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月記
作者:楊清茨
是夜農歷十五。聞有六十年難得一見之紅月,侈為異事。余本在南書房陪小女作業,夫將余拉至院子:“一同賞月,如何?”
至院落中庭,人皆寂闃,但見天穹黑茫一片,未見紅月只影。
夫言:“傻女子,汝至東方,便可觀之。”吾依言往東邊而看,可見樹梢中間,枝丫鱗集,枝條萬垂。朦朦朧朧,天地盡有月華傾瀉。圓月掩映其中,淡淡泛黃,影影綽綽,未呈紅色光茫。
是以慍之,惑疑:“紅月否?黃月否?汝之謬言也。”
夫微慍:“汝復觀之。”
余復抬眼望之:“如初,實黃月也。”
夫不語,靜默,半響又言:“紅月自酉時開始,估可長達三小時余。”
余笑言:“汝拍下即可。”
夫躍至西廂房臺階,執手機左右移動,上下連拍,片出,月孤氣肅,依為白月。余心下失落,步至南院。仰首復拍,強要拍出紅月之形。于房檐、于樹梢間,遙步對望,耽耽逐逐,盡取其景。然瞅得圓月,依施施懸于樹梢之上。
或黃或金,獨不見紅,大是悶人。
心下暗忖,今夜確實無緣得見了。罷了,思及此,旋悻然離開。
夫忽至身后:“汝觀抖音他人所照,貴州紅月,郝色明艷,且大矣。”
余觀抖音熱門,藻鑒,確如其言。啞笑,只嘆余福薄,是夜無緣得見矣。
世事不可強求,錯過即是錯過。
惟作呵欠,是以記之。
作者簡介:楊清茨,詩人、作家、書畫家、文化主持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中華詩詞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光明網傳統文化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文聯《中國文藝家》雜志編委會執行主任。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紫砂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主義文藝學會書畫院副院長、教育部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傳統文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國際文化交流學者、非洲多國文化大使及國內多家企業文化形象大使。
詩作及散文見于《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光明日報》《詩刊》《北京文學》《星星》《山花》《揚子江》《中國紀檢監察報》《解放軍文藝》等近百家報刊媒體。并入選《中國當代文學選本》《兒童文學》《漢詩英譯》《中國2020年詩歌作品榜》《世界抗疫詩精選》《世界華語鄉愁詩精選》(中英雙語版,已于芝加哥學術出版社出版)等多個文學版本。
主創的大型音樂詩劇《血沃中華》入選文化和旅游部“百年百部”創作計劃重點扶持作品。獲第八屆長征文藝獎及文學領域多項獎項。詩歌收錄央視人文類大型電視紀錄片《筆尖上的中國》。詩歌《心燈》榮登中國教育電視臺2018年“詩意中國”春晚壓軸節目。詩歌及散文常被《學習強國》轉載。書畫作品作為重要禮品多次饋贈多國總統及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