笑臉相迎,罵不還口,打不還手。半年下來,老舅的運量最多,效益最佳,很受單位領導器重。和他作對的人也對他刮目相看起來。如果不是因為年紀稍大,身體狀況不佳,單位領導還想多挽留老舅再干一些日子。
老舅生病之后,雙手顫抖無力,雙腿不聽使喚,走路靠拐杖,說話緩慢如老年癡呆一般,隨著病情逐年加重,徹底癱瘓在床。
歲月的滄桑和疾病的折磨讓老舅原本高大的身軀變得蒼老而消瘦,然而,卻沒有失去溫和慈祥。記得那次去看他,他特意讓舅媽到飯店給我們訂飯菜,并一步一步地挪到飯店,陪著我們一坐兩個多小時,自己不能吃東西,卻還用顫抖的、幾乎拿不住筷子的手,給我和妻子夾我們平時喜歡吃的菜。
幾個月之前,我的岳母突然離世。岳母是老舅的親姐姐,也是同輩人中他留在世上的至親。岳母的父母走得早,是這個姐姐拉扯他長大成人,也正因如此,他視這個姐姐為母親一樣,敬重有加,念念不忘。盡管工作和生活繁忙,他總是抽時間往來臨江柳河之間,看望他的姐姐。岳母離世,我們擔心這個不幸的消息會給老舅帶來沉重的打擊,所以就選擇了封鎖消息。想到岳母在彌留之際對她的弟弟有著無盡的牽掛,也為了圓一個她老人家的心愿,在安頓好岳母的后事之后,我們幾個遠在外地的晚輩特意驅車去臨江看望老舅。那時的老舅已經完全癱瘓在床,但還能認出我們幾個晚輩的,眼中仍閃過一絲熟悉的光芒。從他那斷斷續續、含混不清的嗚咽聲中,我們能感受到他的無奈與欣喜。每每我站在他的床前,看到他張著嘴勻稱地呼吸沉睡的樣子,心如刀絞。我不敢把岳母已經離世的消息向他吐露半句,更不忍心看著他因為我們的到來想到他的姐姐,或者猜測到一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發生,因為我相信人是有心靈感應的。冥冥之中,岳母的在天之靈會在此刻降臨到老舅的床前,對她叮嚀與照看。我禁不住淚如雨下,而后又輕聲地跟老舅說:“老舅,你一定要好好活下去,相信有一天會站起身來,我們還會一起喝酒聊天……”誰又能料想到,這次的見面竟然是我們的最后一別。再見你時,你我已是陰陽兩界相隔……我們永遠也不會再溝通互動!
那些美好的時光,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記憶的長河中,永遠不會褪色。
老舅一貫地憨厚仁慈,他的一生就像一首悠長而質樸的歌謠,沒有華麗的音符,卻充滿了溫暖與真誠。他總是用那雙布滿老繭的手,為家人撐起一片天;用他那憨厚的笑容,化解生活中的所有苦澀。他從不抱怨,從不計較,只是默默地付出,就像那默默流淌的河流,滋養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曾希望老天會眷顧這樣一位善良的人,讓他能夠繼續陪伴我們,繼續用他的愛溫暖我們。我相信他會好起來的,因為老天不會虧待這樣的善良寬厚之人。然而,天不假年,命運卻如此殘酷,沒有給我們留下任何機會。老舅的生命在75歲的節點上定格,畫上了句號。仿佛整個世界都失去了色彩,陽光也變得黯淡無光;就像天空中突然消失的一顆星星,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空洞。他的笑容,他的聲音,他的溫暖,都隨著他的離去而遠去,只留下無盡的思念和不舍,讓我們不知所措。
生命的脆弱與無常,讓我們對可親可敬的老舅充滿了深深的痛惜與懷念。他的一生,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他的善良與寬厚,卻如溫暖的陽光,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田,成為我們永恒的回憶。他的愛、他的溫暖、他的關懷,都化作歲月的饋贈,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他留下的愛與溫暖,會化作點點星光,照亮那徐徐升起的山月。愿歲月溫柔以待的不僅是每一位家人,還有那些藏在炊煙里的叮嚀、浸潤在掌心的溫度,都能成為我們穿越風雨的鎧甲。
此后每個春秋輪轉,思念會釀成月光下的酒,醇香中帶著綿長的牽掛;那些未說完的話,未走完的路,都將化作心底不滅的火種。他給予我們的力量早已融入血脈,我們會帶著這份鐫刻在生命中的印記,在嶄新的天地間,把未寫完的故事變成遼闊的詩篇,讓愛與堅韌永遠煥發生命的活力。
雖然老舅已經離去,但他的精神和愛會永遠留在我們心中,成為我們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我想,沒有什么比這更可寶貴的了。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