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忠禪詩十首
冥思
冥思一遍過往
約等于捻一粒菩提子
或者轉(zhuǎn)經(jīng)一遍
上香一炷
默然數(shù)心過半晌
有菩提突然碴住手指
而你才剛剛出現(xiàn)
而我卻走在冥思里
或者你早走在過往中
等我同行
轉(zhuǎn)經(jīng)不止一遍
上香不止一炷
畫青山
路過那片青山
飛鳥的點點姿勢
讓白云淡遠
于是劃一條流水
如果空谷有音
那是你的輕舟
從山的那邊來
如果飛鳥佇立水面
那是流水枯了
那片青山也白了頭
于是再畫一個你
比白云淡些
夢游者
領(lǐng)眾壑走進黑暗
知道你不會來
于是讓野花
開滿一個個山坳
漫坡蟲鳴
我舉杯半空 四周虛靜
有你的影子
在杯中
明亮的夜啊
山巒不聲不響跟著
你來還是不來
野花謝了又開
我舉杯 飲盡半空
卻發(fā)覺山中的露水
全是你的影子
是一條銀河
散步
八九點的陽光
踱進了屋子
卻也沒走遠
窗欞上也有
不知道是坐著
還是站著
許多人家都有
來者不說話
或站或倚 或盤膝
安靜的清晨
菩薩從林間來
說出太陽了 外面很好
清晨百步走
活到九十九
菩薩她每天都散步
模樣
此刻縷縷春心 定是
菩薩愛著人間的模樣
春水蕩漾 蕩著鐘聲
山門前后的金剛和羅漢
看似也沒那么威嚴了
如果你來上香 磕頭
他們或許不在蓮花寶座
如果你在踏青的路上
風(fēng)中不說話的
但津津有味 或怔怔地
賞春叫春的人兒
也許 他們就是或可能是
不當(dāng)班的金剛或羅漢
那些夜半翻墻的 準是菩薩
禪與廟堂與江湖
——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
那只是大唐年間的一場尋常出獵
一襲袈裟與輕裘肥馬的不經(jīng)意岔道
那時風(fēng)里有經(jīng)書與花朵的腐爛氣息
水有痕 水有痕
雨點紛紛揚揚灑在山前嶺后
馬蹄聲里的愛情步步踐踏塵世
春天把煙火削淡 鐫著十指相扣的手
五蘊空 五蘊空
一只玉枕 載著燕子聽經(jīng)的灼灼
浮沉在倉促的潮生兩岸
說不清是負了如來還是負了卿
愛別離 愛別離
無法敘述的故事只能順勢腰斬
一場血光之災(zāi)的愛伴隨黃土飛揚
偶然印證了偶然的不容人世
緣起滅 緣起滅
都說血是佛的眼淚
我半生的修行都未曾見過拈花滴水
那一天狂風(fēng)暴雨魔摧花
從此度 從此度
畢竟是遺落在多年前的往事了
大唐年間的一場秋后問斬
完成了禪與廟堂與江湖的辯證
觀自在 觀自在
禪初
小廟開門時
像一個枯瘦的僧人笑了
野草豐滿
石梯滑潤
是有白云三兩朵
借來了整面天空
水泡和卵石
是佛珠的虛與實
蠶豆花開了
漫山遍野的星宿
陽光無聲無息
飛鳥是一群敲響的鐃鈸
凝視
天空低眉
低到山岡的眼梢
野草隨風(fēng)漫坡爬去
紛紛雨后又掉落山澗
礁嶼盤腿
坐定千萬頃海水
浪濤重重
只不過思緒有些搖擺不定
陌路蒼茫
腳印歇成了石階
有了翅膀的長亭與短亭
從眉心到掌心開始往返倦鳥歸云
井水沉靜
波紋把風(fēng)言風(fēng)語收藏
倒影漸漸清晰
心底有多少事天知道
只是凝視
佛說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菩提”
禪箭錄
時間是弓弦
人們只是箭
被命運往后扯
還以為是向前
倒著走的今生今世
有一天 光陰松手
回光返照的一生
來路紛紛蘇醒
誰都正中靶心
虛構(gòu)
開門不見山
坐定河流
通過空
讓分秒乏力
直指卻無心
棒喝肉身
以為色
使虛無有形
許多年頭了
時而想起
色與空
常難分表里
這意念起伏
從前多點
到現(xiàn)在
也放下當(dāng)時
【個人簡介】
蘇忠,福建連江人,現(xiàn)居北京,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xué)會會員、北京城市發(fā)展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出版長篇小說1部、隨筆集2部、詩集4部。詩作發(fā)表于《詩刊》《十月》《人民文學(xué)》《中國作家》《北京文學(xué)》《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部分作品多次入選年度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