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魯迅故里,迎風而立的那一株白丁香

到紹興不去魯迅故里不能說到了紹興。4月中旬,我再次來到魯迅故里紹興。在火車站乘坐公交5路或者K130路車,在魯迅路口下車,看見魯迅先生雕像后,沿小街直走即進入魯迅故里。
魯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紹興市市區魯迅中路,是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革命家魯迅先生早年成長、生活的故土,也是紹興市區保存最完好、一條獨具江南風情、最具文化內涵和水鄉古城經典風貌的歷史街區。故里一共四個景點,從東到西分別是三味書屋、魯迅祖居、魯迅紀念館、魯迅故居。四個景點中只有三味書屋在街道左邊,三味書屋前有一條小河,河邊系著一些烏篷船,锃光瓦亮。
走在古色古香的樸素小巷上,可以傾聽那河上的烏篷船、街邊的青瓦粉墻在訴說著歷史。從小街口右側那堵畫了魯迅先生抽煙的版畫格調的頭像及沈水人家的水鄉高墻處前行約20步遠的地方,在無數個相機“嚓、嚓、嚓”的單調聲中,“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一躍進入眼簾。這里是魯迅祖輩世居之地,坐北朝南,座落在“民族脊梁”牌的對面,前臨東昌坊口,后通咸歡河,西接戴家臺門,與三味書屋隔河相望。老臺門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占地 3087平方米,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士大夫住宅,為紹興目前保存最為完好的臺門建筑。整個建筑坐北朝南,由臺門斗、大廳、香火堂、后樓共四進組成,東西各有廂樓。魯迅在紹時期,每當節慶或祖先忌日,必去老臺門行禮、拜訪。
進門抬頭便見藍底金字的“翰林”匾,匾額兩旁各有一行泥金小楷:“巡撫浙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節制水陸各鎮兼管兩浙鹽政楊昌浚為”和“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周福清立”。這是魯迅祖父周福清在同治年間被欽點為翰林的金字招牌,也是展示著主人的身份的榮耀和名片。過“臺門斗”入“大堂前”廳堂,來到廳堂正上方高懸一塊大匾的“德壽堂”,兩旁柱子上有一副紅底黑字的楹聯:品節詳明,德性堅定;事理通達,心氣和平。“德”為標桿才能事理通達,周家修養由此可見一斑。隨人流涌動步入第三進“香火堂”,這里是作祭祀祖宗和處理喪事的地方。原本很肅慕的場合卻擺攤買賣起了紀念品,大多展示的是魯迅書藉和印有“三味書屋”的扇子,倒也是良苦用心。“德祉永馨” 匾額的后面就是第四進的樓房,亦稱座樓,為居住之用。順著側廂樓房的走廊依次參觀了書房、閨房和廚房,迂回間點綴有假山、石池等小景的天井,感受著整座布局周密、嚴謹,雅而不俗又富有韻味,極富紹興地方特色。
出了魯迅祖居,正對面三五步過了一座小石橋,就是壽家臺門,到了著名的“三味書屋”。魯迅在著名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寫道:“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今天我們直接從先生的祖居過來,只邁上幾步就到了,卻沒感受到魯迅曾走過的半里路。屋前有一條小河,停泊了許多條烏棚船,很酷的地方特色,絡繹不絕的人流絕不錯過留影紀念的好機會,用摩肩接踵來形容在狹窄走道里的擁擠人流也絕不為過。穿過思仁堂,繞過后花園,摸著“跟著課本游紹興”的牌子,就到了三味書屋。
三味書屋是壽鏡吾老先生開的私塾,在當時的紹興城內頗負盛名,魯迅12歲到17歲時在這兒就讀過。書屋其實甚狹,瓦房三間總共僅有35平方米,正中上方懸掛著“三味書屋”匾額,下面掛著《松鹿圖》,堂前有幅抱對:“至樂無聲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詩書”。抱對和中堂匾都出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字里行間充滿了立身準則及人生追求的目標,讀來頗有感觸。中間陳列的方木桌和高背椅,是壽鏡吾先生的講臺,兩排椅子專供來客歇坐,學生書桌放在兩邊墻腳根,魯迅的座位在書屋的東北角。早就聽說魯迅在其書桌上刻著一個一寸見方的“早”字,是因為魯迅當年有一次上學遲到,受到壽老先生嚴厲批評后才刻下此字用以自勉的,這次是特地來看的,但因為有木隔檔阻隔著只能距離2米之外遠觀,倒是墻上放大的照片上清晰地還原了圖景,讓游者感悟到人貴于“勤”的道理。身邊忽然聽有人問這書屋為什么要起名這“三味”,別有一人調侃說:“上課聞香三種味,三味書屋由此命”,沒看見課堂邊上那廚房嗎?其實當然不是的,“三味”的意思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呵呵!搞笑不是…
繼續西行,再越五十米處,便見有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這里就是原汁原味的魯迅故居(周家新臺門)。故居始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百草園隱身其中。魯迅故居原為周家新臺門的一部分,是魯迅青少年時代生活、學習、工作的地方,1881年9月25日,魯迅誕生在這里。魯迅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故鄉度過,1981年新臺門易主后,大部分房屋被改建,但魯迅家主要建筑幸得保存。現室內按原狀陳列,不少家什系當年原物。新臺門位于東昌坊口西側,是一座大型的臺門建筑,其規模和結構與老臺門基本相同,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共分六進,共有大小房屋80余間,連同后面的百草園在內,共占地4000余平方米。當時,新臺門內共居住著覆盆橋周氏中的六個房族,而魯迅故居則位于新臺門的西面。魯迅在周家新臺門內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蹤跡。
進入周家新臺門要從臨街的兩扇棕色的石庫門進去,穿過小天井,見到一間泥地的臺門間,這里就是魯迅家當年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現在則陳列著轎和櫓。從臺門的側門進去,穿過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紹興俗稱天井,這里種著兩株茂盛的金桂,金桂怒放時節,滿園飄香。園中有一組銅像,說的是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他的繼祖母蔣氏則搖著芭蕉扇一邊打扇,一邊給小魯迅猜謎,講“貓是老虎的師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魯迅從小就受到民間文學的熏陶,生動得使人動情……。
在魯迅故居的后面就是著名的百草園了。百草園占地近2000平方米,原來是新臺門周姓十來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谷。這是魯迅童年時代的樂園,常來玩耍嬉戲,品嘗紫紅的桑椹和酸甜的覆盆子,在矮矮的泥墻根一帶捉蟋蟀、拔何首烏,夏天在園內納涼,冬日在雪地上捕鳥雀。這些童年趣事,在魯迅的心里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還引起他親切的懷念。百草園連同周家新臺門的房產易主之后,園地的南北兩端雖已改變了面貌,而它的主要部分仍基本上保持原樣。魯迅說:“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出故居西行約30米處,見一座中西結合的建筑,門楣上方書有郭沫若先生所題“紹興魯迅紀念館”七個鎏金大字。紀念館成立于1953年1月,是建國后浙江省最早建立的紀念性人物博物館。它以魯迅生平事跡的宣傳教育、魯迅文物資料的征集保護、魯迅思想作品的科學研究為主要任務,經過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已發展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紹興對外宣傳教育的一個“窗口”和著名的人文景觀,在海內外享有較高的聲譽。進入紀念館大廳,迎面是一座魯迅銅像,“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魯迅手跡,握一握偉人的手,向他致敬!由金色題就的“民族脊梁”牌,就像皇宮門前的“下馬牌”,讓人肅然起敬,蒼勁有力的題字令人直接感受偉人的風范,“做人就做這樣的人”不由心中默默道來。
在紀念館二樓,工作人員告訴我出口在另一方。我知道出了紀念館即結束了魯迅故里游。駐足撫摸之時,偶爾一回頭瞥見窗外遠處一所庭院內迎風而立著一株白丁香,感覺像是先生就在不遠處存在,他就在前方靜默著,握筆凝思著…… 。我的眼角竟忍不住濕潤了。
魯迅先生的故鄉,我早已魂牽夢繞的地方,今天,他筆下的小橋流水、河邊老屋、茴香豆、孔乙己、咸亨酒店、烏篷船……,依然存在,但感覺,我們似乎還缺少點什么?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責任,還是其他什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航空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免费人成网站7777视频| 别揉我胸啊嗯~|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 老汉色老汉首页a亚洲|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在线中文字日产幕|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日本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国产东北刺激毛片对白|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91成人在线播放| 男女交性永久免费视频播放| 好男人在线视频www官网| 伊人五月天婷婷|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男人把女人桶到爽爆的视频网站| 日本高清成本人视频一区| 国产又色又爽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美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亚洲成人www| 日韩xxxx厕所撒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亚洲最新在线视频| 福利视频免费看| 欧美成人中文字幕dvd| 国产狂喷潮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久久久| 老师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视频|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色成人网一二三区| 怡红院国产免费|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边| 四虎影视在线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国产| 糟蹋顶弄挣扎哀求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