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上的祖國
樓倒了,橋垮了,公路塌陷……
受傷的祖國依然在廢墟上站立
就像牧羊人,焦急地等候迷路的羊群
——“別怕,有我呢,我在這兒呢!”
它是遇難者的祖國,也是幸存者的祖國
不可能離開,頂風(fēng)冒雨守望在原地
比塑像還要忠實,比紀(jì)念碑還要堅定
今夜,我寫下“祖國”這兩個字
比往日有著更為復(fù)雜的感情
只敢輕輕、輕輕地念出來,生怕
稍微一用勁,就碰著它的傷口
其實它的心,比傷口還要疼
在瓦礫遍地的災(zāi)區(qū),輕輕喊了一聲“祖國”
為了送去安慰,同時也為了使自己
不顯得孤獨:我就是祖國,祖國的一分子
祖國就是他,祖國就是你,祖國就是我……
“祖國,救我!”廢墟里發(fā)出呼喚
“我來救你了,祖國!”
沒有一個倒下的人
樓倒下了,樹倒下了,人倒下了……
和倒下的樓房與樹木不同
倒下的人還會重新站起
我剛剛站起,就忙著去攙扶倒下的你
你剛剛站起,就幫他擦去身上的血跡
他是否永遠(yuǎn)倒下呢?再也無法
跟我們并肩站立?不,被水泥預(yù)制板
壓住的那兩條僵硬的腿
仍然在暗中使勁:“我會努力站起來
哪怕借用你們的身體……”
地震的現(xiàn)場沒有一個倒下的人
我心中裝著的死者,都是站著的
他們以生前的模樣活在親人的回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