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寧靜
作者:游世德
當城市的喧囂如潮水般漫過鋼筋森林,給擾攘的塵世裝飾出多元的繁華。詩人卻總在某個黃昏悄然轉身,沿著青石板路尋找被歲月遺忘的寧靜。他的腳步輕得像一片飄落的竹葉,生怕驚動了藏在墻籬邊唧唧的蟋蟀和磚縫里的蟬鳴。
夜,漸漸寧靜,沿著老街向東南方獨自徐行,竹林深處有座古寺,朱漆山門早已斑駁,檐角的銅鈴卻依然在風中輕呤。詩人常在這里駐足:聆聽午夜的經懺梵音,凝視穿過竹影的晨光在殿宇織就的的輝煌。今夜,老僧當值,約見對弈。故友老僧煮一壺新茶,熱氣裊裊間,他忽然懂得,靜土不在深山古剎,而在茶湯里舒展的葉片上 —— 當沸水沖散茶葉的那一刻,恰似浮世滔滔中忽然靜謐的心田。
月夜是詩人的秘境。他坐在鄰河的庭院里,看月光為老梅披上銀紗,聽露水墜落在芭蕉葉上的清響。這時的文字不再是推敲的工具,而是從靈魂深處流淌出的清泉。那些在白天破碎散亂的靈感,在月光下重新凝結成晶瑩的詩句,如同荷葉上滾動的露珠,表達著天地間最純粹如童真般的詩心。
他也曾在鬧市中尋找靜土。穿過霓虹閃爍的街道,拐進一條幽深的小巷,忽然遇見一樹寂寞的白玉蘭。花瓣在夜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他訴說不為紅塵所知的心事。那一刻,車流的轟鳴遠去了,人群的嘈雜消散了,只有花香與詩意在空氣中靜靜流淌。
詩人終于明白,心靈的靜土從來不是遠離塵世的孤島,而是內心深處的一片澄明。當他學會在紛擾物欲中傾聽自己的心跳,在功利虛榮中保持靈魂的清醒,每一片落葉、每一縷月光都成了抵達靜土的路徑。于是他提筆寫下:往事歸零、身似閑云無掛礙;初心守正、意隨朗月總清歡。
作者簡介:游世德,貴州赤水市作協會員,赤水市詩聯學會會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