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應邀參加中國作家看神州長寧行采風團來到心儀已久的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位于四川南部的長寧、江安兩縣境內,景區總面積120平方公里,海拔260至1000、2米,屬中亞熱帶溫潤性季風氣候,生長著人面竹、羅漢竹、花竹、墨竹等427種珍奇竹種。
相傳,蜀南竹海原是女媧娘娘補天時遺落的一顆紅色石子。天宮中善良的金鸞仙子,見天南的萬嶺山一帶一片荒涼,便私自下凡為荒山編翠織綠。不料,金鸞仙子的善舉觸犯了天規,遂被抓回天宮問罪。恰巧南極天宮的女兒瑤箐仙子被派看守金鸞,瑤箐得知金鸞犯天規的詳情后,心涌感佩之情,便偷拿了父親南極天宮的放行牌,一路送金鸞逃出南天門。金鸞出逃被天門神將發現,金鸞被打入天牢,瑤箐被貶至人間落腳于萬嶺山,終日繼續著金鸞為人間編翠織綠的美好愿望。日落而息,日出而作。終于,一顆顆鮮嫩的筍芽破土而出,一株株新竹昂揚挺拔,一片片竹海像萬頃碧波一樣覆蓋著俊嶺溝壑,萬嶺山變成了一塊碩大的耀眼翡翠碧玉。
向竹海西行,映入眼簾的是一矗用楠竹精工搭造而成的門樓。門樓兩側書寫著一副蒼勁的對聯:“萬竿翠竹掃去滾滾紅塵,一溪清流奏出淳淳韶音”。門上方“忘憂谷”三個字赫然醒目。啊!已進了竹海中的忘憂谷,層層疊疊的晨霧籠罩著竹林,一股清新、甜潤的氣息撲鼻而來,伴著“九天洗塵”的瀑布溪流聲,沿甬路拾階而上,兩邊霧氣升騰,溪水清澈歡唱,青苔長滿石板,四野翠竹簇擁,讓人不能相信已經步入仙境。
走進光線晦暗的竹林,陰森森的有些蕭瑟。漫步碧綠的林間,偶爾有絲絲柔和的天光透過竹葉間的間隙射進來,灑在身上,跳躍著碎銀般的光芒。前方游人中有3位時尚漂亮女孩,她們穿著紅的、紫的、金黃色的附有花紋的服飾,悠閑地邁著蓮步前行。這紅的、紫的、金黃的與整座碧綠的竹林相配,渾然一體,天地竹人四為合一,構成一副竹海丹青絕妙的自然和諧畫卷。那披一襲黑發的女孩,時而閃爍跳躍,時而銀鈴般地歡笑,使人驀然感悟:人是自然之子,自然是人的母親。到了蜀南竹海,就是竹海之子。此情此景,助我真正讀懂了蘇軾的《於潛僧綠筠軒》中的“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詩句。蜀南竹海是一望無際的碧野,渾厚而大氣,威武而熱烈。細細品味,竹瘦挺拔略顯清雅,其生長的速度要比北方的白揚快。正是竹子有這種分秒必爭、節節升高、昂揚奮發的精神,才立于被世人所景仰之位。再細細看去,蜀南竹海中涌動的片片竹林,簇擁著、親吻著,用剛毅的身軀撐起一座綠色的天房。天房中有你、有我、有他,構成了一個和諧、溫情的大家庭。
沿蜿蜒秀美的竹海景區公路向南探尋,密密的竹林遮住視線,車子一味地向前行駛,穿過層巒疊障,越過陡崖險壁,盡是一片茫茫碧郁。說笑間,忽而烈烈的陽光哺照車內,前面是一泓竹林倒影,清婉碧綠的湖水。眼前的湖,是令人留連往返的仙女湖。據湖岸的一位老人講:傳說當年被貶人間的瑤箐仙子,久居竹海,常常思念幽居天宮中的各位姐妹。無奈,她要日夜守護竹海,也要讓姐妹們來欣賞她創造的人間美景。于是,她托喜鵲捎信給仙宮中的姐妹,邀約她們每逢月圓之夜來湖邊相會,眾姐妹們欣然應約。從此,這湖就成了瑤箐仙子和姐妹們的浴場,故名仙女湖。身臨神奇的仙女湖邊,在友人的力勸下,登上用數根竹桿捆綁成的竹筏,躬身坐在置于竹筏中央的小竹凳,兩手輕輕地搖動小小竹槳,竹筏緩緩地載你在碧綠的湖水中漫游。如用力快速搖動竹槳,竹筏會破水疾行,筏底遂發出筏子撞擊湖水的“哧哧”悅耳的聲音。若緩速蕩筏,遙望濃蔭下的小舟和頗具匠心的湖亭、竹廊、竹寨,凝思聚神,眸前偶爾掠過幾只矯健的白鷺,一種莫名的清爽、愜意、超脫、怡然的感覺,涌上心頭。
蜀南竹海擁有忘憂谷、翡翠長廊、七彩飛瀑、掛榜巖等多處妙不可言的風景區。順仙寓洞向北攀巖,轉眼到了天寶寨。天寶寨是一個天然巖腔,長1500米,寬和高10至20米不等。上為凌空懸巖,下是千仞絕壁,陡不可攀。登上天寶寨,鳥瞰竹海群山,層層綠浪波瀾起伏,聲聲鳥啼劃破沉寂,處處陡崖滴落涓涓泉水。人們在驚疑中,深切體味到竹海中的天寶寨雄壯、陽剛與悠遠。其巖腔之奇,令世人叫絕。
蜀南竹海中的小溪、飛瀑、湖水、竹林、晨霧、陡壁,還有林間女孩的笑聲、歡唱的鳥啼聲、游人的驚嘆聲……與溫婉的自然美,形成了具有神韻的水墨竹青長卷。
啊!蜀南竹海,令我神往的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