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作仁2025年9月詩歌29首
作者:徐作仁
1、關于一幀照片的解說(題圖詩)
九月,天空和湖水共一種澄澈
在叫天子的贊美聲中
小島上,習慣綠妝素裹的樹
換了一身閃亮的金裝
我的愛人,靜立成一支筆
謄寫安安靜靜的中年
多美呀,不需要倒影技術
摁下快門——
一個人的沉思,一棵樹的遐想
一個季節的密語
就是一個世界大寫的華章
天高,可以傲立
水深,任憑沉潛
風來風去,愛就愛這慢下來的時光
這是我為愛人抓拍的一幀
沒有美顏的照片
朋友,你看見我了嗎
我就是這幀照片中的
一朵陽光,一句鳥語
一痕輕輕漾動的粼粼波光
2025.9.1
2、此時,杜鵑沒有啼血
總是在季節轉彎的當口
把一支謠曲唱得清脆響亮
這天堂的信使,用翅膀馱著
天公地母的詔約,下達給
每一座山,每一個院落
每一個穿粗布衣服的人
天上,云越升越高越升越薄
地上,風越吹越大越吹越黃
杜鵑的口氣不見悲意,只有干脆
即將炸角的豌豆,聽取將令
聲聲鼓脹,聲聲飽滿
其中幾莢,讓陽光
咬出了咔嘣咔嘣的脆香
粗布短褂上的汗漬,此時
也綴上了脆香
歇坐在豆莢的旁邊,從耳朵
取下一桿裹著鳥聲的毛煙
火柴一劃,整整一個九月
就漾動在他臉上
一聲杜鵑,一身穩當
2025.9.1
3、九月是兩莖蒲葦
在埡口,憑一種韌性
扎根石頭縫隙
掇去鳥的飛鳴開始分蘗
聽西風的節律開始拔節
不羨行走的野菊
用淡黃的香,叩問山脈
不屑疲乏的秋蟬
以沙啞調子,打探去處
活成自己的蒲葦,隨秋風
用慢慢變白、慢慢分岔的筆
蘸日光、月輝、以及犟性的柔軟
謄寫埡口的寂靜
把自己幻成禪性的拂塵或牧鞭
在埡口,放牧越來越高遠的天空
放牧越來越空闊的大地
九月,原本就是兩莖蒲葦
2025.9.2
4、小院,留守的九月
歸鳥,按老規矩的節奏
把灰翅馱回的碎聞與糗事
擱在檐角,吊在竹梢
最惹人心顫的一句
是蹲在磨上那只,脆生生喊
大豆熟了,大豆熟了
扛鋤歸來的人,把身子
卸在矮凳,以一桿煙方式
讓喘息慢慢飄散
掐著一把小白菜的人,藍襟上
夕光拓了幾朵軟乎乎的花
臉膛上,是日子磨出的平靜
鳥兒轉換話題,開始講他們的龍門陣
每一聲都蹭過他們的眼角
每一句都落進柴米油鹽的韻腳
此時,李樹椏枝挑著月亮
欣然見證:干檐口下
夜色把他們映得,老實巴交
2025.9.4
5、初夏與農人
習慣黏著矮桑吊嗓子的灰蟬
用最初的明亮,給拔節的高粱助力
給替高粱葉撣晨嵐的風添幾分輕快
早晨很寬敞,高粱地很寬敞
一大群麻雀,遵從賽程
起落轉向,都與風有統一步調
你的腳與風也有統一步調
扛著的鋤頭上,锃亮著
陽光、鳥鳴和攢積好的念想
站立地頭,你不與高粱比高
比老實本分,比犟性脾氣
五月,神清氣爽
歇息時,你盯著一隊螞蟻
舉著高粱的青綠,太陽的碎金
在風里,把日子走得特別扎實
2025.9.5
6、九月,收獲季
這是麻雀表演說唱藝術的季節
九月,每個音符節律都浸過蔚藍
柴院這個小舞臺,任麻雀們
興高采烈,參加表演
地壩,干檐,圍席,簸箕
該用上的都用上了
包谷高粱黃豆,以個性色澤
替麻雀,備好韻詞和腔調
有的一出口,就如絳紅顆粒
串聯著一穗穗軟糯的醩氣
有的一起調,恰似金潤滾圓
綴映著一顆顆干脆的豆香
其中一只的表演特別逗人
跳著、蹦著,黃喙朝天
把一句好詞獻給炊煙
灰翅,撲楞出半院精采
竹椅上捻棉線的婆婆,眼角
盛開兩朵菊花,抿著嘴
看小媳婦縫織的鴛鴦襪墊
順手把麻雀的趣話纏入線團
扛著扁擔從田埂歸返的漢子
肩頭亮著麻雀說的俚調俗腔
“今年的包谷能釀三壇好酒”
嗓門,比雀語更加入韻
2025.9.6
7、白露帖
閑時愛吊竹梢耍把戲的麻雀
今日改了習性——
往檐縫的巢穴里
銜一縷白露,半撮稻草,幾粒碎糧
灌下兩碗桑尖竹芯茶
扛鋤的人,提鐮的人,
踏著晨霜走出楊家大院
割谷,翻土,是刻進骨頭里的嗜好
不消半晌,大筐大筐谷子
在院壩里露臉,攤開金黃
隨手掛在樹杈、沾著露水的鋤頭,
锃亮里,飄著新翻的泥香
兩個后生舉竿敲棗,打核桃
半院笑聲,與忙碌的麻雀撞個滿懷
讓凝在青瓦上的白露
滴下滿檐口的精采
2025.9.7(白露日)
8、九月是篇一氣呵成的文章
拉開門,站藍被好夢熨帖的身體
用亮眼、抿笑與熟稔的俗習
給九月,添幾筆清晰的注釋
掛在棗樹上的鋤頭,帶著锃亮與泥香
和墜枝的棗顆兒一起
把晨光,圓融得很可以
檐角垂落的陽光,與一首詩里漫出的陽光
在麥草帽上,逗引兩只家雀
啼鳴有煙火氣的清歡
我甩臂踢腿時,小西風也學我的模樣
不小心碰撞了一朵牽牛花
滾落的露珠,替這清靜的晨
畫下一個晶亮的句點
九月是篇一氣呵成的文章
我這被晨光浸藍的身子
正是其中最通俗易懂的詞語
2025.9.8
9、九月的風,很厚道
遵著農歷的老規矩,九月風
反復摩挲山嶺、河流、田疇
替蔥蘢的莽撞,渾濁的喧嚷
突顯巍峨的骨,清澈的光,和深淺不一的黃
密草往一邊伏身時,山就亮出肩脊
水底石頭,正蹭著云影曬涼
稻子垂成金穗,大豆脹起黃莢
稻草人抖擻,橫開半舊的布衫
一群麻雀,在風的督促中
一會兒降落,一會兒騰起
大片熟透的香,從翅尖漫過田埂
——是稻浪的明黃,豆秸的蒼黃
九月的風很厚道
總在農人歇下鋤頭時,遞來涼爽
讓他們稍一抬頭,臉上額角
映著日頭,閃成樂滋滋的光芒
2025.9.8
10、我的自白書
在某些富人面前,我很富有
一百二十平米里,父母健在
有個經常吵嘴又特別黏人的女人
還有個聽話又叛逆的孩子
在個別窮人面前,我更窮
辛苦錢常常掰成四半
買油鹽柴米,買打折智能機
買一本精裝版的《增廣賢文》
我就是我——偉人,真人,小人
富得正當,窮得安心
2025.9.9
11、戒律
長天浩渺。斢個頭*
飛鳥就有嘉木可棲
長風浩蕩。斢個頭
花朵就有繁葉可襯
暫拄鋤把,絠開一顆領扣*
大片高粱會在斢頭之際
紅出一片天地
放下往事與煩惱的鋬鋬*
撒脬尿吧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2025.9.9
*注:斢,音tiao(斢了個頭),絠詩gai(把繩子絠開),鋬讀pan(器物上供人提拿的把手)
12、你可以坐在矮凳抽煙
你可以坐在矮凳上抽煙
看剛掛上墻檐的鋤頭
纏在木柄上的泥腥味里
還留有土疙瘩的阻欄、亂草的糾纏
你可以坐在矮凳上抽煙
用右手刮去腳丫上聲嘶力竭的夏蟬
用左手扯下褲腿上的鬼針
針芒扎過的癢,不聲不響
一坨烏云把偏東雨砸下來
呼兒喚女的聲音,從竹徑
滾濕菜地,又撞了坡上的石頭
你可以坐在矮凳,慢慢抽煙
一只鳥在瓦縫里蜷著咳嗽
檐滴串成線,垂在眉前
你可以坐在矮凳上抽煙
讓煙氣,燻烘日子的平常
2025.9.10
13、紅月亮渡我(題圖詩)
大湖抿住呼吸,不興波浪
四圍黛山,卸去輪廓與戒心
影子浸水里成了墨的余韻
垂柳垂著枝條,不忍拆封
碧綢一樣的心事秘箋
不問來處,也不問去處
我乘一葉扁舟,載一盞孤燈
泊于水渚——像個頓號
把流水的長句,頓出片刻空白
湖的靜漫過我,我的靜融入湖
紅月亮懂我,從藍幃浮出
它垂落一緞紅綢,將我
輕輕渡進紅彤彤的圓滿
無我的世界,處處有我
2025.9.10
14、留守的要務
剛剛把一桿煙吸短
籬上灰蝶就翻開一本歷書
不須猜惻,你完全可以肯定
頭一頁是白露,下幾頁
就是秋分,寒露,霜降
像檐壁掛著的鋤頭,把子上
漬著的立秋、處暑,那樣子
還在眼瞳里演繹勞累與幸福
演繹松土,壘根,理溝
太陽督陣,蟬聲加油
再續完一桿煙,瞇瞇盹睡
讓家蟲,替你仔細唸讀
歷書上的吉、兇、宜、忌
你記得明白,陪你留守的小院
也記得清清楚楚
干檐騰出的位置,等幾天
要碼上紅苕,包谷
壩邊堆放的糞灰,等幾天
要撒給麥子,豌豆
要緊的:吃得下,睡得著,干得動
2025.9.11
15、偏東雨
往東偏一點,再往東偏一點
老爹和陽坡的包谷
已經渴到了嗓子眼
老爹大吼一聲
莫要聽信風這個奸臣、叛徒
莫要被風拐往別的路途
要來就趕快,老爹替包谷說
你來得及時痛快
我們也淋得暢快及時
大點就好,我們喝就喝個飽
喝足了,你就自己走吧
我們會頂住四五六七個大太陽
2025.9.13
16、八面山:盤山公路(題圖詩)
八面山把自己揉成一團深綠
盤山公路,偏要做根銀亮的針
一針一針在巖石與草木間縫出磅礴
不,它是一支寫狂草的大筆
掠過草木牽絆,繞著峭壁凜骨
蜿蜒逶迤,把“向上”寫得倔強
墨痕壓罡風,鋒尖挑虹光
每一彎,都與深谷對峙
每一轉,都往云里挺進
陽光為它鍍銀鑲金
云霧掩不住跌宕騰挪
盤山盤山,盤出整山高歌
2025.9.20
17、秋日
灰蟬怯懦,不敢與九月爭吵
一莖芭茅草的舊詞,蒼白
不帶半點韻聲
蔞蒿把積攢已久的綠
萎成敗黃,任一陣風吹往
不想去而不得不去的方向
游云鳥散,空洞中
時間毫無聲息,一桿孤煙
卻熏黃了打望的目光
2025.9.20
18、鬼針草
不是深閨里拈繡線的女子
也不是柴院笑春風的村姑
穿粗布褂的老實小子,把身子
摜進日頭里,又浸在夜露中
生來不往良田沃土里湊
只蹲在亂石縫、荒坡上
學不了招蜂引蝶的討巧
藥香裹在葉瓣,落滿塵灰
也沒人過問
揣著股拗勁:生就倒刺
不勾花也不勾葉
只等路人褲腳,針籽兒悄悄刺上去
換個地方,扎根再生
2025.9.21
19、雛菊
竹籬歪斜,圈半塊瘦地
草色剛剛褪到腳踝
風翻舊了夏天的稻桿
從田間小路溜進來,碰落
第五片槐葉,第三朵桂子
你偏著頭,把鵝黃的小蕊
舉在風里、夕暉里
影子清瘦
卻不肯朝籬地,彎下半分
2025.9.21
20、欒樹花開了
誰也說不準,先有欒樹還是先有老屋
樹干刻的名字,早被風磨成了淺影
我回老屋,已是多年之后
風還熟,卷著八月蟬鳴繞枝椏
紅黃色的花垂著,像耳旁絮語
落瓣粘石階,疊著舊年的溫馨
記得蟬聲低時,欒樹就掛上小燈籠
我總喊它“氣球”,扯著母親的圍腰
要一串兩串晃蕩的紅花
母親笑我,“提串紅燈籠,找個乖媳婦”
彎腰拾花,圍腰沾著秋陽
也沾著細碎的欒花香
此刻,墻頭的燈籠還在搖晃
我伸手,想接住那串好看的花
風過枝椏,只剩掌心的涼
當年的暖,隨欒花謝落在
母親拾花的那片土上
2025.9.22
21、檐下,聽風讀雨
曬秋的竹匾還在墻根斜著
豇豆紅,南瓜黃,沾著九月的光
風從籬笆縫擠進來
掀了掀娘笸籮里的鞋樣
雨就跟著來了
打在青瓦上,碎成讀秋的細韻
爹把自已和一只矮凳,往檐里
再挪了挪,一桿煙氣被風一摟
更加裊娜多姿
我盯著雨滴在檐下敲出琴聲
讀斜雨在檐外書寫的行書
內心愈發柔軟
而包谷棒子吊在檐下
也學我,聽風讀雨
2025.9.23
22、秋天的芭茅
在田埂拐角,把最后一點綠
擰成霜白,像踮腳望歸的婦人
把整個夏天捂熱的心事
疊進一痕秋光
不求豆莢鼓脹,不羨野菊燃艷
只把腰彎成田壟的弧度
靜聽土地里的蟲豸
用俚語叨嘮星象、年成與家常
鳥雀歇腳時,斂盡鋒芒
以微弓的穗子,架一座軟橋
讓遷徙的辛苦與慌張
輕得能浮在風上
冷霜襲,裹緊單薄的白芒
卻把筋骨繃直,挺成瘦硬
怕暮色里的歸人
錯認了田埂的走向
抖落的溫軟,每一粒白茅
揚在風里,是說給土地的私語
落在歸途,便是歸人鞋尖沾著的
帶霜的鄉音
2025.9.26
23、青茄子,紫茄子
籬笆把暮色攔在院外之時
母親正彎腰摘茄子
青的像沒有睡醒的星子
紫的是曬足了日頭的小貓
蛐蛐清唱,竹籃晃著月光
母親指尖碰過的茄枝
小刺軟得像我幼時的乳牙
咬著她的溫柔,很輕很輕
"青的炒紅椒,紫的燉臘肉"
炊煙和笑語漫過灶房
我數母親鬢角的白,像數
一籃子青茄子、紫茄子
如今每次在市場看見茄子
就想起那個浸著茄香的傍晚
月下,母親立著
青得美麗,紫得慈祥
2025.9.26
24、紅辣椒
籬笆把夕陽裁成小塊,落進土里
幾株辣椒踮腳接光,紅了
像母親的碎花花衣裳,把矮籬
媚得有模有樣
母親挎的竹籃晃著半籃紅
尖的、圓的、長的、歪的
緊緊依偎,乖巧得像我一樣
母親和夕風折回干檐,把辣椒
懸在木門兩邊,幾串紅
是秋天蓋在日子里的印章
廚房飄出辣香,母親端來面條
趁熱,我幾口下肚
辣乎乎的“長大”,生精壯骨
后來在異鄉,才懂辣椒的紅
母親留給我的——
暖徹心扉的念想
2025.9.27
25、穿堂風
總是在午后,把舊木門悄悄推開
像母親躡手躡腳,走近
我借屋頂亮瓦寫作業的方桌
它繞過褪色的藤椅,摸摹
書包上補綴的那只飛鳥
——那是掏鳥蛋掛破的地方
飛鳥小嘴微張,像沒說出口的道歉
它又熟門熟路,走到墻角
輕輕撣了撣一雙舊布鞋
上面沾著的泥點兒,像極了
母親從菜園子回來時的模樣
停在相框前,它小心翼翼
拂拂母親鬢角的灰
我一伸手,只握住涼絲絲的舊時光
就這樣呆了好一會兒
它才折身出門
我不敢說話,怕一開口
就亂了母親的方寸
2025.9.28
26、千腳泥
娘總在黎明把門前的泥掃成堆
掃出一條亮堂的路,讓晨光
沿著掃把的腿,溜進堂屋
爹上坡回來,褲腳沾著帶根的泥
在干檐跺一跺,轉身用鋤頭
把墻腳的泥鏟在一塊,說
陳年老泥養得出最肥的豇豆
我常光著腳,用力踩那層軟
踩出星星點點小窩,像娘
納鞋墊時沒繡完的鳥兒花兒
這些泥里,埋過我的乳牙
娘說,埋好,長大才會扎根
也埋過爹修房從老墻拆下的半塊青瓦
瓦沿像他彎著的脊梁
埋過奶奶臨終前攥在手里的種籽
而指縫漏下的,都發了芽
后來我走了,它被歲月啃得越來越淺
后來我回來,它結成硬殼
掃把倒在檐口,像個迷路的孩子
豇豆藤,沒有爬在籬笆
我蹲下身,指尖碰碰那層涼
風里,好像還飄著掃把掃過晨光
飄著脊梁彎下弄出的聲響
2025.9.29
27、一脬尿
趕集的布鞋還沾著叫賣的喧嚷
肚里的潮正漫向田埂的方向
二大伯攥緊毛藍褲的腰繩
像攥著半畝薄田
一脬尿,要夾回自家的糞凼
腿縫里的慌,比田埂還長
每一步都踩著尿意的鼓點
不能慢——慢了就積不到肥
不敢快——怕那泡肥
順下褲管,喂了別家的秧秧
風從領口灌進,他小肚發緊額角冒汗
望見自家糞坑時,他眼里亮了光
——那泡尿,會熬成
新麥的黃,嫩菜的香
終究沒憋過最后一道田埂
熱流沖破閘門,他僵在埡口
老臉通紅——一泡金貴的尿
在褲襠結了層咸霜
后來,二大伯坐在干檐抽煙
說起那年趕集的糗事
煙鍋里的火,明明滅滅
像那年憋在他肚里的潮水
像田埂上,亟待澆灌的春光
2025.9.30
28、爬上籬門上的葎草
數著葎草的卷須,一根、兩根
它們勾著籬笆往上爬,像極了
視頻里爸爸攥著腳手架的手
奶奶說這草扎人,可我偏要摸
指尖被劃出血珠,不疼
比不過夜里想媽時,鼻子酸得發緊
它爬得真快,昨天才爬了半腰
今天夠著我貼在籬門的貼紙——
那是城里表哥送的舉光的奧特曼
摘片葎葉含在嘴里,澀澀的
忽然想起爸媽走時說的話
“等草爬滿籬笆就回來”
爸媽沒回來,葎草已經爬上李樹了
奶奶把縫綴的舊圍腰掛樹上
給這惱人的日子,穿一件衣裳
2025.9.30
29、枸樹
今夜,電腦屏幕突然洇出一片綠
像鄉下老屋檐角的那棵枸樹
它矮瘦歪斜,根扎進老屋墻腳的裂縫
像奶奶看我時,眼鏡上方橫出來的皺紋
幼時總嫌它的飄絮,粘得我滿頭滿臉
而奶奶,卻捋回它的新葉
開水一焯,就是飯桌上最嫩的春天
后來奶奶上山,走的那天
枸葉落了一地,像碎綠的紙錢
父親母親把奶奶的舊襖子埋在樹根
說奶奶能夠就著樹根
摸一摸老屋的墻,看一看
我每次回家,踩在門口的腳尖
我看著屏幕,想起那些被我嫌棄的枸絮
想起奶奶混著枸葉澀味的話語
窗外霓虹閃閃,替我品出了澀中回甜
我真想給那棵枸樹打個電話
問問它,今年的新葉
有沒有落在奶奶的墳頭
落在父親母親新添的白發上
2025.9.30
作者簡介:徐作仁,重慶市作協會員。詩作刊于《詩刊》《星星》《詩選刊》《詩潮》《北京文學》《天津文學》《湖南詩歌》《江浙文藝》《中國好詩歌》《中國百年詩人新詩精選》《當代詩人精品詩歌薈萃》《中國當代鄉愁詩歌精選》等多種刊物和選本,獲中國詩歌網“每日好詩”,多次入選《中國好詩》《每日精選》,獲中國作家網“每周詩星”,多次獲世界詩歌“日冠軍”等。著自印詩集《坐在時間對面》。
(注:本文已獲作者授權發布)
純貴坊酒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