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詩人與AI的纏斗無可避免
作者:陸健
陳仲義先生發(fā)來AI寫的詩
陳仲義先生發(fā)來AI寫的詩評
學者詩評家陳仲義
在此并不從文件袋里
拿出他批評家的教案
我感覺出舒婷大姐正在
他旁邊,帶著不置可否的笑意
說“大兄弟,還繼續(xù)寫嗎?”
真是無語哈!我們的
陳仲義仁兄,對詩歌女神
守護一生。詩歌的球門
卻實實堪憂了。AI魔鬼球隊啊
我答:當然寫。不然
我這個大兄弟,當?shù)貌缓细?/p>
我想,不想吃天鵝肉的
癩蛤蟆,不是好的癩蛤蟆
我想著,既然與AI的纏斗
無可避免,我就去終南山
修煉武功。哦,在家修也行
把書房當作達摩洞
如何寫出AI寫不了的詩?
堅持個人化特征,比如
雖然我長不出牛角
可我心里邊的毛刺多著呢
注重獨特細節(jié)。我抽煙的姿態(tài)
估計軟件模仿不來
語感,節(jié)奏,個人詞匯表
等等。盡管它內(nèi)存充足、野蠻
有著一覽天下小的胃口
對了,還有溫度,試問AI的
體溫多少?我的血壓160
它能同時包攬一到
220的血壓嗎?
我認定起碼它的尿酸有問題
走在軟件對詩的“擬仿”的
前面,即:“比AI”快一拍
或者半拍。顯示人腦的
“有條件強大”
哪怕是“短時效”的強大
AI在這個時間區(qū)段里成為“ai”
詩人的活路在此可否?
我耐心等著仲義先生的回復
2025年02月07日。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