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還有》
在天空的博物館展覽你飛行的痕跡
推動仰望向著更高處的云層穿射直到擠干
時間的水分
成為遺愿
成為枯木的幸福(幸福有一副枷鎖的形狀)
成為風暴中散步的一個人
一個人牽著風暴的手也要走
一個人被風暴撕成碎片也要血肉紛飛地走
濕漉漉地走
假使你細弱的吶喊曾抓破喉嚨由此被我聽見
我會把你從吶喊里揪出
狠狠地扔進異鄉的夢里
看,滾下大海的太陽第二天又垂直升起
在海面上——
它敲打你的力量帶著新生命的柔軟和強勁
那曾孕育你飛行的元素從沉睡中探身而出
頭頂黑夜的霧幔
把你的翅膀叫醒
只要還有一根羽毛懂得疼痛。
2013-3-13
【品鑒】
這首短詩是女詩人安琪繼《像杜拉斯一樣生活》之后的又一首杰作,是她生命博弈的最真實的寫照:在北漂的詩人群落中,她是最決絕英勇的一個。每一天的太陽都是新的,雖已老套,但在這首詩李,我們看到太陽的這個意象對于她而言,卻具有嶄新而非凡的意義,它每天的垂直升起敲打“你的力量”,它孕育催生“你”不懈的飛行,以及隨時被叫醒的翅膀——“只要還有一根羽毛懂得疼痛”,這種催人奮飛的精神,給人以激勵!
(李天靖)
鏈接:
《夜晚的方向》
安琪
我從夜晚清涼的風中提取我需要的元素
我的心在夜晚的寂靜中朝著危機閃閃的方向
攀沿,它無限擴大的想象滴著血
先我一步把此時點燃
我從夢中一躍而起
隨身攜帶著父親復活的呼喊
那邊太寂寞了,父親
但我能把你帶往哪里
每個夜晚對我都像牢房
夢見父親的人在夢中被父親嚇住
睡眠是一扇關不緊的門
我曾嘗試著從這里出去。
2013-3-9
【品鑒】
父親的死,對于兒女是一種無法治愈的至痛,日常性觸景生情的剎那,或不時浮游出潛意識的夢境,會給人猝然的一擊。亦如安琪寫她的夢,“想象滴著血/先我一步把此時點燃”,生者內心的愿望轉化成父親復活出現的意象,以致想走出這些可怕的夢魘。
或曰,不知死焉知生。
(李天靖)
鏈接:
《重回敘拉古》
安琪
遇見沮喪的柏拉圖
被強硬思想銬住的柏拉圖
他已被自己強硬的思想銬了一次一次
又一次。遇見泥濘路上搬運土方的囚徒
笨拙的腦子處理不了現實危機卻精于哲學
精于設計未來——
永遠無法企及的理想國因為無法而永遠。
遇見自由
遇見最終的認識到自己之不能的自由
他用來說服君王的唇舌如今安于沉默
安于在紙上沙沙走筆
從古希臘喧嘩的俗世鑿開一道寂寞的窄途
哦我們,我們可以在此死亡
或
躲避死亡。
2013-3-14
【品鑒】
公元前361年迪奧尼修二世再邀柏拉圖前往敘拉古,那是第三次了,結果仍不順利,敗興而歸。老年的柏拉圖寫了《第七封信》來反思自己的三去敘拉古。對于知識分子群體而言,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內研究世界的“無限”和萬物的始基“一”的學說。而政治生活則是形形色色繁復雜亂的“多”,當知識分子遭遇到政治社會,從理論的云端下降到人類生活的洞穴,用固有的眼光觸及千姿百態的差異性和多樣性時,還能道出幾分真正社會生活的真諦?這正是知識分子對政治社會的悖論。
這是一首調侃之作,不無辛辣。
(李天靖)
以上三首并品鑒,入選《渴望的被子——中外現代詩品鑒》,李天靖、羽菡,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