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窗望月
作者/池征遙
每逢早晨六時,我總和鬧鐘一同從夢中醒來,十二年余都是這樣,給在身旁的植物人妻子翻身,每間隔兩小時一次不敢中斷。
昨天和今天我隨之起身,推開窗戶,目光投向遠方的天際線,只見半牙曉月當空懸掛,在藍天的映襯下,如詩如畫,讓人浮想聯翩。作此《鷓鴣天·曉窗望月》與友們共享:推牖凝眸向曉天,冰輪半掛淡如煙。云裁玉錦浮青宇,風動銀弦響冷淵。思謝女,念陶緣,古今同此醉嬋娟。休嗟逝水東流去,且攬清輝入雅篇。
古人云:“一天之計在于晨。”清晨,蘊含著無盡的生機,是大自然贈予人間的嶄新起點。此時的鄰居甚至草木都還在夢境之中,小區一片靜謐,不由得想起陶淵明“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閑適田園生活。在那田野之間,他遠離塵世的喧囂,不圖名利,潛心于清晨勞作,以尋得安然與自在,這份與世無爭,自由與恬淡,著實令人向往。
此時此刻,復見植物人妻子安然無恙,與天上曉月共照,想起我們的曾經,如《詩經·女曰雞鳴》中呈現的“琴瑟在御,莫不靜好”的和諧畫面。她還在我的身旁,一種安穩與知足感油然而生,這也許就是愛的魔力吧,不敢與日月同輝,但求她的疾患能早點消除。禍福相依,同林夫妻若能一生相伴到老,才是長情,人間最美好。
清晨半牙曉月,那光影雖無初日的明亮,卻有著獨特的靜謐與詩意,讓人在這寧靜中,心靈得到沉淀與凈化。“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此刻我的心境,亦如詩人般,在這自然景中,忘卻了世俗的煩擾。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清晨不僅是勞作的開始,更是感悟生活、思索人生的時刻。眼前的半牙曉月,它見證著世間的滄海桑田。生命就如同這清晨的時光,短暫而珍貴。仰或又聽到了于謙的詩句:“題詩寄汝非無意,莫負青春取自慚。”是的,青春易逝,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應如清晨般充滿活力,積極向上,才能無愧時光,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有一首歌唱的好:“每一天睜開眼看你和陽光都在,那就是我要的未來。”站在窗前,感受清晨的微風,遠望那半輪曉月,似乎它很懂得人心,在為我守望,與我分解憂愁、訴說衷腸,思緒便在時光與詩詞中穿梭。
孤光澹澹倚穹邊,漫卷銀紗落枕前。謝女詩成飄柳絮,張生夢斷隔秦川。
浮生若寄杯中月,往事如浮水上蓮。且向虛明尋本真,一襟清氣自悠然。
于我而言,每天能看見曉月且還能看見病榻上的愛妻即是最大的心愿。喜歡這迷人的清晨,成為我的心靈棲息地,帶來的不僅是希望與憧憬,更有幸福與快樂。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