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深處的趕考人
文/楊海軍
六月,燥熱的風攜著蟬鳴掠過記憶的窗欞。街角書店的展臺上,《高考必刷題》堆積如山;便利店冰柜里,綠豆冰棒也披上了“加油”的祝福。這座城市,再次被高考的氣息浸染,熟悉而令人心悸。
回溯二十多年前那個盛夏,同樣的蟬鳴,同樣的烈日炙烤。我背負沉甸甸的復習資料,在縣城逼仄的巷弄間穿梭。父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家中唯一的電器,是那臺吱呀旋轉的舊風扇。夜深人靜,母親總會悄無聲息地端來一碗清涼的綠豆湯,瓷碗邊緣,還綴著幾粒未融的冰糖。她不識字,只是靜坐一旁,以無言的陪伴,為我驅散疲憊與蚊蟲的侵擾。
一模考試的挫敗,如冷水澆頭。我緊握著布滿紅叉的試卷,在操場一隅失聲痛哭。夕陽將影子拉得修長,如同心底無盡的迷茫。班主任王老師悄然出現,遞來一顆水果糖,糖紙在余暉中閃著微光。“知道竹子為何能瘋長嗎?”他指向操場邊的竹林,“前四年,它只長三厘米,第五年起,每日卻能竄高三十厘米。你此刻的每分努力,都在為未來扎根。”
高考日,暴雨如注。我趟過齊踝積水,毅然步入考場。筆尖在試卷上跳躍,與窗外雨聲交織成章。終考鈴響,抬首望去,雨已停歇,天邊懸起一道虹橋。濕潤的空氣里彌漫著泥土的芬芳,仿佛是對所有辛勞的慰藉。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那天,父親蹲在門檻上,反復摩挲著那封紅色信函,眼角閃著淚光——那是我從未見過的柔情與驕傲。他連夜宰殺了養了三年的老母雞。那頓飯,我們吃得極慢,仿佛要將所有的喜悅與期許,細細咀嚼、吞咽。
歲月如梭。工作后的日子,如同被按下快進鍵。從基層到管理,從青澀到成熟,我在職場的磨礪中成長,但內心深處,那份對知識的渴念與純粹時光的懷想,從未消散。地鐵上、午休時、深夜里,書本成了最親密的旅伴。
與那位大學教授的邂逅,如同命運的饋贈。我們曾為一個農業難題爭得面紅耳赤,他卻突然放下資料,凝視著我:“你對知識的這份熱忱,不應被會議室和報表所束縛。” 這句話,像石子投入心湖,激蕩起層層漣漪。
辭職備考的日子,艱辛而篤定。白日處理交接,夜晚便沉入書海。臺燈下,白發悄然爬上鬢角,咖啡成了深夜的盟友。女兒偶爾抱著玩偶進來,稚聲問:“爸爸,你這么厲害了,為什么還要學呀?”我將她摟入懷中,指向書架:“知識像天上的星星,永遠摘不完。學習,就是一場摘星的旅程。”
重返校園的那一刻,恍若隔世重逢。課堂上,我如饑似渴;實驗室里,與年輕同窗碰撞思想,激蕩出久違的活力。圖書館窗邊伏案疾書,那些刊載于期刊的文章,是向知識的致敬,亦是對跋涉足跡的無聲確證。
如今,立于畢業的門檻回望,愈發深悟:高考,遠非一場考試,實為人生一次莊嚴的修行。它淬煉堅持的意義,昭示著——**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那些書桌前的孤燈、題海里的汗滴,終將化作照亮前路的光。
親愛的同學們,此刻的你們,或許正于題海中鏖戰,或偶感迷茫焦慮。請相信,高考并非終點,而是嶄新的起點。無論結果如何,這段為夢想傾盡全力的時光,本身便是最珍貴的饋贈。如同種子終將破土、溪流終將入海,你們的努力,也必將在未來的某刻,綻放出最絢爛的花朵。
愿你們合上筆蓋的剎那,擁有俠客收劍入鞘般的驕傲;愿你們奔赴的下一程山海,永遠飽含熱愛與期待。因為人生這場大考,永無標準答案——而你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筆下,獨一無二、最精彩的篇章!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