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道
作者:王國成
1977年年底,我坐在福州開往北京的特快列車上。窗外景物飛馳,鐵軌與車輪相擊,發出單調的聲響。我穿著海軍制服,已服役三年,此番是首次獲準回鄉探親。心中不免有些急切,恨不得即刻飛到寧波故鄉。
邊上坐著一位道士打扮的中年人,約莫40開外,青布道袍,面容清癯。他雙目炯炯,倒不像江湖術士那般油滑。長途旅行使人倦怠,他忽而開口,要為我看看手相。那時,剛剛開始流行手上這線那線。我本不信這些,但見他目光誠懇,又兼無聊,便伸出左手任他觀瞧。
他端詳片刻,道出三樁運道:一是事業近些年當順利;二是姻緣須待而立之年,早則多舛;三是65歲前身體無虞,其后恐有病痛相擾。然后,他逐一解釋。我禮節性致謝,也沒太在意。列車抵達杭州,我須轉車赴寧波,而他繼續北上。他未索分文,只拱手作別,飄然而去。
回部隊不久,我竟真被派往賽歧教導隊補習文化。未及返連,便得提干。不數月,又升副連,調至團政治處任職。此后十余年間,由基層政治指導員而至師部、軍部,終至東海艦隊政治部,一路順遂。每思及此,便想起那道士所言。1978年,正值國家改革開放,國運方興,而我名中恰有一國字。莫非個人運道,果與國運相連?當時不過一笑置之。
至于姻緣一事,更是蹊蹺。30歲前,情路坎坷,幾番離合,皆不如意,擦肩而過。而立之年一過,竟遇緣分,結婚成家。我不免疑為道士之言暗中作祟,使我心有所系,終至應驗。
最奇者,莫過于健康之預言。到了65歲,疫情在世界肆虐。談病色變,身體大不如前。后來又檢查出重病,一向健朗的我,忽變得打針吃藥。至此,那道士40余年前的三句話,竟一一應驗,毫厘不爽。
這究竟作何解釋?我想,世間事本有定數,亦含變數。那道士或是真能窺見幾分天機,或是善于察言觀色,從我的神情氣度中揣摩出人生軌跡。更可能的是,人生本就如列車行進,有其必然之軌道。國家大勢、個人性情、時代機遇,皆如鐵軌之走向,決定列車終將駛向何方。道士不過是個明白人,看出了這軌跡罷了。
而所謂運道,實則是個人與時代交織的結果。改革開放,百業待興,軍隊人才青黃不接,我輩稍有才干者自然脫穎而出。此為國運使然,非關個人命數。至于姻緣,年輕時心性未定,于感情之事多率性而為;年歲既長,方知包容體諒,婚姻乃穩。這亦是人生常態,何足為奇?健康一事,人過六旬,機體衰敗,本是自然之理。道士不過說了句大實話,倒被我奉為讖語。
細想來,人生如棋局,既有棋譜可循,又存變數無窮。所謂命理,半是天意,半是人為。人若坐等運勢降臨,終將一事無成;唯有順應時勢,奮發有為,方能成就一番事業。那道士之言,不過是點醒夢中人罷了。
窗外暮色四合,隱隱聽見,列車依舊向前。人生之旅,亦復如是。運道之說,可信可不信,但路總要自己走。
作者簡介
王國成,寧波人,現居南京。1974年至1991年服役在海軍東海艦隊。1977年在《前線報》發表散文處女作《橄欖島上的金絲燕》。以后在《解放軍報》, 《人民海軍報》,《浙江日報》,《寧波日報》,《福建日報》,《文學青年》,《青春》等報刊雜志發表小說、散文,詩歌,評論數百篇。長篇報告文學《海上猛虎》,1988年由上海百家文藝社出版,20年后,中國文化出版社再版。作品先后獲得過特等獎,一等獎 ,二三等獎多次。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