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路過國家圖書館,適逢中國古籍保護學會古籍鑒定培訓班下課。鄉音讓我巧遇了在此學習的濱州籍老鄉大哥馬光增,鄉情讓馬哥把他的新作《泥土情深》相贈。匆匆一面,甚為感激。他問我,這些年來一直做些什么,我回答他:怎么說呢,唉……
我是一只風箏
作者:王嵐
我是一只風箏。?由細膩的紙布與堅固的骨架構成,?承載著風的夢想與天空的呼喚。?每當風起時,?我便化作天空的舞者,?與云朵共舞,?與陽光嬉戲。?而我最大的愿望,?便是能飛得更高、?更遠,?去探尋那未知的天地,?將世界的廣闊與美好,?一一盡收眼底。?在風中,讓?我找到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
我是一只風箏。我曾在渤海灣邊放飛,在徒駭河畔升騰。豆蔻年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那時候的眼里總是曙光,心里一片憧憬。?翱翔在空曠的天地之間,?感受那份來自大自然的溫柔與力量。拉緊我的那根牽絆,是家鄉的荒涼、土地的貧瘠和父母的嘆氣聲聲。
我是一只風箏。十八歲的韶華,向往星空的年齡。?每當風起時,?我便化作天空的使者,?傳遞著歡笑與夢想,?將心愿帶向遠方的夢境。然而,無情的北風,將我吹到一個叫楊莊的僻壤。理想的肥皂泡一個個破滅,面對著黑黑的塵灰、無盡的苦累甚至消失的生命。拉緊我的那根牽絆,卻是我日思夜想離開的礦井。
我是一只風箏。“無管”一身的輕松歲月,漂浮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似乎做著一件件年輕人做著的夢。醒過神來,當我緩緩降落,?那份寧靜與滿足,?便是對歲月最好的聲明。拉緊我的那根牽絆,是孩子那的甜甜的聲音和由衷的笑容。
作者簡介:王嵐,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富國鎮丁家村人。曾供職于山東省肥城礦務局楊莊煤礦宣傳中心,夫妻退休后來京陪在民族歌舞團工作的女兒,并雙雙在中央民族大學謀職。文學愛好者,有散文、詩歌散見于報刊雜志。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