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11月以來新作(選10首)
1、樹
我們家樓下
有兩棵樹
一棵是去年
我從桃花島帶回來種的
已經長大
還有一棵是去年的
夢中種的
也長大了
2015.1.3
2、陽光下
我在陽光下
坐著
傻呆呆的
可我不是呆子
而是在
吸收陽光
2015.1.3
3、比
我寫詩
不和大人比
不和小孩比
只和自己的
影子
比
2014.12.15
4、圣誕
我和爸爸
在菜店門口
一輛車
飛馳而過
爸爸被撞了
還好
是
影子
2014.12.25
5、回聲
睡覺時
鄰居的阿姨
都會唱幾首
嬰兒的催眠曲
我也經常
聽著這些歌
迷迷糊糊地入睡
睡前
我和爸爸讀詩時
是不是
也在教這個
小嬰兒
讀詩
2014.12.2
6、外太公
以前
我去前宅時
沒有一次見到過
外太公
只見過外太婆
今天
我終于見到了
外太公
因為外太婆
去世了
2014.12.8
7、唱歌
唱歌時
我一邊彈琴
一邊唱歌
是伴唱
也是主唱
2014.12.4
8、在超市
我和爸爸去超市
我看見一件衣服
很美
我要買
爸爸答應了
可他卻從衣服里
抽出衣架
要打我
我呆住了
然后
我就醒了
原來是夢
2014.11.24
9、秋雨
今晚
外面下起了雨
淅淅瀝瀝
我想起了
我的同學
陳
秋雨
2014.11.2
10、馬
馬的鬃毛
是火焰
跑起來
像彗星滑過夜空
2014.11.30
二、帶去江油擬朗誦的一組
1、公平
為什么爸爸的外婆
死了
沒有登到新聞上
而姚貝娜
死了
卻登在新聞上
2015.1.19
2、冷汗
今天爸爸開車回家
差點兒撞上
迎面闖紅燈的
電動車
我跟爸爸說
我嚇得出了一身
冷汗
可我不知道
冷汗是什么意思
只是懂得
用它
2015.4.12
3、冠軍
我是精子
在媽媽的肚子里
和別的精子們賽跑
我奮力奔跑
第一個
到達終點
成了冠軍
如果我不跑
快點
如果我不是
冠軍
這世上
就沒有我了
2015.2.22
4、將來
將來
我要把自己
寫成誰呢
阿赫瑪托娃
不
我又沒見過她
西毒何殤
不
他是個酒鬼
伊沙伯伯
不
他是男的
西娃阿姨
不
她會抽煙
算了
我還是把
我
寫成一首詩吧
2015.3.
5、公園里
人們在遛狗
我在遛風箏
藍天在遛白鷺
風在遛波浪
花兒在遛香味
爸爸在遛自己
2015.2.23
6、星空
雨停了
霧散開了
云飄走了
高樓挪開了
路燈關了
一路上
我在跳
星星也在跳
2015.3.15
7、罰單
爸爸的車
被罰了三次
第一次
有人在引擎蓋上
刻了
“王八蛋”
三個大字
第二次
有人在引擎蓋上
放了一塊
磚頭
第三次
也就是昨天晚上
有人在雨刮器上
夾了一張紅紙
上面用毛筆
工工整整地寫著
(比我語文老師寫得還好)
“下次不能
停在我的
車庫門口!”
2015.3.21
8、“哼”
爸爸批評麥笛時
它“哼”了一聲
爸爸批評我時
我也“哼”了一聲
只是
麥笛的被爸爸聽見了
我的
在心里
爸爸聽不見
2015.3.
9、變
我變成了
一只
貴賓狗
由屬狗的
變成了
真正的狗
穿著睡衣
在電腦前
打電腦
在君君阿姨
送給我的貴賓狗
就要到時
我做了這個夢
2015.3.3
10、T臺秀
我的老師
總是變來變去的
現在
已經有十幾個
老師了
就像模特走臺
記也記不清
2015.3.30
11、年味
快過年了
年的味道重了
年的味道
是年糕的味道
是鞭炮的煙的味道
和噪音的味道
是我寫的春聯的墨水的味道
是紅包里的壓歲錢的味道
是我和哥哥玩耍的味道
是大家互相拜年的味道
是爺爺做的飯的味道
是奶奶啰嗦的味道
是我長大的味道
是爸爸媽媽變老的味道
是外太公望著天空
看著外太婆靈魂的
孤獨的味道
2015.2.11
12、夢
三年級上期
我做了一個夢
夢見我被
爸爸媽媽
五花大綁
媽媽用衣架
打我的左手
和左腳
爸爸用衣架
打我的右手
和右腳
把我打得
鼻青臉腫
最后
我哭著
躲進了
衣柜
他們還拉開衣架
繼續打我
2015.3.2
13、眼睛
一只哈巴狗
躺在我和爸爸
的中間
爸爸是它的
左眼
我是它的
右眼
2015.3.8
14、狗
我和麥笛
(麥笛是君君阿姨
送我的貴賓狗)
都是狗
我是升級版
的狗
麥笛是
原版的狗
2015.3.20
15、去江油,我要準備什么
準備雙手
擁抱濤哥
伊沙伯伯
侯馬伯伯
準備嘴巴
朗誦詩歌
準備耳朵
聽人朗誦
準備眼睛
再見李白
再見到李白
再見咯李白
準備腦子
寫幾首詩
還要準備一雙
運動鞋
與朱劍伯伯
比賽跑步
2015.3.11
16、命令
我堅決不讓
外太公死去
這樣
我彈琴
就不用請假了
2015.2.6
17、翻譯
哥哥游濤瑞
來我家過年
我們一直在
沒完沒了地
講話
好像有千言
萬語要講
我倆的話
叫濤昕話
我把它翻譯成
掏心話
2015.2.17
————————————————————————————————
7歲小女孩詩歌也上《新世紀詩典》
——推薦一下我市小詩人游若昕和她的兒童詩
文/周宗飛
新年上班第一天,讀到游若昕小朋友寫于2013年的20多首兒童詩,非常高興。
我曾兩次編發過她的詩歌,是她的一位“大粉絲”轉來的,很是喜歡。記得有一首寫她要去福州看生病住院的爸爸,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爸爸,我好想你/這個周末我要自己開車去看你/語文100分——左邊兩個車輪/數學100分——右邊兩個車輪”,當時一看,就覺得這孩子童趣十足,天真可愛,很有想象力,把“100”比喻汽車的兩個輪子,既新鮮又貼切,還能讓讀者看出她是一位很懂事、很孝敬的孩子,知道自己成績好,才是給大人最好的慰問品,也讓人隱隱地體悟到來自社會和家庭帶給孩子的學習壓力。
本想找個機會認識一下這位小天才,卻一直未能如愿。不過,對于詩人、作家,認識不認識都是次要,關鍵是要認識他們的作品。這次,她的“大粉絲”在她詩歌的后面附上了簡介,總算讓我對她有了初步的了解。
簡介是這樣的:“游若昕,女,2006年8月出生,就讀于寧德師院附小署前校區一(4)班。喜歡畫畫、跳舞、看童話,尤其喜歡對鏡自編自演各種情景劇。2012年秋開始寫詩,先后在《閩東日報》、《快樂語文》、《意林童話》、《幽默兒童文學》、《春芽兒童文學》等報刊發表詩歌、童話。2013年6月23日,以一首《我想生50個寶寶》,入選著名詩人伊沙在網易主持的詩歌點評微博專欄《新世紀詩典》,創造了低齡入選紀錄,得到伊沙、侯馬等著名詩人的激賞,并被奧地利著名翻譯家維馬丁翻譯成英語、德語?!?br /> 我一看,就知道這簡介一定是她“大粉絲”寫的,一問,果然?!按蠓劢z”告訴我,若昕是個活潑開朗的小精靈,那雙會說話的眼睛一轉動起來,腦瓜子便會冒出很多的奇思妙想。她平時很喜歡與人對話,從對話中獲取靈感。那首《我想生50個寶寶》就是她和父母對話的結晶。伊沙將它入選《新世紀詩典》時這樣點評:我初讀本詩時,以為是一首成年作者寫的“擬童詩”,讀得開懷大笑,決定采用后才見到作者簡歷和照片:我被嚇著了,一個到8月份才滿7周歲的小姑娘,小學一年級學生!此時我反倒慎重了,又反復讀了三遍,當我意識到本詩連“先鋒指數”都存在時,我推薦它的想法變得堅定不移!據了解,此詩在《新世紀詩典》剛一露面,便引發了近三百人次的轉發以及西娃、李巖等詩人的好評。前不久,《新世紀詩典》老客戶、我市詩人還非讀到時,更是大加贊賞,為家鄉能出這樣一位極有天分的小詩人感到自豪,一個勁地向我推薦這首詩。
應該說,7歲小詩人,能有一首詩入選《新世紀詩典》已經不錯了,想不到還沒到半年,她的詩歌《身份》又被伊沙看中了,并在詩歌后面作了這樣評語:“事隔5個月,我們的小詩星又來了,這5個月中,她跨越了7周歲,這5個月來,她寫得更好了,整體在提升,在兩首之間猶豫再三才做出決斷——這樣的事,大朋友給我制造的也不是很多,現在竟由這位小朋友帶來。她不是早熟,而是天才,這樣的天才我以前從未見到過,詩歌史上也沒有過先例。她竟然還經常參加‘新詩典互動’,沒有真本領,豈敢這么玩?”
伊沙說的沒錯,瀏覽這20多首詩歌,我覺得,游若昕確實是有真本領的。首先,她的詩歌都源自她的兒童生活,沒有打磨,也沒有外加生硬的成分,更沒有刻意的形象化描摹,語言非常自然、真實、無忌,情感都是從童心深處順其自然地“流”出來的,自始至終都盎然著無拘無束的童趣童味童真,以及小孩子那種有如純凈水一般的幽默、風趣和好奇心,飽含著孩子那種與生俱來的美好情感、善良愿望和天真情致。比如《以后的日子怎么過呢》:“一、二年級/還很好過/五、六年級/怎么過呢/我想不出/以后的日子/怎么過/以后的日子/再說吧”??梢哉f,她的詩,不僅能給讀者美的熏陶,獲得精神上的關照和愉悅,更能增加人們、尤其是兒童對知識的渴望、對時間的珍惜、對生命和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社會的責任與思考,同時,又能讓成年人重溫到兒時的美夢,回到那童心萌動的幼時歲月。可以說,她的詩歌具備了一種特殊的魅力,是成人們無論如何都寫不出來的。正如詩人東窗點評游若昕詩歌所說的:“在知識結構并不完備的兒童身上,肉身經驗的無禁忌有時更能抵達事物本質”。
其次,游若昕的兒童詩無拘無束,想象奇特大膽,別有新意,總是用自己“天馬行空”的思維和無意識的修辭來認識、詮釋并童話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抒發出兒童的真實情感和內心感受,讓讀者在她創造的奇妙多姿、異想天開的詩歌王國里會心一笑,領悟到詩歌的情趣和意蘊。比如《無題字》:“在紙張里/睡覺//讀出來/字就出來玩”,我們根本就不會想到,在她幼小的心目中,“字”可以玩、可以取悅、可以相互游戲的小伙伴,讀來,讓人心情舒暢,浮想聯翩。
第三,她的兒童詩語言似乎渾然天成,哪怕是胡思亂想、喃喃自語或隨便說說,都盎然著童年的詩意和情感。這對于一個尚不知道通感、擬人、象征等修辭知識的小孩子來說,尤其難能可貴。仿佛天賦使然,生來就知道如何把真實的感受通過自己童稚的、分行的語言形象地表現出來似的,使她的詩歌沒有抽象呼喊、刻意營造的痕跡,呈現出情趣而又優美的純生態童話意境。比如她的《如果》:“如果魚和鳥/交換個位置//魚在天上/鳥在缸里//魚鰭變成鳥翅/鳥翅變成魚鰭//魚就可以在天上飛翔/鳥就可以在缸里游玩”。全詩似乎是信手拈來,沒有經過構思一般,難怪伊沙會認為“她不是早熟,而是天才”。
當然,游若昕畢竟是個小女孩,所寫的詩歌在豐富性和深刻性上自然遠不如成人詩歌,這是她作為兒童的情感和生理特點所決定的。她在詩歌《一生當中》寫到:“一生當中/我最開心的事是/讀詩/跟爸爸讀詩/讀好玩的詩/讀無所謂的詩”,我希望,她今后繼續寫些“好玩的詩/無所謂的詩”,沒有來自外圍的包袱和壓力,這樣,或許更有助于她身心的健康成長。這是我作為編輯,之所以敢騰出這么一大塊版面推薦她的原因之一。其次,是想讓更多的家長和老師們認識到,每一個孩子,都是一位天賦十足的小詩人,他們純天然的心聲、囈語和夢話,往往就是一首首天籟的詩;我們要學會欣賞,學會愛護,學會傾聽、再傾聽!
————————————————————————
周宗飛,供職于福建寧德《閩東日報》社。

二月藍,王艷,姚風,游若昕(前),湘蓮子,安琪,游連斌(游若昕的父親)。攝于成都寬窄巷子。2015年4月。
(作家網安琪編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