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鷹茶
作者:郭松
飲茶的妙趣,不僅在于其味其香,還在于把心放閑處,滌蕩性靈,保持一點清純之氣。
記得年少時,為迎戰高考,常挑燈夜戰,困倦之時,母親會泡一杯濃茶端給我,說茶能提神。
在我的記憶中,當家里來客人時,母親會煨上一罐兒茶,倒進杯子里遞給客人。母親常說:“沒茶,心不安,坐不住。”
我印象最深的是,趕場天鄉下親友來家里,母親會泡上一桶兒老鷹茶,讓親友舀來喝。老鷹茶是我最早喝過的茶,老鷹茶樹是我最早認識的茶樹。
夏日,酷熱難當,比較解渴的,就是喝一碗兒事先泡好的老鷹茶。老鷹茶是野生的,味道清香醇厚、先澀后甘,蘊含著一種平民化的親情和友情。
茶紅褐色,不苦回甜,濃釅如膏,不僅解渴,久泡不餿,還清熱、消炎、涼血、化食。采摘谷雨時鮮葉,含有更多天然黃酮,可生津止渴、去膩減肥,茶味清香,有蘭麝之香,能滋養心靈、休養神智。
老鷹茶又名老蔭茶,其樹是一種常綠喬木,生長于我老家的高山密林中。樹大葉茂,葉互生,比一般茶葉大,色澤深綠,葉片橢圓形,好的老鷹茶葉有一層白色絨毛,故又稱白茶。遍及西南廣大山區,是西南山區珍貴的古茶種,在民間有數百年的飲用史,在巴蜀的大小茶館一度盛行。
母親在區鄉工作時,春天會帶著我,到山上去采回芽苞、花蕾、嫩梢、葉片,找茶人炒青,趁熱裝入布袋,壓實,扎緊袋口,放在茶板上揉搓,然后再炒,最后烘焙干,就像綠茶。茶制好后,除留一部分自飲外,其余的送給親朋好友。這種茶可存放多年,若是生了茶蟲的,味道、價值會更好。
老鷹茶用葉少,出汁多,是天然的代用茶。老家盛夏酷熱,大太陽曬得人毛焦火辣的,老鷹茶一口氣能喝兩三碗。在許多火鍋店,都泡著老鷹茶,以解辣敗火,去除油膩。老鷹茶是山區人喜歡的一種草根茶飲。茶飲有兩種方式:一是泡飲,用開水沖泡芽苞、花蕾、嫩葉,放茶量以一比五十為宜,也可根據個人口感增減;二是煮飲,將花蕾、嫩梢、葉片放入涼水中,水燒開后再以小火煮兩三分鐘即可。
早先在縣城、區鄉的大街小巷、街邊梯坎下,常見一方小桌上放幾個玻璃杯,杯里裝滿紅褐色或棕紅色的茶;這樣的老鷹茶攤,曾是縣鄉場鎮的一道特殊風景。老家位于四川盆地南緣,地處大婁山西段北側,在這個區域,有不少野生老鷹茶古樹。老鷹茶的幼嫩芽葉,經過攤青、殺青、揉捻和干燥等工藝,制成這種獨特的代用茶。與茶葉的沖泡方式相似,可以通過浸泡或煮制來飲用。
老鷹茶,飲用歷史可追溯至古代。在大婁山、赤水河流域等夏季高溫濕熱地區,人們始飲這種古老茶,并逐漸形成獨特的飲用文化。如今,老鷹茶已成為西南地區特有的珍稀茶種,其獨特的口感與深厚的底蘊,造就了其在茶界不可替代的地位。
那老鷹茶為何稱為老鷹茶呢?蘊藏著怎樣的故事與傳說呢?
筑巢說:將老鷹茶比作珍饈,寓意其獨特而不凡,說老鷹喜歡在豹皮樟茶樹上筑巢孵卵。護巢說:老鷹茶主要生長在深山密林和懸崖峭壁上,這些地方適合老鷹筑巢;食物稀缺,老鷹為了保護幼鷹,會叼回老鷹茶樹上的枝葉來驅趕蛇、鼠等,確保幼鷹的安全。育籽說:老鷹茶樹的種子播種后難以發芽,然而當老鷹吞食這些種子后,經過消化再排出體外,種子就能順利發芽生長。
傳說老鷹茶得名也跟神醫有關:他采藥來到山上,因嘗了有毒的草藥,在一棵樹下昏迷不醒,生命堪憂,不想次日清早,自己卻蘇醒了過來。睜眼望去,原來是一只老鷹落在樹上,把露珠震落,露水落在臉上,滑入嘴里,很是甘涼清爽。他知道,是這些被老鷹抖落到自己嘴里的露水無意中解了毒,他以此認定這種樹的樹葉有解毒功效,便將其稱為老鷹樹,用樹葉制成的茶稱為老鷹茶。
作者簡介:郭松,四川古藺人,川大本科生,貴大研究生,從軍23年,從檢16年,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邊疆文學》《檢察日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發文120余篇,在《詩詞報》《詩詞月刊》《中國詩》發詩100余首,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獎”,4篇散文被選為初高中語文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