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詩人、作家叫凸凹
凸凹,又名成都凸凹,本名魏平。詩人、小說家、編劇。1962年3月生于都江堰,祖籍湖北孝感。1978年高中畢業進入四川航天系統,2000年調入地方文化部門。1998年6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居成都龍泉驛。
中文名 凸凹
別名 魏平、成都凸凹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都江堰
出生日期 1962年3月
職業 詩人、小說家、編劇
畢業院校 四川電大機械制造、中央電大法學
主要成就 獲詩刊劉伯溫詩歌獎
代表作品 長篇小說《大三線》《甑子場》《湯湯水命》、短詩《蚯蚓之舞》《大師出沒的地方》等
目錄
一、主要經歷
二、主要作品
三、所獲榮譽
四、人物評價
一、主要經歷
1962年3月生于都江堰,祖籍湖北孝感。六歲時隨工作調動的母親到大巴山腹地四川省萬源縣。
1978年畢業于萬源高中,9月入讀航天工業部川北技校機加班。1980年8月在7102廠技術科從事刀量具設計工作。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脫產讀四川電大機械制造專業。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7102廠技術科從事工廠規則工作,任助理工程師。
1988年9月調至062基地機關任《四川航天報》編輯、記者。
1992年3月至1993年2月任062基地機關三產辦經濟師,從大巴山調至龍泉驛。1993年3月至2000年2月任四川航天經濟文化公司法人代表、正處級經理。2000年2月辭去一切職務。
2000年3月至2001年2月借調到成都市龍泉驛區文化局任創作辦負責人。2001年3月至2007年4月龍泉驛區文體局產業辦、文化科負責人,2005年任中國桃花詩村村長,2006年發起創立成都鄉村詩歌節。2007年4月至2009年12月任龍泉驛區文體局文化科科長、區影視文化中心主任(2006.09-2009.01中央電大法學專業本科班學習)。成都市作家協會詩歌專委會執行主任,與楊然合任《芙蓉錦江》詩刊主編。
2009年12月至2012年9月任龍泉驛區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掛職),區政協文史委副主任(掛),區影視文化中心主任。成都市作家協會副秘書長。
2012年10月至2019年3月任龍泉驛區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任區文聯會刊《龍泉山》(原名《龍泉驛創作》)季刊主編。
2019年3月至今,任龍泉驛區委宣傳部副調研員。
1980年代中期步入文壇,與人創立大巴山端午文學社,1986年啟用筆名凸凹,1988年由武漢大學自印五人同仁詩集《人跡》。1992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協會,199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9年參加詩刊社第十五屆青春詩會。2011年參加第三屆青海湖國際詩歌節。2016年在韓國青松郡參加第十屆中韓作家會議。
現為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草堂》詩刊編委、四川省作協詩歌專委會委員、四川省作協全委會委員、成都文學院終身特約作家、南方周末年度好書推薦評委、華西都市報人文智庫專家、中國詩歌學會理事。
編有《采詩錦城東》《龍泉驛民間文學故事365》《中國桃花詩村》等書。與人合編有《星空戀》《花事繽紛》《稀世佳人》《中國桃鄉文學作品集》(三卷本)《桃花詩三百首》(上下集)《桃花故里農民詩選》《桃花故里掌故》《又見桃花紅:中國鄉村詩選》《中國新詩雙年選》《心靈馳援:成都抗震救災詩選》《北緯30度:龍泉驛密碼》《詩歌帶我回家——現當代詩人筆下的成都》《龍泉驛作家檔案》《龍泉驛畫家檔案》等書。
出版有長篇小說《甑子場》《大三線》《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中短篇小說集《花兒與手槍》、詩集《蚯蚓之舞》《桃果上的樹》、散文隨筆集《花蕊中的古驛》《紋道》、批評札記《字簍里的詞屑》等書20余部。編劇有30集電視連續劇《滾滾血脈》。
二、主要作品
1、小說
長篇小說《大三線》,2014.10
長篇小說《甑子場》,2014.12
長篇小說《湯湯水命——秦蜀郡守李冰》,2019.6
中短篇小說集《花兒與手槍》,2016.11
2、詩集
《人跡》,1988.12,自印五人合集
《大師出沒的地方》,1992.6
《愛在深秋》,1993.6
《人在五行中》,1998.12
《苞谷酒嗝打起來》,1999.11,自印
《鏡》,1999.12,自印
《九人詩選》,2001.6,合著
《桃花的隱約部分》,2004.11,自印
《大河》,2005.11,自印
《芙蓉錦江九人詩選》,2008.6,合著
《芝麻開門:青年詩人11家》,2008.10,合著
《手藝坊》,2008.12,自印
《詩:三人行》,2009.7,三人合著
《桃果上的樹》,2014.7,蜀籟詩叢
《蚯蚓之舞》,2017.9,天星詩庫
3、人文地理隨筆集
《花蕊中的古驛》,2004.11
《中國農家樂》,2005.7,七人合著
《天下客家》,2005.10,三人合著
《桃花故里,枇杷原鄉》,2007.4,自印
《紋道:蜀錦蜀繡漆藝——流光溢彩的國家技藝》,2008.5
《民族花燦》,2009.7
《首街:東大街浮世繪》,2011.1,二人合著
《錦江商脈》,2011.1,二人合著
《歲月雕花:漢唐巴蜀古道遺珠》,2012,合著
4、評論札記集
《字簍里的詞屑》,2009.10
5、報告文學集
《綠色的力量》,2010.8,二人合著,自印(此前被《人民文學》副刊全文刊載)
6、故事集
《洛帶非常故事》,2012.3,三人合著
三、所獲榮譽
1.書《花蕊中的古驛》獲2004年度(第十七屆)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獎二等獎;
2.詩《候鳥》獲1989年《詩刊》珍酒杯全國新詩大賽優秀獎;
3.詩《大師出沒的地方》獲成都廿年(1980—2000)詩歌獎;
4.詩《房子是這樣建成的》獲成都市人民政府第六屆“金芙蓉”文學獎;
5.書《天下客家》(合)獲成都市第六屆“五個一工程”獎一等獎;
6.散文《鼯之翔》獲首屆“四川散文獎”二等獎;
7.中篇小說《總統套房》獲中國小說學會“中國當代小說獎”。
8.長詩《不斷的刀》獲詩刊社第二屆劉伯溫詩歌獎之提名獎;
9.長篇小說《大三線》獲成都商報2015中國文藝年度圖書獎;
10.長篇小說《大三線》獲首屆浩然文學獎;
11.中篇小說《背后》獲第九屆四川文學獎。
12.獲華西都市報2018年度“十大詩人”稱號;
四、人物評價
評論文章約有一二百件,匯編成冊的有2種:
1.《凸凹體白皮書:〈手藝坊〉詩歌美學六十家評》(2008.12),收入藍棣之、楊遠宏、陳仲義、鐘鳴、燎原、孫文波、馬相武、宋琳、朱子慶、蒼耳、邱正倫、趙金鐘、向以鮮、何小竹、黃梵、席永君、張清華、中島、南鷗、阿吾、蔣藍、樹才、蔣登科、啞石、向衛國、趙思運、洪燭、張德明、楊四平、譚五昌、蔡俊、安琪、北塔、世賓、聶作平、馬知遙、白鴉、孫磊、陶春、曾蒙、張立群、榮光啟、劉川、胡亮、霍俊明、易彬、劉波、王士強等知名詩評家、詩人專論60篇。
2.《場域中的小說藝術:〈甑子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4.12),收入阿來、邱華棟、程紹武、何開四、傅恒、顧建平、姚雪雪、葉開、霍俊明、羅偉章、石一楓、王國平、蔣藍、盧一萍、桫欏、張放、向榮、鄭潤良、馬平、牛放、何小竹、聶作平、楊獻平、朱強、趙卡等的專論或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