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軍散文詩兩篇
作者:林延軍
作者:林延軍
雷州換鼓
最是那一聲響徹云霄的鼓聲,從泥地里開始發軔,從樹根中出發,從鄉野里行走。
五名壯漢擂響大鼓,左手擂出田野的氣勢,右手擂醒莊稼的長勢,也擂出半島人幾千年的姿勢。
幾十名少女手持八寶造型跳躍起來,上千名腰系腰帶的鼓手跳起粗獷的舞姿,他們腳下就是紅土地,他們的膚色淳樸得像那片紅土地。
鼓鑼陣、旗陣亢奮了,鼓聲碰撞在長在麥田里金黃的稻穗,掀起排山倒海的波浪,連草根、土壤也伸長脖子張望熱騰騰的鼓面。
歌舞手、賓朋歡騰了,與泥地夢囈,站在天邊,聆聽天鼓內心澎湃的嚎叫。
頃刻間,百里之外的山川河流奔走起來。
霎時間,市井、田野也狂舞起來。
唱雷歌、演雷劇、奏雷樂、跳儺舞,鑼鼓齊響,古樸的鼓聲從幽谷回響、越過溝壑的樹林,又沖撞在古樸的祭雷桌上。
從開雷到酬雷,到封雷,鼓聲喚來電閃雷鳴,驚心動魄,鼓聲與電閃雷鳴聲連成一片,如狂風驟雨一般,拴緊南疆的海岸線,在雷州半島一舉成為“天下四絕”之首。
唯有那一張云雷紋的太極圖騰,如一面鏡子,映射出雷州半島的蠻荒瘴疫,赤地千里的前世今生。
天鼓已換,雷聲隆隆,紅土地似乎換了新衣裳,舊鼓又埋在春天播種的泥土里……
穿過周莊的河流
古鎮依偎著河流,河流親吻著古鎮。
星星在寂靜的夜里酣睡了,可是,兩岸的垂柳還是要將古鎮的心事打撈上岸,將遺失時光邊緣的記憶,編織成手掌上的一條條紋路。
周莊,你從二百畝莊田出發,你從春秋時期的搖城發祥,你從文人墨客的寓居里徘徊。
河流,你在一聲吆喝聲中喚醒千年羽曲,拾起一幅夢想的江南水鄉國畫。
依岸而建的近百座古典宅院,彌漫著一縷源自明清時期的風,我看見,它在跟文人雅士對話,在跟河流對唱,在跟古箏對奏……
磚雕門樓上的燕子,又在悄悄呢喃著多少浮華,訴說著多少水波疊影?
把歷史刻在斑駁的石板路上,把滄桑鐫刻在墻壁上,古鎮被歲月這把刻刀雕刻成古鎮的版畫。
從寺前港、南北市河到中市河,從后港、銀子浜到箬涇,從寺浜、富貴園河到急水港,古鎮內外,河流宛如水鄉的血管,長成水鄉的蜘蛛網,網住風雨,網住鄉愁,也網住大地的靈魂。
古鎮將春天裝在茶館里用了一朵花開的時間,而將河流裝在鄉愁里,卻用了一千多年。
選自林延軍散文集《時光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