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7月21日,由中國詩歌學會和第二炮兵政治部宣傳部聯合主辦的海田詩集《長劍當歌》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吉狄馬加,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程步濤、曾凡華,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紅孩,作家網總編趙智以及詩人、評論家峭巖、汪守德、劉立云、大衛、徐虹、劉業勇、張書恒、李丹陽等30余人參加了會議。
海田是第二炮兵政治部文工團副團長,入伍30多年來,一直扎根在第二炮兵的沃土,默默耕耘、辛勤勞作,先后創作歌劇《導彈司令》、歌曲《導彈女兵》《軍人的血性》《強軍戰歌最嘹亮》《風雨情》、長詩《廉將豐碑》《大山赤子》等一批文藝作品,出版《雪傲楓紅》《血脈》等5部詩集,榮獲解放軍文藝獎等多個全國全軍獎項,是一位有著濃厚軍旅情懷和豐富戰爭想象力的詩人。
與會評論家、詩人認為,《長劍當歌》是近年來軍旅詩壇不可多得的一部佳作,作品來源于火箭兵部隊基層、來源于火熱的軍營生活、來源于作者扎實的軍旅體驗,文字樸實、情感豐沛,具有濃濃的“軍味”和“兵情”。作者通過詩歌深情贊頌第二炮兵強軍興軍的偉大歷程,真情描繪了火箭兵追夢圓夢的嶄新風貌,弘揚了主旋律,傳播了正能量,對于展示第二炮兵風采,塑造“四有”革命軍人形象,具有強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作家網總編趙智(冰峰)在研討會上說,和平年代,我們被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所誘惑,所圍困,每天早上起來,總會被手機、電腦、電視推送的信息所包圍,我們掙扎在信息的碎片中,已經聽不到軍人的聲音了。但是今天,我們從海田的《長劍當歌》中聽到了詩歌雄壯有力的聲音。看到了一種擔當,一種正氣,一種正大能量的噴發。 海田的詩,鏗鏘有力,節奏感明顯,十分易于朗誦和傳播。這對詩歌如何體現國家價值觀具有一種引領作用,有益于詩歌的發展。在當下,可以說詩歌越寫越小,越寫越自我。小我的放大和凸顯,讓詩歌走進了更為狹小的空間。詩歌在孤獨中漸漸萎縮,失去讀者,失去融入社會的能力。而海田的詩,則將小情感升華為大情懷,讓詩歌有了擔當,有了責任。 從這一點而言,海田的詩是成功的,有價值的,也是有社會意義的。
海田表示,軍旅詩歌是槍刺、是劍鋒、是前進的號角,具有鮮明的戰斗性和一往無前的氣概,也是戰地黃花。軍營甘泉,是慰籍戰士心靈的港灣,是滋養部隊血性的雨露。第二炮兵部隊扎根深山戈壁,卻時刻緊盯戰爭前沿。軍營里朝氣蓬勃、銳不可當,有著取之不盡的素材和閃光點,是文學的富礦。作為文藝工作者要為士兵而寫、為士兵而歌,才能創作出更多更有分量的作品。
海田所在單位領導彭建渝、周徐、高海華、郭振建、周煒、劉永江等也參加了研討會。

《長劍當歌》作者海田在研討會上

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程步濤在發言

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曾凡華在發言

作家網總編趙智(冰峰)在發言

詩人劉立云在發言

部隊首長高海華在總結發言

部隊首長彭建渝在發言

詩人汪守德在發言

部隊詩人劉業勇在發言

部隊詩人周徐在發言

詩人海田向與會嘉賓敬禮
