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鑒史十四章(選章)
●考古工作者
他們往陵墓的坑穴中填進(jìn)多少土,
我和我的同事們就要挖出多少土;
他們怎樣為墓穴封上最后一塊磚,
我就怎樣挪開那塊磚——也許挪得不對。
他們的工作,我再做一遍,但程序完全相反:
他們從一數(shù)到十,
我從十退數(shù)到一。
只是北斗七星雖然依然七顆,形狀卻已小有改變;
只是今夜的雨水舔一舔,有點兒酸。
我摸到了陶器、漆器、青銅器、金縷玉衣——
他們怎樣給死人穿上金縷玉衣,
我就怎樣給死人脫下金縷玉衣,全憑摸索。
我的記憶,遠(yuǎn)遠(yuǎn)多于我同時代人的記憶,
雖然這并沒有使我多么與眾不同,
但我的確比別人多知道一點有關(guān)死亡和文明的秘密。
●六朝鬼魅
六朝,公元265~588,鬼魅的數(shù)量超過了人口。
活人夜晚夢見鬼魅,白天遇見鬼魅。
鬼魅不避天光,猶如老鼠不避活人。
六朝人的生活古古怪怪:據(jù)《幽冥錄》,連鬼魅也長著汗毛、腋毛和陰毛。
鬼魅與人爭搶飯食。鬼魅之間打架斗毆。
六朝鬼魅有學(xué)問,可以與人論《五經(jīng)》,可以與無神論者辯論有無鬼魅。
六朝鬼魅神通大,知道每一個皇帝何時生,何時死,何時天下有大亂。
六朝男人在鬼魅的幫助下,游了仙境游地府,回來之后掄小說。
六朝男人有艷福,但艷福也是鬼魅給的:女鬼們在墳中設(shè)宴,總有男人躬逢其盛。六朝女人原形畢露時,就變回白鷺和白鵠,總之一個“白”字,透著血管隱隱。
六朝白鵠心腸好,追人追出五六里,遞上他丟失的鞋子。但六朝老虎別出心裁,趁男人在屋外撒尿咬他的雞雞。六朝人說,在我們那個時代,動物變?nèi)巳缂页1泔垼赡莻€憂郁的什么什么卡夫卡,少見多怪,讓人變成動物——肯定是寫擰了!肯定是寫錯了!
●拙赤•哈撒爾王封地
七百年前的拙赤•哈撒爾王封地,除了連天的青草什么都沒有,除了青草叢中的幾片灰瓦什么都沒有。大風(fēng)著。七百年前,成吉思汗和窩闊臺的十萬蒙古騎兵向中亞的群山和俄羅斯草原發(fā)動閃電戰(zhàn),頒布法律,建立起郵政制度,在匈牙利、奧地利和中國之間。但是現(xiàn)在,成吉思汗的大弟弟拙赤•哈撒爾王的封地上,除了拙赤•哈撒爾王的名字,什么都沒有。夜晚來得真快!當(dāng)夜晚捏好雨滴,一粒粒撒在草原上,廢棄馬車的木車輪就不動聲色地變成黑色,到了拙赤•哈撒爾王用晚膳的時候。我們走進(jìn)附近一家小飯館。柜臺后面,一張貼在墻上的《蒙娜麗莎》、一張十六歲的俄羅斯族小姑娘的笑臉。我吃飽后,開飯館的漢族老板娘對我說:“你幫幫這個失學(xué)的孩子吧。多漂亮的孩子!她需要去海拉爾上中學(xué),一年的學(xué)費、生活費三千塊。或者,你把她帶走吧,帶到北京,讓她能有一個好前程。”
●莎車雕梁
12世紀(jì)的莎車?yán)辖帧#保妒兰o(jì)的阿曼尼莎汗陵墓。 陵墓一側(cè),21世紀(jì)的民房廢墟。廢墟中,一截17世紀(jì)的莎車雕梁。莎車,莎草般清爽的名字,新疆的南疆,中國的西北,飛機(jī)無法降落,火車無法停靠,只有驢車、馬車、汽車可以抵達(dá)。葉爾羌汗國的莎車只剩下了阿蔓尼莎汗的陵墓。陵墓一側(cè)的民房,害怕自己蕩然無存,就果真落得蕩然無存。一個人正趕著驢車運走磚瓦。一片廣場,或一片商場,即將在廢墟上鋪開或站起。廣場上會有人跳集體舞跳到渾身大汗;商場里會有人為一毛兩毛殫精竭慮但假裝滿不在乎。歸來,我用自來水仔細(xì)沖洗這一截莎車雕梁。幻聽:17世紀(jì)阿訇祈禱的聲音、鐵匠打鐵的聲音、姑娘唱歌的聲音、驢叫的聲音。雕梁下的生活中斷了;在木頭上雕刻生活的人放棄了他的手藝。無論是否莎車人,蜂擁而上地放棄了莎車,就像莎車放棄了自己的虱子和跳蚤。朝向莎車的公路朝向了不是莎車的莎車。蹲在路邊的人還能想起莎車,走向莎車的人卻永遠(yuǎn)走不到莎車了。阿蔓尼莎汗在天堂里空等著她的客人。
●造假之人笑嘻嘻
他膽敢把自己偽造的沈周山水畫賣給文征明,并得到文征明對假畫的夸獎,他心里撲騰的小鹿從一頭變成八頭。他為自己創(chuàng)造了這個值得紀(jì)念的好日子。
造假之人笑嘻嘻。文征明深懷喜悅,將畫幅高懸于正堂之上。恰逢友人顧汝和造訪,兩人遂瞇起眼睛,從構(gòu)圖、筆墨、題款,一直欣賞到印章。印章猶如丹頂鶴頭頂?shù)囊稽c朱砂。
造假之人笑嘻嘻。顧貪婪此畫,文亦貪婪,因而不允。兩人一笑,遂改換話題,從沈周煙火盡消的山水畫,追溯至繪事的縹緲源頭,全忘了造假也是這光輝傳統(tǒng)的一部分。
造假之人笑嘻嘻。造假之人,這藝高無名者,玩世不恭者,兀立于專諸巷,持另一幅偽造的沈周山水待售與顧汝和。顧果然取道于此,展開另一幅假沈周,大吃一驚。
造假之人笑嘻嘻。造假之人道:“無假不成繪事,無我不成沈周。我是精彩的糟泊專吃腐朽的精華。這畫你買了吧。不虧。我賣文先生八百錢,賣你七百錢如何?”
造假之人笑嘻嘻。顧卷畫而去。迎著落日望見九只起舞的丹頂鶴。顧想,連沈周都可以偽造我該信什么呢?連文征明都可以被欺騙我還信什么呢?顧由此達(dá)至人生一新境界。
●觀世音菩薩木像贊
不知道什么木質(zhì)的觀世音菩薩趺坐像。修長的上身。細(xì)長的手指。白衣紅帽。凈瓶。蓮座。背上開光,小心啟開紅紙封住的木楔,見其中藏有棉花、赤豆、海馬、貝殼化石、云母片及不識其名的植物梗。開光穴最深處藏有一小紙卷。展讀,其上小楷書云:“觀音大士今呈江西省吉安府萬安縣……沈宅吉[]居住奉仙神焚香進(jìn)臟求泰信民沈祿堂攜男開云開明開亮開發(fā)領(lǐng)合家人等即日上拜……伏頌慈光普照佛日常明萬民人物增光物阜民安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山林叢茂教讀成材官非消散世道平安營謀順?biāo)彀贅I(yè)稱心等……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吉立”。 展讀紙卷,興奮莫名,將所有什物填回開光穴,贊曰:從西天來了菩薩騎在白馬的背上枯瘦的月亮枯瘦的向日葵一個人臨風(fēng)拉著胡琴從西天來了菩薩騎在白馬的背上洪水退了木盆里跳出兩個小孩他們望見白馬和柳枝他們望見繡鞋和云陣河水兜大彎云陣紛紛亂荒涼的廟宇倒塌了紅色的大門敞開著在雷電燎過的地方小鬼們廝打在雨水入地的地方滿地是鮮花一支看不見的軍隊紀(jì)律嚴(yán)明跟隨著領(lǐng)袖——傾國傾城的菩薩她有潔白的臉蛋她有彎彎的眉毛她有篦子篦過的水亮的頭發(fā)她能聽見我的話菩薩菩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從西天來了菩薩騎在白馬的背上
●西望
1985年夏天,敦煌附近,墩墩山烽火燧,我西望:無邊的戈壁瀚海,它的盡頭,我想像力的終點,喀什和帕米爾高原。2004年秋天,喀什和帕米爾高原,我西望,皚皚雪山。一位來自阿富汗的詩人告訴我,他的家鄉(xiāng),也有皚皚雪山和荒原,外加多年戰(zhàn)亂。阿富汗,以及阿富汗以西,整條絲綢之路,漢朝探險家的帳篷、唐朝軍隊的羯鼓、鐵木真的郵遞員,我什么都望不見。可我心里望得見德國、法國和英國,但從阿富汗到土耳其,我什么都望不見。不再矗立巴米揚大佛的石窟、撒瑪爾罕萬人倒身下跪的清真寺、飛鳥集會的德黑蘭集市、敘利亞的帕爾米拉宮殿遺址、伊拉克的白色大理石裸體無頭女神像……我什么都望不見。遠(yuǎn)方,但并不比歐洲更遠(yuǎn);但并不比歐洲更遠(yuǎn)的遠(yuǎn)方,我什么都望不見。葉芝從歐洲的最西端墊腳東望。他眺望到拜占庭的斷壁殘垣。但我得見拜占庭的黃金飾品,卻是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王大人、李大人,誰的藍(lán)帽頂王大人、李大人,你們中間的哪一個來認(rèn)領(lǐng)這一枚藍(lán)帽頂?藍(lán)中帶紫的藍(lán)帽頂,艷藍(lán)的、捏胎玻璃料藍(lán)帽頂,我攥在手里。一個三品大員的文韜武略,我攥在手里。我攥住他的糖尿病、大腹便便,以及他的老花眼。部級干部,是個大官兒了。他握過銀子的手也剝過蓮蓬,他捏過小老婆奶頭的手也捧讀過圣人的寶卷。小的愛吃東來順的涮羊肉和月盛齋的艾窩窩。小的從未碰見過三品大員。或者小的有眼不識泰山。 王大人、李大人,你們中間哪一個,見皇上時戴過這枚藍(lán)帽頂?你們中間的哪一個對著洋人瞪過眼?戴這么漂亮的帽頂而治理不好國家是一件恥辱的事。皇上說:“奪去他的頂戴花翎!”皇上沒說:“留下他的藍(lán)帽頂。”王大人、李大人,大清國是否就毀在了你們中間哪一個的手上?或者你們兩人是同案犯?
●龍
動物中在形式上無法被抽像者:大熊貓。想像的動物中無法被抽像者:龍。(麒麟亦無法被抽像,但它與龍同屬一類想像動物,且畫家極少畫麒麟,可以不說它。) 凡無法被抽像的動物,無論實際存在與否,均難以入畫。畫龍出名,就像畫熊貓出名一樣,純屬瞎掰。凡在筆會上畫龍畫熊貓的,當(dāng)被轟出門去。龍王爺:一個蛇身子,又在水中游,又在天上飛,那是多大的本事!一條龍,少年、老年一張臉,多么不可思議!龍王爺上天廷,官員模樣,多大的耐性!龍要配鳳,故龍定然是有性欲的。又傳說鳳為雄,凰為雌,則龍鳳配為同性異種配。若鳳為雌,鳳配龍,則凰為第三者,少不了就著手絹哭哭啼啼。葉公好龍不好鳳,怪癖的典型。龍不來,是鳳拽住龍的衣襟說:“夫君,莫去!”故事說,龍來了。但葉公好龍的另一種可能的結(jié)局是:龍始終不來。晾著葉公。但龍涎香可以通血脈;小龍女可以做老婆;龍和虎、豹可以組成一個流氓小集團(tuán)。那只允許一個人坐的龍椅,許多人坐過。但風(fēng)水中的龍脈不能輕易破壞。紫禁城到夜晚就變成動物園是可以想像的,真龍?zhí)熳右拱腼w天是可以想像的,既然他是真龍。屬龍的人與屬馬,屬狗的人應(yīng)有較大不同,因為狗、馬是常見之物。沒見過五爪龍。也沒見過四爪龍、三爪龍。神龍當(dāng)然見首不見尾。“潛龍勿用”的說法有人牢記在心。第二天醒來他發(fā)現(xiàn)已是天翻地覆。
2006.1-2007.9 北京-翁布里亞-北京-紐約-北京
(作家網(wǎng)編輯安琪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