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
郁東
讀史,有案可稽
記述某地知縣
只留下姓名籍貫
出身和在任時間
其他不詳
歲月是如此鋒利
四百多年的時間
讓知縣徒有虛名
巨大的空白處
我寫下
春天的一朵朵花開
樹上的一串串鳥鳴
盡管花是要落的
鳥也會歸隱
空白之上的所有內容
都是為了抹平空白點
枇杷樹搖曳
銀樺樹搖曳
無形的風穿過鐘鼓樓
讓樹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只鷹的影子
在腦海里盤旋
2025年3月4日,16:50,3月6日修訂
【作者簡介】郁東,云南省祥云縣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國際華文桂冠詩人”稱號獲得者,倡導“新新詩”寫作,主張“人與世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寫作”。作品見于《人民文學》《詩刊》《星星》《詩選刊》《延河》《鴨綠江》《大河》《新華文學》《邊疆文學》等,曾百余次在各種活動評比中獲獎,著有詩集《追趕春天的花朵》《郁東的詩》《風在滿世界找家》等10部。作品入選《中國詩歌年選》《中國新詩排行榜》《海內外華語詩選》《云南作家精品文庫·詩歌卷》,詩刊社《百年頌歌》,中學生課外閱讀《精品時文》;詩集《飛向村莊的陽光》被列入2019年中國作家協會定點深入生活項目,2021年長詩《紅船巨浪》被列為云南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大長篇作品選題。
【楊劍龍迪斯評詩】
郁東的這首《空白》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探討了歷史、時間與存在的主題。
1.主題與思想
——歷史的空白與時間的流逝:詩的開篇通過“知縣”這一歷史人物的記載,揭示了時間的無情和歷史的殘缺。知縣的存在只剩下姓名、籍貫等基本信息,其他內容已被時間抹去,形成了一種“巨大的空白”。這種空白不僅是歷史的缺失,也是人類存在的一種隱喻。
——填補空白的方式:詩人試圖通過“寫下春天的一朵朵花開”和“樹上的一串串鳥鳴”來填補這種空白。盡管花會凋謝,鳥會歸隱,但這些瞬間的美好仍然具有意義。詩人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對生命短暫與歷史虛無的對抗,試圖用當下的美好來對抗時間的侵蝕。
2.意象與語言
——自然意象的運用:詩中多次使用自然意象,如“花開”“鳥鳴”“枇杷樹”“銀樺樹”等,這些意象充滿了生命力和動態感,與歷史的“空白”形成鮮明對比。自然的永恒與生命的短暫在詩中交織,增強了詩歌的哲理性。
——風的象征:風在詩中是一個重要的象征,它“穿過鐘鼓樓”,讓樹找到方向。風無形卻有力,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推動力,同時也暗示了生命在時間中的不確定性。
——鷹的意象:結尾的“一只鷹的影子”在腦海中盤旋,鷹作為一種自由、高遠的象征,可能代表了詩人對歷史、時間和存在的思考。鷹的影子既是歷史的殘留,也是詩人內心對自由與超越的向往。
3.結構與節奏
——簡潔而富有節奏感:詩歌的語言簡潔明快,每一句都充滿了力量。詩人通過短句和斷行的方式,營造出一種節奏感,使讀者在閱讀時能夠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沉重。
——層次分明:詩歌從歷史的空白切入,逐漸過渡到自然的意象,最后以鷹的影子作為結尾,層次分明,邏輯清晰。每一部分都緊密圍繞主題展開,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輕盈與靈動。
4.情感與哲思
——對歷史的反思:詩人通過對知縣這一歷史人物的描寫,表達了對歷史的反思。歷史的空白不僅是信息的缺失,更是人類存在的虛無感。詩人試圖通過書寫當下的美好來對抗這種虛無,表現出一種積極的生命態度。
——對時間與存在的思考:詩中充滿了對時間與存在的哲思?;ㄩ_花落、鳥鳴歸隱,都是時間的象征,而詩人通過書寫這些瞬間的美好,試圖在時間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痕跡。這種思考既有對生命短暫的感慨,也有對永恒意義的追尋。
郁東的《空白》是一首充滿哲思的詩歌,通過對歷史空白與時間流逝的描寫,表達了對生命、存在與歷史的深刻思考。詩中自然意象的運用和簡潔有力的語言,使得詩歌既有歷史的厚重感,又有自然的靈動與輕盈。結尾的鷹影更是為詩歌增添了一層深遠的意境,留給讀者無限的思考空間。
這首詩不僅是對歷史的反思,也是對生命意義的探索,展現了詩人對時間與存在的獨特理解。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