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完美”中自拔
作者:安諒
一位焦慮許多的朋友說,他終于發現自己深久的焦慮源于何處了,是他自小形成的完美觀念,左右著自己,以另一種方式折磨著自己,也讓自己始終陷于一種受挫感中,少有快樂,常常苦惱不斷。他說他當斷則斷,痛定思痛,決定將自己從完美中自拔出來,不然,余生在這所謂完美的沼澤中,只會愈陷愈深,壓抑而痛苦。
我知道這位朋友,在教育工作中,還是頗有一些成績的。他平時為盡心為人做事,還是值得稱道的。他這番感悟,讓我深感他不是退卻,不是自圓其說,而是真正對自我和完美的一次深刻反思。
我們被完美這無形的桎梏,似乎自年幼就開始。仿佛完美方是人生的標尺。
因為追求完美,我們付出了太多,然而又有誰品嘗過人生完美的甘甜。即便那些成就偉業,流芳百世之人,他們也未曾完美,留有諸多遺憾。從旁人和歷史的眼光看,也并不完美無缺。有的可能還有不小的錯訛,甚至毀譽參半,但這也掩蓋不了他們應有的光芒。
對于每一個人,尤其是普通勞動者來說,我們只要盡自己所能,努力作為,在有所奉獻中,也有一絲閃失,結果不甚圓滿,也不用過分自責。
完美作為一種目標,自可盡心盡力去靠近。但以此嚴苛地對待自己,對待別人,那等同于為自己,也為別人套上了枷鎖。
人生是一場體驗,也是一場隨時光而起的生命的表演。唯獨不應屈從于完美,或者變異為完美的一個注腳。
凡認真用心地投入過,完美未見,又有何相干?
要從“完美”中自拔的,是所有的人。特別是那些過于頂真,鉆牛角尖的人。
很多焦慮憂郁者,大都是完美主義者。完美使他們耗費了身心太多的力量和深身解數,也讓他們深溺于其中,苦不堪言,人生乏味。
完美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誘惑,它讓人喪失理性,自以為是,無限地逼迫自己,終究讓自己方向迷失 。
人生哪來什么完美,人有如意七八,已夠幸運。完美是空中的云,是海市蜃樓, 是人腦中的夢幻!
看淡完美,就是看開人生。誰的人生都扛不起這神乎其神的完美,最終不是壓垮了自己的身體,便是壓垮了自己的神經。
人生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真實的,而不是人為塑造,甚或智能定制的人生,就是從風里來,雨里去,與陽光相擁,也與陰霾共存的人生。就是有苦也有樂,平淡無奇又時有生趣的每一個日子。何有完美的影子?
生活需要有適度的壓力,人能予以承受,且可向前行進。而完美的施壓,顯然沉重如山,讓人長久地背負著,靈性全無,寸步難行。
別把人生想象得太完美。因為人生不需要完美。也別對別人要求太完美,因為你自己本身也不完美。
要將自己從“完美”中自拔出來,是你看透人生,認知人性,也是真愛自己的一個全新的開端。
不與完美再糾纏,這是給自己一個大放生,一個大自在,何不迅即行動起來?!
已刊《揚州晚報》2025年6月7日副刊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