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中國行(作品)
——運河行
——運河行
編者按: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流程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大運河的文化帶建設,指出“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要古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
大運河不僅是綿延千年的歷史文脈,也是銜接國家空間戰略布局的紐帶,更是彰顯中華文明氣質、體現中國人民創造精神的國家名片。擦亮這一國家名片,對于宣傳中國形象、展示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為此,《中國攝影家》雜志社與中華詩詞學會、《詩刊》社、作家網、千古運河(北京)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詩誦運河,禮贊中國”和“文化旅游中國行——運河行”等系列活動,助推了多方人士對運河文化的關注。
本期“文化旅游中國行——運河行”推出的詩歌攝影作品,是運河文明的詩意表達,是歷史在河流中發出的優雅聲響,它喚醒了人們對運河文化的重新審讀和浪漫思考。讀這些作品,或許你會被“穿越”,或許你會看見“兩個月亮相隔萬里,彼此相見”的奇觀……
運河夜游
黃亞洲
恍若仙境,每座夜橋都用燈光,重新
布置了歷史
我們古色古香的的船,依次穿過
清、明、元、宋 、唐,一直駛上隋煬帝的龍案
知道最初的運河,就是皇上那支狼毫
運河助我穿越
她告訴我,武林門碼頭就是最好的出發地點
每個神話都有入口
運河脫下白天的工裝,換上柔滑的睡衣
她白天的工裝由石灰、黃沙、青石、麻包織成
說實話,她兩千年都沒有放棄勞動,而夜晚
她就是一個淑女,她撩起水波上的月光擦洗自己的皮膚
準備自己的八小時睡眠
水花濺上船舷。我趁她睡熟之前與她交談
輕聲請求,這一趟你要再送我回武林門,不要
在我的穿越到達仙境之后
你卻顧自睡著
她很驚異,說客官你可隨處上岸啊
莫非,你還不了解杭州
杭州處處天堂啊
黃亞洲,作家,詩人,編劇。曾任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共十六大代表、浙江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兼主席。現為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影視委員會副主任、《詩刊》編委。出版小說、詩集、散文集、影視文學作品四十余部,各類文學作品先后獲國家圖書獎、魯迅文學獎、金雞獎、金鷹獎、華表獎、飛天獎、百合獎、夏衍劇本獎、屈原詩歌獎、李白詩歌獎、“五個一工程”獎,并六次獲國際獎項。代表作:詩集《狂風》《行吟長征路》。長篇小說《雷鋒》《紅船》。電影《開天辟地》《落河鎮的兄弟》。電視連續劇《張治中》《上海滄桑》《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
運河明月
大 解
水的縫隙最小。因此月亮像氣泡浮在水面,
還有一個類似月亮,懸浮在夜空。
這是2009年8月6日夜晚,我在運河邊,
看見兩個月亮相隔萬里,彼此相見,
但不擁抱。而運河與長江卻扭結在一起,
靜靜地糾纏,正在相互交換液體。
此時揚州靜極了,
凡是氣喘吁吁的人,都躲進了歷史。
為了應和古人,我把心跳的聲音壓到最低,
甚至放慢了腳步,屏住了呼吸。
說實話,我可不是什么文靜的人。
在北方的高山與大河之間,
我曾經抱著石頭奔跑,根本不把狂風放在眼里。
但是今夜,我客居揚州,在兩個月亮之間,
是如此謙卑,竟然不自覺地彎下腰,
向運河致意。
月亮啊,請不要嘲笑一個野蠻人,
對于江河的敬意。
不要把我的影子拿走,送給千年以前的擺渡人。
請允許我在河邊多走一會兒,因為我認出,
這月亮,與我家屋頂上的月亮完全一樣,
這流水,里面含著北方河流的波紋。
再看這月里的光,光中的影,
影子后面消逝的回聲,
我恍惚感到,我曾經來過這里,
我肯定來過這里,那時,
我傲立船頭,羽扇綸巾,
身上的絲綢飄啊飄,就真的飄起來了。
那時,我和月亮是老鄉,
經常徹夜豪飲。
如今我老了,喝不了那么多了,
但我還能分辨酒和水,在運河,
我還能看出水的顆粒,是那么小,
卻能浮起一個星球。我看見這顆星球,
是如此之白,如此之圓,
它就是傳說中的明月,
在運河上漂浮,在沉舟再起的地方,
在輕風拂過的水面,一再輪回,永不沉淪。
大解,1957年生,現為河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有詩歌、小說、寓言等多部。作品曾獲魯迅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運河穿過濟寧
高洪波
文化是個沉重的籮筐
可濟寧挑在肩上
步履輕快,無比愜意
孔子孟子曾子顏子子思子
幫濟寧撐起傳統文化的里子
京杭大運河用千年帆影
幫濟寧撐住商賈文化的面子
如果加上水泊梁山聚義廳
那一面豪壯杏黃大旗
讓剽悍隱入濟寧的文化身影中
如果加上微山湖闊大的水面
濟寧話題中頓時融入土琵琶的韻律
還有鐵道游擊隊遠去的歌聲
中華文脈何處覓?
睜開雙眼看濟寧。
文化浸透的土地上
每一塊青磚每一片瓦
每一方礫石每一粒沙
每一棵古樹每一蓬桑麻
都承載著傳說與神話
讓馬可波羅驚嘆的大城
此刻,正正衣冠扶扶領
快步走向新征程。
高洪波,筆名向川,198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歷任《中國作家》副主編、《詩刊》主編、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等職,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圖書獎及冰心、陳伯吹、莊重文文學獎等獎項。
大運河:濟寧太白樓
葉延濱
寫下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詩仙
皇上一招手,真就那么走了
走就走吧,濟寧等你回來
濟寧知道詩仙寫了《行路難》
給李白的酒,樓上溫熱了
樓上的酒客,還有孔子后人
都說京城長安雖好,有點偏遠了
濟寧人心中,大道之始是孔府
標高仰望要登泰山觀日出
血脈暢通時會有大運河!
太白樓是天下第一酒家
有天下第一的形象代表李白
走遍神州何處沒有太白樓?
記住濟寧,記住《將進酒》,記住
自古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葉延濱,當代詩人,先后任《星星》主編、《詩刊》主編,現為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著有詩集、文集54部。
運 河
李少君
燕子在空中滑行
春風在油菜花地里吹拂
滿載貨物的機帆船在運河上穿梭
蚯蚓在泥土里掘進
竹筍在柳樹下奮力節節拔高
大群的鯉魚正穿江過河跨省過市
運河一路流淌,田野郊區古渡碼頭
如此清新,如此動感
和春天明媚的韻律堪有一比
比一曲加速的小提琴獨奏更流暢更歡快
李少君,1967年生,曾任《天涯》雜志主編,海南省文聯副主席,現為《詩刊》主編,一級作家。主要著作有《自然集》《草根集》《海天集》《應該對春天有所表示》等16部,被譽為“自然詩人”。
運河上的后主
華清
昨夜閑潭夢落花,他便有些
受不住了。這可不只是弱者的憂心
當然也不是萬古無由的悲傷
無事生非,需要的不止是才華和心態
還要有帝王的家財,花園,和女人
還要有那樣的春江,月夜,扁舟
不管前世是誰托生,今生只是階下囚
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江山可以丟棄
美人更由不得你,千古風雨一詩囚
是你最體面的說辭和理由
只要有它就可醫病身,加餐飯,別故鄉
隨一條河從南到北,管他還記不記得
那不堪回首的三千里明月,以及
這杯暢快的鴆酒。來,干了吧
且就著這多汁多味的一萬斛閑愁
華清,原名張清華,文學博士,現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詩集《形式主義的花園》等,曾獲“《十月》詩歌獎”。
漕運博物館
榮榮
被眼珠一樣護著的糧食與鹽,北調著南運著。
興興衰衰的朝代,在一條運河里高低起落。
太漫長了,在史書里來來回回,
也找不到它的起始和確切的終止。
但終究過去了。終究讓我們坐下來,
說說漕運的事,在時間流水里摸到“漕運”這個詞。
并慢慢地細究它的命運和獨屬于它的歷史。
慢慢地細究與它關聯的人或事件。
慢慢地懷想它的圓滿。這時窗外的河水就
回溯了,帶著舊日洶涌的水聲。
榮榮,原名褚佩榮,1964 年生,出版多部詩集及散文隨筆集,參加《詩刊》社第十屆“青春詩會”,曾獲《詩刊》《詩歌月刊》《人民文學》《北京文學》等刊物年度詩歌獎,中國作家出版集團優秀作家貢獻獎,第四屆魯迅文學獎等。
大運河往事
胡 弦
她說,她對大運河最早的回憶,
是婚后,有一次,
她和老公吵了架,
他跑出門去,很久沒回來,
她有點心慌,抱著嬰兒假裝
出去散步,
實際是去找他。
先找到的,是運河邊,
他的一雙鞋子。
她的心一下子吊了起來,沿著河
上上下下找了許久,
終于遠遠看見了
他扒在一艘船的船幫邊,
優哉游哉,半個身子吊在水里。
她氣壞了……
我們卻笑起來,原來,
生活,還有更加可愛的處理方式,
煩惱,是丟在岸邊的一雙鞋子,
能確認的是,他不會真的跟著船遠走,
因為無論走多遠,即便
到了另一個朝代,還不是一個
大同小異的故事在等著他,
所以,不如吊在船幫上,安心呆在
“現在”中,享受快樂的
浪花沖刷著身體的“現在”。
胡弦,詩人、散文家,著有詩集《沙漏》《空樓梯》、散文集《永遠無法返鄉的人》《蔬菜江湖》等。曾獲詩刊社“新世紀十佳青年詩人”稱號,《詩刊》《星星》等雜志年度詩歌獎,花地文學榜年度詩歌金獎,柔剛詩歌獎,十月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
手 帕
陸健
四歲時候,我
在南運河堤壩下面玩
向同伴展示我的手帕
我剛剛得到的手帕
九只蝴蝶在手帕上飄
我從未收到過如此美麗的禮物
有人喊:大輪船來啦
同伴們蜂擁而上,觀看
兒時能享用的最壯觀景象
我把手帕壓在一塊石頭下
沖上前,還跟著冒濃煙的輪船
跑了一小段路。可是
手帕卻沒了蹤影
一個大一點的孩子說
你不知道蝴蝶會飛啊?
四下瞧,果然——全飛了
竟沒有一只回來,和我打個招呼
很多年,它們確曾造訪
我幼稚的夢境。大輪船
還把不少愚蠢的想法帶給我
陸健,現為中國傳媒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員、中國傳媒大學書法學會副會長。曾出版文學著作19部,獲多種文學獎。
養 蠶
周瑟瑟
經過米市
白花花的大米
越堆越高
經過運河布碼頭
早就聽說
運河家庭棉織業發達
在清朝
年產土布300萬匹
這次專程來到運河人家
我對農業情有獨鐘
尤其是養蠶
可以當作一生的事業
桑葚染紅了
我蒼白的嘴唇
我希望今晚
吐出蠶絲
我在桑葉上記下
——到運河養蠶
織土布一匹
用無錫絲綢包裏
周瑟瑟,著有詩集《松樹下》《栗山》《暴雨將至》及詩歌評論集《中國詩歌田野調查》,長篇小說《曖昧大街》《中關村的烏鴉》《中國兄弟連》等30多部。曾獲“2009年中國最有影響力十大詩人”、《北京文學》詩歌獎等。
運河邊觀景
林雪
當河水反光。當銀幣先跳動在她們臉上。
再散落到矮樹,和草從里。
那種無處不在的氣息
多么空洞。被什么東西突兀地填充了一下。
是女人故事中的靈感:她的一生
已準備停當。過了河,到了對岸
沒想到,還是一樣的風景
其中一個女人走在漸漸升高的路上
她渴望的身體就要倒在水流中
那時愛情還沒有折磨到她
那打開又閉合的空間已經淪陷。
她走著,深知方向和內幕
她走著,穿過這首詩里的時間
穿過她所能了解和未知的一切
林雪,1988年參加詩刊社第8屆青春詩會。2006年獲詩刊新世紀全國十佳青年女詩人獎,詩集《大地葵花》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
運河流過故鄉
曹宇翔
今夜又聽見運河流淌的聲音
童年的前勝村,村東孔子故里
村北泰山梁山,流過魯西南平原
古老的大河,夕陽閃耀波光
漉漉水聲飄來故鄉的歌謠
大河聲音里,炊煙小木碗
波濤穿過微山湖,久遠故事
運河傳說,皇帝下江南船隊遠了
腰纏萬貫商賈遠了,白發祖母 大運河無錫段夜景
直起腰身,雙手捧著槐花
你是這方水土養育大的孩子
青苔古碼頭,任城太白樓姿影
而你出生的村莊已永遠消逝
大河聲音里還有人在不歇地勞作
那位老人多像記憶的母親
你聽見大河聲音,故鄉之河
在書房,你身后地圖上嘩嘩流淌
循著蜿蜒水聲認出遙遠故土
在這樣的夜晚,你內心的曠野
一片片,運河兩岸明亮燈火
曹宇翔,大校軍銜,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詩歌曾獲魯迅文學獎等多種獎項。
江南舊事
慕白
等待千年,從淮揚到通州
相見就是有緣,我愿做一條
運河里的小魚,窮其一生
用靈魂的血,結束流浪
在水鄉的江南安下一個家
江南,水做的家,鋪一些水草
集三十六溪,七十二支流的唐詩宋詞
在烏鎮,或者西塘,瑤林仙境
自己動手,鑄一柄愛的龍淵,掛在門口
擋開塵世,給心自由棲息
在水的深處,你的懷里
一夢不醒,愈治經年的失眠,與
四處奔走的腳步
在運河的兩岸種上香草和雪花
春夏秋冬,每個日夜
都暗香浮動,落英繽紛的季節
坐在水草豐茂的家門口,談談情說說愛
看星星入夢,太陽醒來
告訴孩子們如何避開
月亮垂下的釣竿,以及
漁人網中的目光
也釀酒,做女兒紅,開心了浮一大白
把日子喝成微醺,然后,學越語吳音
唱一曲,烏篷船里的魚水之歌
慕白,浙江文成人,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度駐校詩人。著有詩集《有誰是你》《在路上》《行者》等。曾獲《十月》詩歌獎、紅高粱詩歌獎、華文青年詩人獎、李白詩歌獎、浙江省優秀文學作品獎等。
運河畔放松
師力斌
群鴿飛起來以后是不剎車的
像提琴的高音在正午的陽光下行進
閃亮耀眼。通州是個大舞臺
我從建筑工地的圍欄外,駛向運河
空間大了,綠樹多了
城市越往東越像郊區了
月季花開得青春年少
牛仔褲白皙的洞體向夏天挑釁
有成就者更加斗志昂揚
目光堅定,身板挺直
有的用一條隧道串起群山
有的讓一座大橋飛架海洋
師力斌,筆名晉力,文學博士,《北京文學》副主編。詩歌作品入選《詩歌北大》《中國當代實力詩人作品展》等。主要從事文學評論和文化研究,著有《逐鹿春晚——當代中國大眾文化和領導權問題》等,評論散見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環球時報》等報刊。
大運河
廖松濤
在隋唐,輪船是永不出軌的高鐵
運河是沒有螺栓的鐵軌
最好二月從洛陽出發
正好趕上三月揚州的煙花
回洛陽的那晚,捎回一束
她也想和牡丹,比劃比劃
廖松濤,筆名木行之,生于湖北,現在北京工作。作品散見《綠風》《詩選刊》《中國詩人》等刊物。于2011年初創辦民刊《北京詩人》至今。著有詩集《漂泊的石頭》《美若初見》兩部。
京杭大運河抒情
王童
這河道最為久遠,這波浪最為深廣。
春秋的邗溝里開出溪流,秦王的靈渠集結著大軍。
歷史的風塵飄蕩在身,才子佳人的艷遇流光里訴說。
神話飛過河畔,帆船招展過旌旗。
西游而去的流沙瀑從花果山傾瀉四海,
掀開水簾洞鑿開萬仞山的絕壁,
齊天大圣攪動了長江黃河的魂牽夢繞。
錢塘水上的海市蜃樓升出了通惠堤岸上的天宮,
漂洋過海的蘇祿王,沿運河登上了天宮的臺階。
大運河,我盤古臂膀撕開的河。
大運河,我人杰地靈綿延不息的河。
王童,文學與攝影兼顧,發表中短篇小說及散文詩歌等百余萬字。詩集《尋找旅行者一號》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曾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最佳編輯獎。
運 河
李成恩
春風從河底翻滾上來
你走過運河
天上倒映數十人,個個臉上涂了油彩
綠樹倒映白云,個個是美人
個個異常純潔,個個神色慌張
魚從河底翻身,露出它鮮嫩的身體
春天來了,一切都有了泥土味
春天來了,翻身的翻身
跳躍的跳得更歡,魚沒有四蹄
魚的心臟在白色的水泡里發光
我喜歡它汁液一樣飄蕩的胡須
我喜歡它尖尖的細牙咬住春風
在運河拖行好幾里
我喜歡它翹起尾巴,要做人魚
站立在三月的碼頭,迎接春風
我蹲下來,撫摸魚的胡須
撫摸魚的寬嘴唇,撫摸春風低低
飛過運河時,光滑的脊背
運河倒掛在春風里
魚腥味倒掛在腮邊
膽汁破了,無頭無尾的春風
也把單薄的身子倒掛在運河上
李成恩,著有詩集《汴河,汴河》《春風中有良知》《高樓鎮》等,隨筆集《文明的孩子》及小說集《虞姬鄉故事》等10多部。曾獲中國當代詩歌獎、《詩選刊》年度先鋒詩歌獎、首屆屈原詩歌獎、第二屆李白詩歌獎等。
不老的運河(外一首)
冰峰
有了水,就有了河
有了河,就有了船
有了船,就有了坐船的人
有了坐船的人
就有了講不完的故事
運河的水
運走了隋煬帝的淫威
又把瘦弱的宋朝
運到了南方
在花開花落的運河兩岸
有的燈,滅了
有的燈,亮了
運河里的水,不會出軌
不會朝三暮四
它們守著千年河道
用柔軟的身體,扛起
來來往往的傳說
有了忠貞不渝的水,就有了運河
有了運河,就有了岸
有了岸,就有了碼頭
有了碼頭,就有了花街
有了花街,就有了花街深處
燈火闌珊的風景
站在橋上
種植水
種植許多水
讓水流動
讓絲綢流動
讓糧食流動
讓情感流動
讓帝王的龍船流動
我站在古運河的橋上
看見船上的你
向我揮手,漸漸遠去
冰峰,本名趙智,曾在《人民文學》雜志社等單位工作,現任作家網總編輯、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作品散見于《人民文學》《人民日報》《詩刊》《詞刊》《中國作家》《十月》《隨筆》等報刊。雜文《嘴的種類與功能》入編《大學語文》(2008年3月,北師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