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遵義會址前(外二首)
作者:郭松
站在會址前,就像打開一部兵書
圍剿、突圍、絕路后,決斷選擇開會
就像把思想的光芒聚成一把沖天劍
把天空撕開一道藍,尋找一種生存的可能
這需要大勇氣,更需要大謀略
把奔走的馬蹄、嘶啞的槍聲找來
把一雙雙緊鎖的眉頭找來
把湘江之戰的血淚、骸骨找來
重新審視,重新研判
終于打破顧慮的沉默,思想與思想碰撞
語言與語言交鋒,煙草味中彌漫著星火
水落了,石出了一道彩虹,掛在城頭
烏云散去了,道路打開了重生與轉折
將士們重新上路的時候,正是遵義的早春
叩問赤水河
赤水河的水,是紅色的
只要站在赤水河邊
就會想起紅軍四渡赤水
舉著刀槍挾著雷霆的呼嘯
越過大壑壯流憾東動西的咆哮
四次槍走槍回,四次戰馬騰越
把赤水拎起來,結成一條魔鏈
調遣敵人的腦袋,玩敵于掌心
赤水河畔的那個身影神了
叩問赤水河,專注地圖的那雙眼睛
何來得意之筆,我這么思忖著
岳麓山的風濤告訴我,擊水的飛舟告訴我
秋收的飛鏢火銃告訴我,長纓在手的自信告訴我
黃洋界敵人消遁的炮聲告訴我
凝望太平渡、二郎灘
凝望太平渡、二郎灘,這里曾經住過
著灰軍裝,戴八角帽、紅五星、紅領章?的人
住過打綁腿,穿草鞋的人
整整一條街,都是簇擁的鄉親
星星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從瑞金來
他們從通道來,他們從黎平來
他們來自對自由與解放的追尋
來自對光明的渴求與向往
站在紅軍街、長征街,一切都明白了
一張張面孔告訴我,那是一首首大詩
世上所有的苦難,他們都嘗過
世上最難走的路,他們都走過
他們扛著長征,蹚過江河、翻過峻嶺
不要去驚動他們沉睡,小心地靠近
他們趁公雞還沒有打鳴的時候
在安祥的夢境里,疲憊得到撫慰
作者簡介:郭松,四川古藺人,川大本科生,貴大研究生,從軍23年,從檢16年,云南省作家協會會員,在《散文選刊》《散文百家》《邊疆文學》《檢察日報》《云南日報》《春城晚報》等發文120余篇,在《詩詞報》《詩詞月刊》《中國詩》發詩100余首,獲中國散文年會“十佳散文獎”,4篇散文被選為初高中語文試題。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