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網

首頁 > 散文 > 正文

湘水文河屈子魂

引言:
寫“湘水文河”,是個很大的課題。但這幾個字,因有緣陳羲明先生在《麓山惠風》上所題,細細探究,與屈原結合,與端午相聯系,的確就有很厚重的文化,又有所限定范圍。
陳羲明先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創作評審委員、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評委、中國書協培訓中心教授、《中國書法》刊授教育導師、湖南省文聯委員、湖南省書法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圣達威服飾品牌文化大使;自稱“九閑居士”。
陳羲明先生題贈的“湘水文河”,抑或早就暗藏玄機,賦有因緣。
2014年5月21日18時30分左右,中國銀監會e報“專題聚焦”欄編輯組予我短信:近期組稿專題——“聚焦話端午”。
本期專欄負責人是福建銀監局宣傳部的林代秦同志。林部長告訴,中國銀監會宣傳部盧清波處長指示,向湖南銀監局胡玉明約稿,原創的詩歌散文均可。要求明天交稿。可見任務艱巨。
好在平時有所學習和把握,還有勇氣寫。雖然寫得很好不敢說。但有緣于福建漳州認識的朋友相約,即使時間緊了一點,還是作為重要任務去努力。因此,就從“湘水文河屈子魂”切題,揮筆縱橫。
   ……
   
——九天魂歌涌心頭
   
粽投江水
筆者溯源湖湘文化,屈賈流放,憂樂天下,離騷天問,蘭芷清香。
特別是始于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端午祭屈原。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插艾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備牲醴等,已經形成了中華民族的民俗文化。
有道是,三牲供,粽投江水,千載焚香。人們沒有忘記屈子之魂。
商鳳梧先生撰寫的《端午》(五言):過隙駒光速,須臾五月天。榴花開似火,蒲葉吐如鞭。角黍江中扔,龍舟浪里穿。民風傳萬古,不忘悼前賢。余以為描述得非常貼切。
誠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一些習俗已難覓蹤影,如飲雄黃酒等。但是,目前比較普遍的習俗活動——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插艾葉菖蒲,其中,尤以吃粽子最為普遍。
2007年,一位朋友告訴,張家界的臺資企業在端午節這一天,就是請員工一起“包粽子”。時年6月18日,遂賦:“佳節倍思親,愛心任爾行。手上包粽子,文化本同根?!?/div>
……
憂樂精神
管窺湖湘文化的“憂樂”精神,忘不了聆聽著名歷史作家、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唐浩明先生的講授。
先生認為,唐代以前,湖南的主流文化,主要是“流放文化”,體現的是一種“憂樂”精神。
作為屈、賈之鄉的長沙,屈原、賈誼的“傷心”處,就是被流放。因而,楚湘文化的初始,便帶有一種悲壯、憂郁的色彩,也透露出中國最早的知識分子骨子里的參政意識和修身、格物、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和雄心。
屈原的《離騷》,篇名就是“遭遇憂患”、“離別的憂愁”之意。這位楚王朝的遠房宗室、左徒、自稱為古帝顓頊的后代,以香草、美人、明玉為喻,將自己刻劃成“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涉江》)的藝術形象。屈原是位政治詩人,其詩也是政論性極強的“政治抒情詩”?!毒耪?middot;惜往日》中的“受命昭以昭時”,“明法度之嫌疑”,便是直寫楚懷王讓屈原制定“憲令”,修明法度、舉賢授能的政治變革。
……
屈賈文光
湘水是有靈氣的,湘水的靈氣自古即有。
《離騷》的藝術成就,是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浪漫主義的藝術形態,開創了楚辭,豎起了詩歌新的里程碑??芍型庠娛分械谝粋€自殺的詩人,給了我們什么啟示?“不忍”離去,卻徹底離去了。
一代名臣賈誼,被貶長沙,度過最后的光陰。
他是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18歲即有才名,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20余歲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23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傅。梁懷王墜馬而死后,賈誼深自歉疚,直至33歲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為著名。
賈誼俟罪長沙,寫《吊屈原賦》,以屈原的遭遇比況自己,抒發胸中憤懣。其著名的寫貓頭鷹的《鵬鳥賦》,在文學史上頗有價值,為騷體詩發展為漢賦的代表作,系“出風人雅大文章”,其中仍充滿著對人生、社會的理解和哲思,自己懷才不遇的不平情緒和不妥協的精神。
特別是《治安策》,其可貴之處,在于居安思危。如毛澤東所說:“《治安策》一文,是西漢一代最好的政論,賈誼于南放歸來著此,除論太子一節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當時事理,有一種頗好的氣氛,值得一看。”(《毛澤東書信選集》第539頁)這個評價,是非常確切的。
讓瀟湘為世人所銘記的三閭大夫——屈原,在求得明世之偉業無果之后,選擇了以死明志,懷沙汨羅江,留給后人無盡的惆悵、惋惜。
然而,他與漁父所對的“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以及漁父回答的“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也成了自古士大夫所追求的永恒命題:是不屈以明志,還是歸隱以保身,眾多人在這二者之間徘徊、猶豫、思索,或許正因如此,瀟湘之水才如此多情,引得眾多豪杰為其而縈索,探尋。
就連彭德懷元帥感嘆時,也嗟呼:“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正因如此,后人才有“屈子沉江千古恨,賈生貶謫半生寒”的感慨。
記得2011年端午節,老領導蔣民生(湖南銀監局原局長)用短信賦《念屈子》:山聳凌云勢,濤掀萬頃波。誰解逐臣意,一淚也滂沱。
隨即,筆者《步韻念屈子》:山聳凌云耀春秋,濤掀萬頃詩意稠。離騷辭人遠逐放,九天魂歌涌心頭。梅花雨點勤飄灑,屈翁瑤臺漫暢游。華夏復興新續筆,銀河直上載龍舟。
“湘水夕夕北流去,不盡幽思貫古今?!?/div>
從屈原之《離騷》誕生,到陶淵明《桃花源記》、柳宗元《永州八記》、范仲淹《岳陽樓記》;從李白、杜甫、孟浩然、王昌齡、韓愈到白居易、賈至……名人佳篇數不勝數,偶巧的是,這眾多名家的詩頌,大多是寄托詩人的各種理想,在落魄時揮發自己的意氣?;蛟S正是這樣的緣故,才有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正是有了這些文人詩客來到瀟湘大地后,才就開始了對湖南文化以后發展的影響。
……
   
——一江湘水屈子情
   
百歲老人吟《離騷》
2011年12月2日,首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頒獎晚會在長沙湖南大劇院舉行。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中國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覃志剛,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強,省委副書記、省長徐守盛等出席頒獎儀式,并啟動“第二屆中國百詩百聯大賽”。筆者有緣見證這一盛會。
令人眼球一亮的是,鶴發童顏的百歲老人、著名國學大師文懷沙登臺吟唱《離騷》。
想不到時年102歲高齡的文懷沙大師,親臨舞臺后,步履穩重,中氣十足。
《離騷》是戰國時期著名詩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最長的一首浪漫主義的政治抒情詩。詩人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表現了詩人堅持“美政”理想,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的斗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大師首先贊揚了國家一級演員羅志勇用普通話朗誦屈原之《離騷》。同時解說,詩詞吟詠自有的規律。并列舉“毛澤東同志《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其中“迫”,古人讀“逼”,至今,山西語音中,仍是這個發音。
接著,大師激情吟唱了《離騷》的“序曲”和“尾聲”。特別是對屈原“神游”和面對現實的感受,抑制不住豪情,唱道:“日忽忽其將暮,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庇^眾予以熱烈掌聲,大師高呼:“湖南人民萬歲”!
主持人介紹,大家想不到吧,我們看到的百歲老人,居然這么精神。
……
湘水源長
湘水源長,憂傷無數。
有的說,繁華與喧鬧自古與湘江無緣。湘江是憂傷的,是“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的嘆息,是“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的哀婉,它有著與千百年來文人士大夫一樣的憂郁,但卻從不失其博大與寬廣,那些讓人稱之為崇高的靈魂,在命運與湘江交匯的時候,增加了它的深度。
湘江水逝情亦飛,多少文人為其醉。
從屈子到杜甫、柳宗元,或是那寫出《湘江靜》“自滄波蕩晚,菰蒲弄秋,還重到、斷魂處”的無名氏,無不帶著一層中國古代文人的失落和迷茫。
在那絕美的詩詞背后,有辛酸的淚水和不得志的苦痛,更有那自生命深處迸發的情思。
縱然悲苦,卻令人為之而醉。杜子美、柳柳州,他們的傳奇、失意,抑或悲天憫人的胸襟,都隨湘水而東流,隨楚云而高飛!
一江湘水無限情。
那千古積淀下來的憂傷,其實便是中國文人命運多舛的寫照,更是那一代代中國文人的崇高信仰,以及為民為國的志愿所交匯出的璀璨。
自東漢始,蔡倫、歐陽詢、周敦頤、王夫之、魏源、曾國藩、譚嗣同,毛澤東、劉少奇、胡耀邦、朱镕基、袁隆平……,這一顆顆日月星辰,閃耀奪目。
……
屈原奇文
在春秋戰國時期,二湖同屬于荊楚大地,彰顯著卓越的楚文化。三湘四水,泛指湖南?!八乃敝赶娼①Y江、沅江、澧水。三湘為 “瀟湘”、“蒸湘”、“沅湘”,作為“三湘”的簡稱。三湘中的沅湘指“沅水”,是湖南最長的河流,流經湘西,注入湘東。
2000多年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被流于沅湘之間,自楚都郢(今湖北沙市西北)進入沅湘之地,溯沅水而上,披發行吟,遠達溆水之濱(今溆浦,緊鄰洞口),憤而作楚辭,寫下千古絕唱《離騷》、《九章》、《桔頌》等,經學者初步研究發現,《離騷》中描繪的芳草嘉樹、山水美景源自雪峰山,《桔頌》贊美的就是名揚天下的雪峰山蜜桔。屈原“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品格、對美好理想的追求成為古代雪峰文化的基本精神。
屈原游荊州、武陵,還給沅、澧二水諸名山留下了許多詩句:“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云”……
2008年端午節前后,筆者有緣探游澧水之源,遂賦《祭屈原》:久仰澧源探游蹤,恰逢碧水變洪峰。七眼泉涌崇山壑,匯入洞庭祭屈公。
戰國紛爭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曾棲身于桃江的鳳凰山,桃江現還有天問臺。
相傳,屈原曾在此作《天問》,這部四言詩在文學史上被稱為奇文,170多個詰問,體現了屈原對天地萬物,古往今來的一種探索精神和博大精深的思想。
……
諸物有緣。杜甫、柳宗元不經意的悲情之中,恰恰存在著瀟湘之水流淌千年的憂郁,自屈子而始,在盛唐綻放,至今未絕。
湘水或許也有其豪放、樂觀的一面,范仲淹就曾受滕子京之托,在湘水盡頭“屬予作文”《岳陽樓記》,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篇。
反復吟誦,遂有《岳陽行吟》:(一)水天一色紫云橫,風月無邊系寸心。詩祖屈原殉國壯,岳陽樓上九歌吟。(二)先憂后樂敞胸懷,團結追求逐浪開。文正雄文傳萬古,騰飛泰岳上層階(注:范仲淹,字文正)。
……
   
——納于大麓貫古今
   
薪火相傳
學者稱湘江為“思想之江”。以道縣玉蟾巖出土至少一萬三千年前一粒世界現存最早稻種為例,展示湘江,貫穿著一部世界農耕文明史。水稻之種的力量,讓湘人得以生養繁衍,文化之種的力量,讓湘人文脈得以薪火相傳。從岳麓書院到石鼓書院,人才鼎盛千年,朱張會講三日不休,“一時輿馬之眾,飲水池立涸”,兼容并蓄,使得湘江代有人才出。
岳麓書院院長朱漢民:“有學術文化,有教育,這樣就能把湖南地方文化推動發展。宋代之后湖南人才越來越多?!?/div>
特別是書生以身相許報國,雖九死其猶未悔。兩千多年前,湘江就留存最早的愛國主義情懷、浪漫主義色彩,更留存心憂天下、上下求索的最初秉性,湖湘精神內核由此薪火相傳。
從此,一代又一代大儒智鴻或對江言志或借江抒情,千古絕唱,激蕩出一江文脈。柳宗元《永州八記》的清峻瑰麗;李白“洞庭湖西秋月輝,瀟湘江北早鴻飛”的浪漫情懷;杜甫“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的家國夢想;辛棄疾“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的耿介氣節;周敦頤“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志存高潔;譚嗣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慷慨赴死;毛澤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傲視古今扭轉乾坤的氣魄與豪邁。從湘江上游的祁陽浯溪碑林,到北去湘江匯入長江的岳陽樓,古往今來,一句“不到瀟湘豈有詩”,就是文化之江的真實寫照。
……
千年文脈
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湘江寫就的磅礴性靈,無疑是重要的章節。
“炎黃”是華夏之源,亦是中華民族永恒的圖騰。始祖炎帝以湘江之水教耕五谷于“茶鄉之尾”,嘗百草濟百世;立市廛(chán)創禮樂,致天下之民;“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道德始祖舜帝以“水”為感,德化萬民;衡山佝僂峰禹碑史載,禹王治水納百川行千里,禹鼎四方安九州。自上古起,湘江就成為中華五千年文明源頭之一,流淌著文化與道德的基因,湘江融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民族之魂。
湖湘曾被稱為荊楚蠻夷之地,屈賈之鄉、瀟湘洙泗之譽又讓其大放異彩。
北宋周敦頤開創理學,《太極圖說》249字,精妙闡釋宇宙、人倫、社會奧妙,“人極”即“誠”的理念,千年來都是考究道德第一標準。“天人合一”論述,在千年后的昨天繼承發展成為科學發展、和諧社會的治國安邦之策。
“致知在格物”,南宋朱熹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千百年讀書人定下綱常倫理和品格氣節。
“六經責我開生面”,湘江邊的王船山,與萊茵河畔的黑格爾,被譽為“東西方哲學雙子星座”,如歷史銀河里一顆永恒的星辰,照亮湖湘文化“困知勉行、經世致用”精髓。
實事求是,從岳麓書院到延安中央黨校,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現在、將來都必須堅持的思想路線;汲取湖湘千年文脈,與共產主義思想相融合的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其《實踐論》《矛盾論》,以辯證法和認識論對中國革命的歷史經驗予以總結,劃時代的“兩論”,將湘江哲學光芒推上巔峰。
千百年來,湘江流淌的哲學思想輝映寰宇。
……
熱血湘江
有人把湘江稱之為“熱血之江”。
百年前,湖湘人才聯袂而起,結強而群,以壯懷激烈之勢,躬身踐行卓厲敢死。無論洋務運動、維新變法,無論君主立憲、辛亥革命,更無論毛澤東、蔡和森發起“改造中國與世界”新民學會派,湘人總在救亡圖存最前列,成為最閃耀的群體,半部近代中國史,可以說由湖南人寫就?!拔嵯孀?,則中國變,吾湘存,則中國存?!?/div>
“湖南人就是有他的豪邁,要強,直來直往,絕不服輸。”中國文化部原部長王蒙如是說。
“晚清第一人才”陶澍,首倡海運;魏源吶喊“睜開眼睛看世界”。曾國藩血誠明強勵志“湘軍”,左宗棠抬棺收復新疆,湖南“神童”熊希齡,半世慈善辦學為民族育才。譚嗣同、唐才常并稱為“瀏陽二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誓為變法流血;發憤“樹大節,倡大難,行大改革”。黃興、蔡鍔、宋教仁、蔣詡武、焦達峰、陳作新等,這些辛亥先驅,用一片丹心、一腔熱血埋葬中國兩千年封建皇權,建立起民主共和國。
激蕩湘人熱血的“無湘不成軍”,是湖南人聲震九垓的榮耀,“師夷之長技以制夷”是湖南人振興中華的首創,“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是湖南人驚天動地大手筆,“能吃辣椒會出書”是湖南人揚眉吐氣真風采。漫步趨近朝聆晨鐘,夕聞暮鼓的岳麓書院,“惟楚有材,于斯為盛”赫然入目。
“可以強天下而保中國者,莫湘人若也!”常德、長沙、衡陽、湘西四城會戰,千萬湘人同仇敵愾,慷慨赴國難,“一紙降書出芷江”,湘人子弟用熱血踐行“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的誓言!
或許,這就是至剛至柔的湘江,錘煉出來的湖湘精神;大情大義的湘江,用熱血寫就的榮耀。
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div>
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賀龍、羅榮桓、胡耀邦等一批湖湘才俊,在湘江之畔啟蒙共產主義思想,無數先烈從湘江出發到走上井岡山,從湘江血戰到長征史詩,從寶塔山下到“進京趕考”,前赴后繼,艱苦卓絕,百折不回,紅色旗幟從湘江升起到漫卷神州,星星之火終以燎原之勢,一舉鼎定新中國。
乃至于在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期,朱镕基總理仍然慷慨而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將勇往直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苯o全國人民留下難以忘懷的形象。
人民不會忘記,七十九年前,湘人田漢寫就《義勇軍進行曲》,時刻點燃全民族永遠向前的熱血。
 ……
自醒之江
發于先秦,成于漢唐,盛于宋明,揚于今時的湖湘文化,源源不息地滋養瀟湘這片土地,特別活躍的是三湘四水的風流兒女。
雖說幾千年的湖南人,浸淫于楚風屈魂之中默默無聞,卻不意新近一百余年已是俊彥輩出,蜚聲寰中。仰仗著的是湖湘文化,經世致用的魂靈,流動的是瀟湘獨具的霸蠻睿智的血性。
……
“文化強國”奏響了時代的號角。
特別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始,猶如文化之春的來臨。湘江,“我的永清湘江,東方萊茵河之夢,是你的,更是我的向往?!敝袊患壸骷伊戊o仁先生,用詩禮贊這條“自醒之江”。
湖南省委、省政府凝聚廣大人民群眾智慧,情系湘江,匯聚千年湖湘文化,把握湘人靈魂所系,血脈之依。以開放、發展的胸襟,以傳承、創新的使命,“上不負先賢,下澤惠子孫”,整理、保護、挖掘,光大湖湘文化精髓,探索、實踐、革新,賦予湖湘文化時代新內涵。
“建設四個湖南,還原綠色湘江?!睋P長避短、與時俱進,將湖湘文化的內涵與新時期第一要務發展緊密相融,把文化產業做大、做實、做強,促進歷經數千年沁潤而成的湖湘文化,更富有生機與朝氣,更富有長遠競爭力,確保湖南長遠發展用之不竭的源動力。
“湘江碧波永不穢,湖湘文脈永流傳”,篤定一江之魂,人們期待湘江書寫更美好的未來——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傳奇。
眺望湘江,遂作《信步》,更覺《道遠》。采擷如下:
(一)湘水蒼茫紫霧中,旭日霞光初露東。信步江岸新景象,詩情畫意韻無窮。忽聞喜鵲春枝鬧,杜甫江閣映碧空。屈賈騷賦驚客夢,欣慰春秋醉眼紅。
(二)星城學造驚梭夢,法理群生道遠綿。愧我才疏功業淺,閑情把卷詠新篇。
   
2014年5月22日22時,于長沙清水塘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饥渴XXHD麻豆XXHD骆驼| 国产精品jizz视频| 波多野结衣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av无码无卡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免费观看| 1000部禁片黄的免费看|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国产综合第一页| 欧欧美18videosex性哦欧美美| 奇米影视777色|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国产办公室gv西装男| 撞击老妇肉体之乱小说| 秋霞午夜在线观看| app草莓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播放| 国产小视频精品|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爽视频| 99re最新地址精品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小泽玛利亚番号| 欧美性69式xxxx护士| 香蕉狠狠再啪线视频| 中文japanese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 国产免费小视频|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图片| 香蕉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AV无码无在线观看红杏|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欧美 |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把英语课代表按在地上c网站| 洗澡被王总干好舒服小说| 国产h在线播放|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