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心一札
作者:馬毅鋼
一、麥浪
箭鏃數也數不清
鋒利于肥沃土地
那些羽毛一樣
尾翼喧嘩渲染圖景
層層疊疊麥浪
一陣又一陣起伏
如秀長發絲般飄逸
似千萬重山嶺飄蕩
靈魂在生動生機生氣
歌潮正奔跑奔涌奔鳴
是呼喚遠方山野共情
還是表達不滿烏云壓頂
更或是高亢生命不息追尋
二、梵高的《向日葵》
那束朵朵光一樣
燃燒的太陽
沒有溫度的熱量
從來如同火般滾燙
沾滿心靈的顏色
一筆一劃涂抹
不是眼睛的世界
那明艷色調蘊涵憂傷
盡管過去很久時光
沒有褪色也沒有遺忘
每一次凝神屏氣的駐足
更深共鳴與更覺鮮亮
這人類情愫的無聲碰撞
這光線投影的心靈鏡象
三、金色的萬峰林
金色的萬峰林
大小稻草垛的堆積
房前屋后翻曬的谷粒
抒情別樣的蓬勃生機
一年一度的收成
風吹雨打與日光的澆淋
才有這番汗水浸潤
由綠變黃的無限歡欣
鐮刀閃耀與機器轟鳴
收割出一幅幅山包的圖景
歌唱的聲音來自哪里
春雨瀟瀟里萌生的憧憬
夏日炎炎中揮灑的晶瑩
今天啊終將愿望構筑天地
脫谷的穗尖化為山頂
一根根的稻桿緊緊密密
金色土地的昂揚托起
少年有志當拿云的詩意
一種至高無上的精靈神氣
億萬顆數不清的谷粒
描述出豐碩收獲的象形
粒粒皆辛苦的古訓
不僅僅寫照歷史的回應
納灰河水不論喧嘩寧靜
都是這方土地神圣的母親
今朝河面上的金色輝映
太陽與稻香交融的氤氳
哦,置身如此的人間仙境
山巒疊嶂的萬峰林啊
綠與黃交織的秀美壯麗
怎不流連又如何會將你忘記
四、關于長善橋的詩行
三百年似乎漫長
用石塊壘建起歲月
這座名稱為長善橋
河不寬橋不大也不長
一邊連接昨天
一邊通往今時明日
我不曾踏足也未能見過
只從口口聲聲里
真切場景產生聯想
像春天般萌芽出感覺
所有存在只有入心
才能標志一種深刻銘記
才會擁有真正意義
決不含丁丁點點長善袖舞
這個名字寫實贊美
為兩岸交通帶來極大便利
更蘊涵深情希冀
讓永遠存在變成永恒矗立
我聽到也如見到了
長善橋邊已然長出山巒
河床上靜靜流淌如鏡
倒映高樓林立壯麗
一座地域歷史見證
一方空間文明縮影
五、海闊天空
春天里美妙瞬間
白色魚鱗片片
倒扣出天空鏡面
灰色過渡海天一色
那都是過眼云煙
唯有山水礁石與橋
寫就一種永恒
這一份遼闊背景
那些靈動人影
一個個欣欣鮮活生命
山已然很久很久
不同角度觀望
都會產生不同想象
橋是人力勝天印記
打通陸地往海洋
與宇宙也能緊緊聯系
白天承載太陽光明
夜晚傳遞浪潮陣陣
天路般幽深靜謐
灑落滿滿星輝如水
那些海邊移動不停
希望與追尋
歡快和沉思
一幀幀視覺畫面
刻在眼睛植入心靈
六、桃花吟
桃花在春天
猶似霓裳羽衣曲
美麗與嫵媚靜靜傳遞
粉紅色裝扮
花瓣如少女一般
吸引目光如炬
更似美麗綻妍開放
多少想象海洋般無垠
浪花朵朵如雪白銀
淡淡紅色透露光陰
陽光溫暖能析出溫馨
撲面而來一種親熱
寒冷怎么也無法阻擋尋真
最柔軟處才能顯露最誠
那些白里透紅紋身
條條肌理出勃勃生命
無言中深切浸潤
不僅透明而且刻畫
唯有生機顯露循環命運
哦,桃花天地燦燦
人心世界灼灼
七、春捂
春天向暖
包裹身體的衣裝
減去了大半
似乎輕松里洋溢
那些不愿退避
頑強的侵襲
寒氣陰陰逼人
從每片肌肉毛孔
潛入骨髓
總感困乏無力
茶飯也不思
心境跌入谷底
被厚厚被子捂住
汗水涔涔粘人
強迫用潮汕沙鍋粥
填充饑渴難耐的肚皮
四肢無力還酸脹
唉,天人不合一
遭罪還是自己
八、秋葉
葉子連著穹頂的太陽
化作一片片可見的金黃
歲月靜好里默默演繹
嫩芽綻綠變成今天模樣
繽紛里的循環輪回復往
在涼爽的空間里飄蕩
白云構成純潔的背景墻
那條無法尋找的無垠路徑
千絲萬縷的光線綿綿長長
讓牽掛也擁有無形的力量
仿佛墜落也能發出聲響
是離開枝頭時的呢喃淺唱
傳遞的決不是蕭瑟與蒼涼
每一次駐足凝神觀望
每一次萌生嶄新的感想
何止化作春泥更護花
生生不息的激情更似波浪
九、玻璃幕墻
歲月靜好
玻璃透出痕跡
一塊塊格式
方面出碩大天地
映像周邊姊妹樓景
襯托山般巍峨豪氣
弧形狀向上攀援
泄露擁抱親密符號
表達大地之子
伸展空間無邊穹頂
風吹雨打里清凈
日光閃耀中沐浴
蔚藍背景飄舞白云
花園城市現代化聳立
時光荏苒不老記憶
一份深刻一種情意
十、偶感
這世界那么多人
這方空間卻只我們
燈紅酒綠縈繞彌漫情意
歲月靜好音樂轟鳴
閃爍燈光中照亮面影
烏發與霜雪交響輝映
歌詞總充滿熟悉與陌生
旋律透露一種親切和共鳴
那是心靈遙遠與親近
高低起伏感覺生活不易
吐納魂魄深刻深沉
奔騰舒緩體驗生命有情
揚鞭或急或停息四蹄
只要還有一刻呼吸
總會通透人生意義
燈光變幻秀出迷茫迷離
綠色是春天信息
不老永遠寫就追尋
紅色閃耀熱烈焰火不息
藍色何止天空背景
讓此時此刻此景
將思緒韁繩無影無形
在大地在天空在無垠
有光有酒有聲有人
空間空白空靈
作者簡介:馬毅鋼,現為珠海市香洲區作家協會副主席。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